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两集《吐槽大会》,老想说说关于自嘲和自黑的话题,今天就肤浅地聊一下。
先试想两个问题。
1、如果被人胖揍一顿却无力反抗,你会怎么想?
也许你会想,真tm倒霉,对方真tm缺德,我得治病、我得报警,我得……
估计你咋也不会暗暗想到,我就把这当做儿子打老子!我忍了!
在19世纪20年代,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被人打过之后,他就是这么想的,“这是儿子打老子”。他就这样安慰了自己,然后就过关了。
2、如果被无数人各种评论说说说,被无数人抹黑,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
20世纪的今天,娱乐明星没有一天不上头条,没有一天不被人说、被人嘲笑、被人黑。
不理?不看?不想?
不现实。
好吧,既然早晚都要被说,我选择自己说自己,这就是自嘲;既然早晚都要被黑,那么我选择自己抹黑自己,这就是自黑。
这是以明星杨幂为代表人物的一批高情商娱乐明星们的选择。
目前看,此举有效。
咱们今天先说说阿Q。
鲁迅先生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中的阿Q惯用的方法是自嘲和自我安慰。
这种以自嘲和自我安慰为主要手段的为人处世方法被人冠名为阿Q精神,又叫精神胜利法。
在小说里,阿Q是一个横遭压迫、备受屈辱的雇农流浪汉,他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我安慰,都认为他自己是“胜利者”。
鲁迅先生正是通过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描绘,表明当时的“国人魂灵”是怎样一种麻木的状态。
阿Q非常穷,穷得只剩一条裤子,甚至连姓名都没有。但是,他的可悲却主要还不在物质上,而在于他精神世界的被扭曲。
他被压在生活的最底层,阿猫阿狗都能欺负他。可他却并不在乎,反而好像还很得意。
关于阿Q精神,学术界有很多权威论述过。
黄修已教授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中称这种病态特征是精神胜利病,其中有一段非常透彻又简明的论述,内容如下;
阿Q的自欺欺人、自嘲、自解、而又妄自尊大、自我陶醉等种种表现,简言之,是在失败与屈辱面前,不敢正视现实,而使用虚假的胜利来在精神上实行自我安慰,自我麻醉,或者即刻忘却。由于这种精神的支配,他一直在屈辱中苟活。他的一生就是一部受尽屈辱的血泪史。直到最后糊里糊涂地被杀,才在“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呼喊中,完成了最后一次精神胜利。
黄教授还说,阿Q精神通常是被那些需要胜利而又无法得到胜利的人用来维持自己精神上的平衡的一种药方,也可以称为一种自欺欺人的骗术,常常表现在走向没落的统治阶级的精神状态中 。
其实,这种思想状态不只是中国有,其他国家也有。
因为人类的思想状态的发展是不分国籍、阶级、种族和地域的。从思想的普遍性来讲,被统治阶级总是要受统治阶级思想的影响。
别说在19世纪,就是在当今社会,阿Q精神也时时刻刻都有影子啊。
比如有些人看见别人超过自己,马上就会说:“他算个球,我比他屌多了。”这是自我满足,不求进取,又敌视别人进步的表现,用当下流行的佛系语言来说,这就是“贪嗔痴”里的“嗔”。
还比如说,有些人做事不认真,马马虎虎,自己安慰自己,我做了就行呗。殊不知,这种做还不如不做,这不就是自欺欺人吗?
还有各种吸毒的、酗酒的、嗜赌成性的、上网不能自拔的以及其他各种瘾,不就是不敢或无法面对现实,而用其他非正常的方式自我逃避和自我麻醉吗?
现代人身上也多多少少都有阿Q的影子。
看来,阿Q不仅仅只是19世纪的社会产物,20世纪乃至30世纪同样会有。
只要有人,就会有各种人性,当然包括这种。
这也是鲁迅先生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的深刻之处。
说了一大堆阿Q精神的负面话题,难道事物不是都有两面性的吗?阿Q精神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吗?
非也。
阿Q只是鲁迅塑造出来的一个当时的底层小人物,塑造的时候也是褒贬相交的,既不单纯丑化也不宣扬,而且人性本来也是既单纯又复杂的,每个人都有善恶的两面性。就算无法用简单的善和恶来划分,任何人性的特点背后都有其对立面所带来的另外的结果。
而鲁迅先生当时也只是通过这样一个人物,让大家看到这样一种在当时社会制度下,某些社会底层的人只能用这种麻木的自我安慰的手段,苟且偷生的活着,无论遇到什么境遇,总能找个让自己活下去的理由。
事实上,很多时候,世俗社会中,我们还真都需要有那么一点阿Q精神。
比如遇上不顺心的事,确实需要找个理由为自己开脱或者自我安慰一下。
我们笑话阿Q同情他替他感到悲哀的同时,也能看到他不为名利而苦恼,更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这跟一些整天追逐名利、为自己套上“皇帝的新衣”的那种人比起来,好像还可贵得多。
其实,再仔细想想,阿Q精神确实包含一些心理学中的正面的积极意义。
试想对于那些工作和生活压力过大的抑郁的人来说,自我安慰和自我嘲讽是多么积极的自我疗愈的治疗手段啊!
特别是对于心理失控的人来说,它更是一剂良药,它能使这些人获得一些解脱感,从而不至于因心理压力得不到疏导而做出失去理智的或失常的行为,譬如伤害别人或者自己等偏激行为。
看来,适当的阿Q精神还是有必要的。
明天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