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由校园推文引发的思考。
我不知道现在的压力会给一个刚上大学的学生一种怎么样的恐惧,亦或者说,我们刚逃离一个恐惧。
我们曾经坚定地相信一个理念,那就是自由选择让所有人都过得更好。但问题是,选择真的是自由的吗?我相信广告业的存在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大部分人都相信自己不会被广告左右,然而如果广告真的这么没用,市场营销专业的大部分学生还有心理学专业的一部分学生恐怕就要失业。广告的有效性已经被许多研究证实。事实上,现代人的很多需求都是被制造的。
互联网让我们更容易被信息包裹,大数据使广告得以精准投递,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科学地增强了广告的有效性,现在每个人每天接触的广告数量数倍于十年前,而且再也不是“恒源祥,羊羊羊”这么简单了。
在这种攻势下,对消费欲望的满足已经渐渐成为了一些人生活的主要追求,挤压着其他的精神空间。
中国的中产阶级算是中国的精英阶层,但是却充斥着消费主义,很多人在追求所谓的“精致”的生活。当大家都在鼓吹活得精致、心疼自己、舍得花钱的时候,那些舍不得的人就会被评价为Low,不懂生活。于是攀比之风盛行,有钱的不惜重金买各种限量版,各种纪念款。而当看着别人买买买时,有多少人曾发誓过有朝一日我也要轻松买名牌,从此甘愿牺牲时间、放弃个性、努力奋斗?
见过农民工买肾7,这是我见过最典型最成功也是最可怕的营销。被营销制造的需求驱动而辛苦工作的现象尽现于此。
这是一场市场驱动下的庸俗化,是一个令人深陷疲劳的陷阱。
也许不追求这些名牌、奢侈品,不去攀比,很多人就不会活的那么累。
城市中多数人过的是这样的生活:结束了一天的辛勤工作后,觅食逛街购物,然后回到几乎一样的居所里。高耸规整的现代建筑,一格一格极像蜂房,整整齐齐,密密麻麻。辛苦工作是为了赚钱,赚钱是为了消费,为了繁衍下一代。个体死亡后很难说它留下了什么,留下一个空置的蜂房,交给下一代。城市成了这样一部大型机器、转笼,国家希望它转的足够快,房价不断涨,为了还贷年轻人愿意无休止加班。丰富的物质被生产出来,但是从个体的精神却渐渐枯竭,因为时间和精力都已经被榨干,个性都已经职业化。人作为万物灵长已经很难说有多少超越蜜蜂的地方。相比于古希腊的城邦,东亚文化圈的现代城市更像蜂房。
山本耀司说,黑色能让人回归生命的本质,去掉那些浮华。可问题是,去掉浮华后就是空白。庸俗,而后那剩下的精神空间、需求空间才会被金钱和广告任意占领。但是这种劝告,包括我的文字,基本是徒劳的,甚至只会讨人嫌,因为避免庸俗并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训练,需要在教育中完成。
产品式教育使我们国家很多贫寒子弟走进城市靠自己的努力达到中产,天真可爱的孩子们被培养为训练有素的劳动力。接下去如何让自己不再只是一个产品和工具,只能自我教育,去主动探索更多的精神世界。而后,当精神世界不再空无一物之后,就不再容易被制造的需求牵着鼻子走。
回顾历史,曾经有机会参与文化事业的基本上来自于有钱有闲的贵族和资本家。工业革命带来了更高的生产力,但是马克思时代的工人一天工作十八小时工作,累死在生产线上,之后工人运动带来了更多平等,终于形成了中产阶级,启蒙运动后平民接受教育不但成为了每个公民的权利,甚至成了义务,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在市场的驱力下,教育却渐渐成为了生产劳动力的教育,文艺越来越媚俗,市场正在吞噬着一些东西。这不仅发生在中国,而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是现代病之一。市场本身具有强大的吸力把人卷入这个泥潭,生活其中的人依赖着它也不得不受它影响。只有有开放的心智,有敢于走出羊群的特立独行的勇气,还有领悟精神乐趣的悟性的人,才有可能不随波逐流。
在最后引用海子的诗给予那位同学温暖。虽然海子是个极度悲观的人,但是他也是极度乐观的人,希望海子的乐观能填满你的内心,去做文中的那个拥有开放的心智,敢于走出羊群的特立独行的勇气,领悟精神乐趣的悟性的人。 如果在学校想见我,可以来南校T111003敲敲门,喊声剽悍。祝好!
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ps:要转载图片告知作者,作者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