六点二十,睡意正浓,从床边摸到手机连眼睛都不用睁开就轻松滑屏关掉了闹铃,练就这样的“武功”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已不可考证……再一次被闹铃震醒已经是20分钟以后,猛地坐起来,心脏扑通扑通狂跳,意识才随后跟上,约定好的六点四十五就要出门了,唉,一时贪睡惹的祸。看在自己并不是惯犯,偶尔一次也就原谅了吧,于是摸着蒙蒙黑起来穿衣洗漱,天刚蒙蒙亮,宿舍拉着窗帘还是蒙蒙黑,找到牙刷刷牙就像呼吸一样自然。人虽然从被窝出来了,被子也叠整齐了,但是意识貌似也被一起叠进了被子里。直到一捧冷水扑在脸上,瞬间灵魂附体,开始这崭新的一天。
没出宿舍门的时候,走廊里就已经寒风瑟瑟,打个冷战,裹紧衣帽慨然前行。脑袋里已经开始琢磨这一天的任务清单了,(最近看了一本关于时间管理的书颇受启发,自己平日生活中也做了一些有意思的调整,并且又联想到了之前老板推荐看的《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当中讲,要把每天的事情分为四类分别归属到四个象限中去,分别是“重要且紧急”,“紧急但不重要”,“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也不紧急。这样分类过后,每天完成任务就有了一个顺序,列一个任务清单,按图索骥,不至于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找不到重点。最先做的就是重要且紧急的,其次是紧急但不重要的,然后是重要但不紧急的,最后是什么就不说了。)走下楼门口台阶的时候无意中抬起头就看到了路上三三两两往学校走的小朋友,还有对面楼星星点点亮起来的灯光,然后灵感在那一瞬间闪现了一个小小的微弱火花,就想到了这样的一个话题,一个关于坐标或者参考系的话题,当然了,说的是我们人的坐标和参考系的问题。虽然没见过洛杉矶凌晨四点的样子,也没见过哈佛图书馆凌晨两点的样子,但这就是这所学校早晨七点的样子,之一。
然后往学校走的这十五分钟就开始琢磨这个话题,开始回想每天早上醒来,摸着黑下床然后把自己那盏散发着还不算太微弱的灯光的小灯打开,借着光洗漱或者看几页书。大概等到六点五十左右再从宿舍出门,因为再走早的话到了实验室也进不了楼门,有一次夏天的时候大爷睡眼惺忪的跟我说:以后看着点时间啊,七点开门。宿舍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改了规矩,从原来的六点半给电变成了六点钟,但是这对我们倒是影响不大,因为晚上睡觉小伙伴们会把灯关了,因为他们不打算在早上灯亮的时候起床。所以每天醒来我都需要面对一个寂静地、黑暗的宿舍环境,直到到了该出发的时间。但是去年冬天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一个人住那间宿舍,所以那个时候宿舍的灯是很随性的,晚上不关,熄灯便睡觉,早上也不用感受黎明到来之前的黑暗,灯亮就起床。往事都随风呀。今天出门看到对面楼星星点点亮了灯的那些宿舍,具体住什么年级的人我是不晓得了,不过那栋是女生楼我是知道的,并且你也可以看到那就是早上七点钟宿舍楼从外面看上去的样子。亮灯的起码意味着整个宿舍的人应该是都起床了。住宿舍能够这样同步生活规律也实在是一大幸事啊。
闲话打住,开始说正经的。
当我无意中抬起头看到那些星星点点亮着灯的宿舍的时候,第一个闪现的想法是这个时候就起来开始自己一天的人其实也还不少。当然这不是第一次发现这个事实,去年冬天有时候六点钟出来的时候外头也有人已经开始活动的,虽然很少,只是这次,第一次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倒不是突然做了个梦解决了一个世纪难题,只是突然有了一点感悟。当我置身于自己宿舍甚至于是那个楼层的空间里时,我差不多每天就是出门最早的一拨人了,人总是会不由得有一些这样那样的比较嘛,所以不由得就会觉得自己还是挺勤奋的,并且在自己心里一天天深化这样的想法,直到今天。当然也不是说直到今天才发现有人比我起得更早,也不是直到今天才发现原来自己并不是最勤奋的那个人,只是直到今天才把早起这件平平常常的事情联系到生活其他的道理上。这个道理说来也比较简单,就是评价一个人,包括自我评价,并且我最想说的也是自我评价,一定首先要找到一个参考系,一个合适的参考系。而这种自我评价就像是你在自己选定的这个参考系中给自己确定一个坐标。有简单物理基础的小伙伴都知道,在空间里,每一个位置的坐标会随着你选定的参考系的变化而改变,推演一下,在生活中,每个人的状态和自我评价也会随着你给自己选定的参考系的变化而改变。所以说到底,参考系的选择毫无疑问在深刻地影响甚至左右每一个人的自我评价。这么描述可能不太读者友好,所以还是举一些朴实无华的例子,依旧是开扒二少爷的黑历史,以飨读者,听我慢慢道来,看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之前跟CC吹牛的时候说,很久很久以前我也是好学生(单指成绩好那种的好学生),这个“好久”主要就是初中时候了,那时候上的虽然不是市里的重点初中什么的,不过也是区(县一级)的好学校呦。好学生的依据是什么呢?然后就是趾高气扬的开吹时刻:比如说从来没考过班里的第二名(言下之意大家自己意会一下,这里确实没吹牛哈)。然后CC也十分敬业的配合一脸崇拜,那个表情醉醉的,她经常说自己没去当演员绝对是屈才了,我越来越认同。这是很久以前的事儿了。
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多久呢,小学的时候,那时候的事儿忘得十有八九了,最深的印象除了玩的特别开心,经常挨爹妈打之外,就是学习不次,但也仅仅是不次罢了,那个时候是村儿里的小学呦。
自从很久以前那段时光过去以后,就再也不敢吹啥牛皮了。因为很久以前,在考试就不像很久很久以前那么顺心如意了,第一名考过,偶尔,第二名考过,偶尔,第三名……当然是班里的。从此考试名次就不是个定数了,只能用概率来描述,正态分布那个凸起主要就集中在班里的前十名。要说年级的话,前五十名那是从来没吃过的猪肉,前一百名那也是偶尔才能见一次的猪跑,100到200那就是主要的果腹事物了。所以自此牛皮就不复存在了,估计是以前吹得太用力,不可逆转地破了。不过考虑到那时候是自治区前三的高中,并且一个年级20个班一千多号人的现实,虽然没有吹牛皮的资本了吧,倒是也不至于妄自菲薄,但也仅是这样了,虽然那可是这辈子学生生涯中最勤奋刻苦的时光。
不久之前的大学就不赘言了,五湖四海的英雄豪杰汇聚九省通衢之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的主要神通已经不是学习了,主要是刻苦勤奋,哦,还有数年如一日的早起,最后就剩下异常稳定的体育表现了。
至于现在这个阶段嘛,还在往黑描的路途上,暂且不提。
好了,历史扒完了,我们就开始回头从历史中找找道理吧。
就说很久很久以前,也就是初中的时候,当我把参考系定为当时班级的时候,看看战绩卓著啊,说出来觉得脸上倍儿有光,并且那时候一个班平均也有五六十个学生嘞。同一个时期,把参考系换做整个年级的话,虽然战绩仍然优异,但是跟独孤求败的境界还是差了几个level的。再说到很久以前,也就是高中时候,独孤求败的故事仍然在发生,但是故事的主角是那个经常和我们一起打篮球的屌屌的boy,我深深记得高考前那一个月我夜以继日努力的时候,人家已经开始随心而动了,心情好的时候去打打篮球,心情不好的时候去打打篮球,别人上课的时候也去打打篮球,学校和年级组长指望着BOY考自治区状元的时候,也去大大篮球,为啥呀,因为人家早早就保送清华了,然后高考轻描淡写考个670多分(印象中)就算了,也不争啥状元不状元的,我是羡慕的,不过想来老师们当初一定是崩溃的吧。好啦,这就是当时那个参考系中的实际情况,那个时候我的坐标也就只是维持我不需要妄自菲薄而已。大学时候的大神就不说啥了,年年够资格拿国家奖学金(存在名额问题,所以不是年年能拿到),考四级我觉得我考的就还不错,人家就要比我高个30分什么的;考六级的时候我觉得我考的也还不错,人家还是要比你高个30多分什么的。说了这么多你也可以看到,并且也一定可以联想到自己过往的那些经历,这事儿发生的时候我们,包括身边的同学朋友,有的能够自然的接受,但是对有些人来说这个冲击特别大。这里头的道理是啥,往今天的主题上靠的话,就是每换一个环境,我们的参考系就会改变一次,接着改变的就是每个人的坐标了。而这个趋势总体来说就是,随着我们每一次走进一个更大的环境,来到一个更广阔的平台,对自己的认识就会有进一步的拓展,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很自然。每个一路念书过来的人都一清二楚,而我想说的并不是我们一直以来被动接受的那种参考系改变引起坐标改变时我们感受到的不适,恰恰相反,我更在意的是在经历和认识到这些事情之后,我们如何主动的、有意识的去调整自己的参考系,寻找自己新的坐标,主动去准确并且舒适的定位自己、评价自己。
就像一大早醒来困意未尽,看宿舍其他人还在睡梦中,鼾声四起,来了实验室也是一天中最寂静地时候,就连做实验都没人和你争抢着用研钵了,顿时觉得自己特别辛苦,真是不容易,这是在一个参考系中定位自己坐标以后的感受。但是当你走出宿舍楼门,看到对面楼上星星点点亮起的灯,看到外面路上三三两两神采奕奕走着的小伙伴们,是不是就会觉得其实自己也不是特别辛苦,特别不容易,毕竟也有不少人也过着一样的生活嘛,这自然又是另外一个参考系中定位自己坐标以后的感受。但是你觉得这就完了嘛,我们就应该按照第二种情况来给自己找参考系和定位坐标让自己觉得心里平衡吗?显然不是的。
换一种情景想象一下,假如因为实验或者工作需要,你需要六点就出门,那意味着至少五点半得起床了。那个点出门外面除了应该是没啥可以让你作为心理安慰而出现的人的,那时候该作何感想呢?
所以真正恰当的参考系的选择不取决于你把自己丢在一个什么环境当中,而取决于你对自己的了解和你的生活对你的需要。假如说你就是个夜猫子,每天半夜精力最旺盛,那即使身边全是早睡早起的人,你觉得你有必要也跟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吗?
那么真正重要的到底是什么?在我看来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要求,还有一个人把自己放在一个什么样的平台上去评价。我们需要认清自己的生活现实,这个生活现实对我们提出什么样的要求,根据这样的要求反过来我们对自己提出具体的要求。所以这个参考系不是来源于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于与自己内心、人生追求的比较,对自己坐标的定位也不是根据别人的状态定的,而是距离自己设定的目标的位置来确定的。在这个参考系中,原点不是你自己,而是你对自己的要求。确定了原点,自然就确定了这个坐标系空间里任意一点的位置,包括你自己的位置,剩下的问题就是寻找从自己的坐标通往原点的路径了。
生活中我们会说的迷茫、不知所措,如果换成参考系和坐标的语言的话,无非就是找不到自己的参考系,因此找不到坐标系的原点,最终自然也找不到自己的坐标。这样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今天是一种参考系,在这种参考系下自己是一个坐标,也就是一种自我定位和评价;过一段时间又是另外一个参考系,自然就是另一种自我定位和评价……日复一日,就像这个季节里的一片树叶,身世浮沉,最终变得随波逐流,惶惶不可终日,没有认同感,亦没有归属感,把生活过成了一天一天的加法,就像砌墙不用水泥,只是把一块一块的砖垒在一起,这样筑成的生活大厦保不准哪天就得坍塌,而且难免得碎成一地渣渣,岂不可叹!可惜!
所以你说为自己寻找一个恰当的参考系和给自己在这个参考系中一个恰当定位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很简单,这个参考系和坐标的确立可以将我们的生活大厦从没有水泥的砖垒工程变成钢筋混凝土工程,每一块砖都不再是孤立的一块砖,而是已经灌注了混凝土的钢筋结构;我们活着的每一天都不再是看着日出日落,撕着日历过去的一天一天,不再像是一粒一粒的麦粒一样分立,而是一块已经加水活好的面团,浑然一体,有了更深的意义。说得再玄乎一点,这个参考系一旦失去,就像东海龙王失去了定海神针;就像孙悟空学会了72变化,但是却永远都变不回美猴王的尊荣了。而一旦确立了这个参考系和坐标,恭喜你荣升三藏法师,从此纵万苦千辛,虽九九八十一难,心之所往,行之所向,唯此而已。这样是不是很酷?如果这样还不够吸引力的话,想想吧,从此你可是变成了妖见妖爱,怪见怪逮的抢手货了呦~想想美丽的孔雀公主吧,想想那神秘的女儿国吧~为啥是吧,因为你的肉香啊,唐长老~(现在才明白“长老”原来是“长生不老”的缩写……吴承恩心机b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