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心理学大师阿德勒认为:
爱情,
以及它所在婚姻中的圆满,
是对异性伴侣最亲密的奉献。
具体表现为:
——生理上的吸引
——相濡以沫的陪伴
——生儿育女的共同愿望。
他认为爱情并不是一些心理学家所声称的“纯粹天生的机能”。
当人类从原始、毫无限制的自由态进入人群,进入社会,就放弃了许多“自由”,发展到现今,我们为了文质彬彬,还学会了让自己整洁体面,追求生活的精致与品位,来适应社会共同文化。
如果从这一角度看待爱情和婚姻问题,就会再度发现,这里面必定始终包含集体的利益、人类的利益。
很多爱情有婚姻问题,都源于我们面对成年生活中的每次危机都会采用过往的经验,我们的反应始终遵照着自己的生活方式。
人们将以何种态度对待爱情问题,其实在五六岁时就已经成型了。(看着这句话,有点惊讶吧?)
而孩子对婚姻的早期印象是来自父母的,如果家庭破裂,父母自己都无法合作,当然也没法好好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
但是正如我们所说,决定一个人的并不是他所处的环境,而是他对自身处境的解读。
有部分人,也许他们和父母一起的家庭生活体验并不愉快,但这只会激励他们在自己的家庭中做得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阿德勒提醒我们,
婚姻不是一场“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童话故事,如果人们给自己的责任设定时限,或是将婚姻视为一场考验,也不可能在爱情中达成真正的亲密和赤诚。
如果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始终保留退路,也就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责任中去。
给孩子有感知幸福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学习能力。
为孩子们提供关注感受的训练机会,感受到各种感受,在那些感受后面,孩子的想法是什么?决定是什么?
一个总是挑剔妻子的爸爸,每次挑剔妈妈的时候有没有留意到,女儿那一刻的感受?想法?决定?
一个总是在家里“大男人”的爸爸,给儿子以后对待他自己家庭树立的榜样就在爸爸每次的“大男人”言行之中完成。
期望孩子幸福,请为他们种下爱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