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入洞房”竟然是这样的?隐匿了近5000年的“野人”洞穴生活如此地妙不可言!
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已经有五千多年了,尽管人类从洞穴式居住生活早已经过渡到了今天的高楼大厦,但“入洞房”这个词至今没有改变,人们还是把结婚当晚称为“入洞房”,有谁见过说“入楼房”的吗?而“入洞房”的说法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入洞房”的由来
有种非常不厚道的说法,相传在远古时候,原始人都是过着群居生活的,如果一个男原始人看上哪个女原始人的话,就会用木棍子把她打昏,然后背到自己居住的石洞里,这就是最早的“入洞房”。也有人笑称,其实结婚的“婚“字就是因为一个女的被打昏了,所以叫做“婚”。
不过,据史书记载,“入洞房”是我们的祖先——轩辕黄帝定下来的规矩。
当时打败了蚩尤,建立了部落联盟,结束了野蛮的群婚时代,人类文明算是从这里开始了吧。
也许是因为刚刚统一的部落联盟中,有不利于团结的因素,最典型的就是群婚。各部落之间,经常因为抢婚打架斗殴。时间一长,激化了内部矛盾,部落之间可能也会又开始分裂。所以,黄帝找来身边的大臣来商议,但一时都没有商议到可行的办法来制止这种状况的恶化。
后来有一天,黄帝巡视的时候发现有一家人住着三个洞穴,他们为了防野兽,周围用石头垒起了高墙,只留一个人能进出的入口。于是黄帝想到了一个办法,与大臣商量后,便得到一致认可。
这个办法就是以后只能一男一女配成夫妻,两人确定了就可以举行仪式,上拜天地,下拜爹娘,群民都来吃酒庆贺,两人就算正式成为夫妻了。吃饱喝足后,再将夫妻二人送进准备好的洞穴里,吃饭喝水由男女双方亲人来送,长到三五个月,短则几十天,让他们在洞穴里学会烧火做饭,学会过日子,建立起夫妻感情。这样,凡是入了洞房的男女,就再也不许乱抢他人了。
这个办法也很快就得到了各个部落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大家都争着抢着为自己的儿女挖洞穴、
垒高墙,为他们准备洞房,所以,群婚的恶习就这样慢慢地消失了。
“洞房”的意义
其实,真正的"洞房"这个词最初并不是指结婚的新房。
在汉朝,洞房是指幽深而又豪华的居室,一般写的是皇宫中妃子的宫苑。
到了唐代,洞房才开始有描写"闺情"的意思,但还不是专门指新婚卧房的词。
直到中唐以后,洞房才渐渐引申为新婚的婚房。像:“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双双拜了天地,又拜了丈人、丈母,然后交拜礼毕,送归洞房做花烛筵席”“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等诗词佳句都是描写的洞房花烛夜,洞房也慢慢成为了新婚夫妻新房的专称,一直沿用到现在。
闹洞房的习俗
闹洞房是传统婚礼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可以说是婚礼的高潮,在中国民间有两种说法:
一是闹洞房可以增添热闹的气氛,驱除冷清,所以有的地方又称为“暖房”。因为古代的夫妻双方大多都是在结婚之前从没见过面的,他们相互之间就会比较陌生,闹洞房能够给他们消除陌生感,为新婚生活开个好头,还能让彼此的亲朋好友快速熟识,增进亲友间的感情。
而除了热闹逗乐之外,更重要的是用来驱邪避灾。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新郎在前一晚必须睡在洞房,并且要请两名女童手执红烛将新房内照一遍;而天津呢,要请吹打班子在新房内吹打,以求吉利。
新人入房后,新郎要象征性地向新房四角各射一箭或者砍一刀,并且口中念:“一砍妖,二砍怪, 三砍魔鬼坏脑袋,四砍丧神快离开,笑看麒麟送子来。”
比较普遍的习俗是在新房内点长明灯——蜡烛,也就是常说的“洞房花烛夜”的意思。
当然,现在的社会,闹洞房方式也是层出不穷,稀奇古怪,不过,建议大家不要太出格,时间也不要太久,以免影响新婚夫妻的正常休息。更加不要粗暴起哄,引发不愉快的事情。这些年经常有新闻报道因为闹洞房过分,给新郎新娘带来心里阴影,严重的还有新娘受伤、瘫痪的,这样就失去了闹洞房原来的意义,而且伤害了大家的身心健康,是不可取的。
关于洞房花烛的说法,还有很多,比如陶唐氏尧王、秦始皇、三圣母等等,但归根结底,都与洞穴居住有关。
洞穴居住的分布区域
洞穴居住的这种窑洞式建筑最早发生在黄河中游、晋陕峡谷两岸的黄土高原上。分布区域非常广泛,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甘肃以及宁夏等省份都有窑洞的遗址。
西安的半坡遗址,就是距今6000-7000年前遗留下来的原始社会遗址,是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村落遗址,也反映了当时的婚俗习惯。
在河南三门峡有一个“洞穴”特色住宅区,叫做底坑院,是一种下沉式窑院。这种窑洞是人类早期穴居的方式,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和内涵,也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环境、发展水平。
这种地坑式窑洞跟陕北地区的窑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过河南是平原地区,所以是在平地上挖一个坑建造出来的。
而陕北属于高原地区,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所以直接是在“黄土高原”上刨出来的窑洞,也是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已经有四千年的历史了。
窑洞民居
窑洞民居分为地坑式、沿崖式和土坯式三种。
地坑式是指在地面上挖坑,三面或四面开凿洞穴,有斜坡道出入。这种民居一般分布在黄土层厚的豫西平原地区,像河南巩县的地坑式窑洞,整个村庄和街道都建在地平以下,而上面的土地,还可以种庄稼。甘肃东部也有这种地下街道。西方建筑学家称这种地坑式窑洞是完美的不破坏自然的文明建筑。
沿崖式窑洞是沿着山边或者沟边一层一层开凿,呈曲线或折线型排列,非常和谐、美观。在山坡高度允许的情况下,有时可能会布置几层台梯式窑洞,类似于现代的楼房。
土坯拱式窑洞就是用土坯砌拱后再盖土的方式。
窑洞的特点
窑洞的"屋顶"和"墙壁"都特别厚实而且坚硬,很不容易传热,既不能直接从大气中吸热,也不能向大气中散热,只有窑洞口可以和外界接触。所以,窑洞冬暖夏凉,住起来非常舒服。
窑洞的内部也是拱形的,加大了垂直方向的空间,人们感觉更加开阔舒适,外观又简单朴实,有着独特、厚重的居住价值及文化内涵。
当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状况越来越好,都开始盖起了楼房,往城市中迁徙了,所以,许多的窑洞都已经被废弃了。
而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一些窑洞民居,大多都是当地政府为了开发旅游,或者也有的是为了保存窑洞文化而建造的新型民居,一般都选择环境幽静的地方,可能看起来还是非常像古代的窑洞民居,不过,实际还是有些改变的。
不管怎样,窑洞经过了几千年的风雨,见证着朝代的变迁,推动着文明的发展,希望窑洞可以被长久地保护、利用起来,也希望窑洞深厚的历史文化能得到保留,可以让我们炎黄子孙世世代代都有机会去认识它、了解它,让中华民族的黄土文化永久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