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再无“三十七师”
我在成都军区新闻训练班毕业后回到三十七师,担任师政治部宣传科新闻干事。
在通往师部大院,要经过康衢街,路面破损,污水四溢,干部战士对这条路“意见”不小。师党委决定整修。那天,整修康衢街时,我不仅是个报道者,也是亲历者。当时配给我一个海鸥牌120相机,给“留下”当时的影像提供了物资和设备的条件。时任师政委的张英明带领机关指战员到工地上参加劳动。照了许多照片,高高兴兴的回到师部。晚上,自己按在新闻训练班所教的步骤开始冲洗胶卷,因技术原因,胶卷冲洗失败,留下了“永久的不可弥补”遗憾,一直困扰着我。这种遗憾将伴随我的今后的日子里,分分秒秒时时刻刻!……。
三十七师不存在了,世上再无三十七师,这个遗憾比着胶卷冲洗坏了的遗憾还要大,还要广。
江津老百姓在私下称我们部队为13部队,因为当时我师的部队代号是XXX13部队。
过去自己一直引以为豪,自己出自“三十七师”,是个“红军师”。
1984年,我师还“回到从前战斗过的地方”,川北广(元)苍(溪)地区 ,在那里进行了师级单位的演习,之后还进行阅兵。当地的老百姓像欢迎当年的红军那样欢迎我们。
时不时的想到那个“青葱”岁月,像过电影一样,一幕幕自己熟悉的生活。想到自己曾供职的政治部宣传科、那些战友,往事随风而去 。
翻看那时的照片,自己照的已经泛黄,留下岁月流逝的印记。但有几张是照相馆照的,还完好如初。可见在冲洗照片的流程和采用的药水还是有讲究。
1997年去重庆,参加卫生部医政司主办的《医院报》一年一度的通联会,散会后坐着船顺水而下到宜昌,逛三峡旖旎而又神秘的风光。
对于重庆,我原本以为再熟悉不过了,可这次一踏上这片土地,就傻眼了,重庆发展太快了,真是日新月异。到沙坪坝杨公桥去看看老部队怎么样了,结果是老部队早搬家了,门外除少部分老样子,其他也已改变了模样,再也不见了过去的熟悉的人们,不见旧时风光和情景。
重庆要直辖了,信息早就有了,在人们之间早就传成旧闻了。我在重庆时,人们就传,那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几年。直辖,还是不直辖,与我都没有关系,对此没有过分热情。我先在沙坪坝杨公桥住,又在西南政法学院隔壁的军营住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到江津,大概有五六年的光景。
1996年4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决定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撤销原重庆市。重庆直辖市设立后,由国务院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对其管辖的行政区域的建置和划分作相应的调整。重庆市成为中国继北京、上海、天津之后的第四个直辖市。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正式挂牌成立。也就是说,我这次到重庆一年后,才正式直辖。
三十七师的历史:
1930年12月,六霍、商南起义的红3师一部和红2师两个连以及六霍补充营合编为红1军第3师第7团。
1931年1月,改编为红4军独立团。
1931年2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央教导第2师。
1931年3月,与鄂东警卫第2团合编为红4军第12师。
1931年10月,改编为红25军73师。
1933年7月,扩编为红31军。
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386旅。
1940年5月,兼太岳军区。
1941年8月,免兼太岳军区,编入太岳纵队兼太岳军区仍为第386旅。
1943年春,兼太岳军区第2军分区。
1945年9月,免兼太岳军区第2军分区,编入晋冀鲁豫军区太岳纵队仍为第386旅。
1945年10月,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第12旅。
1946年1月,改编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第10旅。
1948年5月,改称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第10旅。
1949年2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37师。
1952年4月,师组建炮兵团。
1968年,移防重庆,师部驻潘家坪招待所,1971年6月移驻江津,由昆明军区转隶成都军区。
1979年2月,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
1985年9月,编为13集团军步兵第37师,执行南方甲种步兵师编制。
1988年4月,参加老山轮战。
1998年9月,110团改编为装甲团。
2016年,随13集团军改归西部战区管辖。
2017年4月,三十七师撤销师级番号,所属部队整编为某俩个集团军某两个了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