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
- “夜读《春秋》”是评书演义塑造关羽忠义形象的手法,正史里的关羽爱读左传
- 儒家典籍可以分为“经”和“传”,相当于教材和教辅的关系;没有读左传就读不懂春秋
-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的历史文献修订、整理而来,是一部鲁国简史加国际关系简史,前后242年,这段历史也被称为春秋战国
- 董狐“秉笔直书”写史,追求的是政治正确,而不是客观事实
- 春秋时期是周朝打败商朝之后,面对如何治理庞大的疆域,采用逐级分封的封建制的时期,儒家礼学之所以最重视丧礼,反映了当时复杂的宗法关系,大家都是亲戚;后来的战国时代之所以血腥暴力,打破了相互的宗法关系,无论怎样弘扬儒家,离开了当时的社会结构,都表现出外儒内法的结构
- 《春秋》写的是史实,《左传》补充的细节,但是细节流传那么久,经过时间和不同的人加工,未必那么可信,最多只能半信。它反映出来当时的社会结构、礼仪称谓等微小细处应该是可信的
儒学与中央集权帝国最核心的矛盾
- 周天子用分封制治理国家,实际把一个大国变成了一个个大家庭,但是天子只能逐级行驶权力,周天子可以征调诸侯,但无权征调诸侯下面的士大夫,士大夫效忠自己的主君,但没义务效忠周天子。当社会规模变大,各种亲戚关系渐渐疏远,也无法用仁爱来维系社会结构和稳定
- 随着秦汉全国统一,中央集权帝国建立,新的社会需要新的治理手段。中央集权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最极端情况下,你和你的父母、妻儿都是平等的,是可以互相起诉的),拆散了宗法结构,推行齐民编户,使得中央对地方乃至个人拥有绝对控制力
- 皇帝的行政能力是需要官僚集团来实现的,太过庞大的官僚集团本身并不创造社会财富,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有必要把儒家学说立为官方的意识形态(所以儒家学说在集权帝国里总表现为外儒内法),也有必要在社会底层降低行政成本,才有“皇权不下乡”,保留了宗族聚居的形态
第二周
- 一部经典究竟是什么意思,它本身讲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解读,而谁的解读更正确,并不取决于谁更贴近经典,取决于谁的解读被奉为正确
- 古代思维是先相信,再理解;现代思维是先理解,再相信。前者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的思维方式,现代人的最直觉冲动依然是古代思维
- 在中国的传统上,历史的地位从来比不上政治哲学。经史子集的排序,说明政治哲学的经是第一位的,历史只能排第二位
-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毂梁传都是解释《春秋》的教辅,是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目的做出的不同解释。
- 万维刚三问:
-1、国学到底是对全人类都有通用价值的学问还是地方性风俗学问?
-2、中国文化中哪些是历史遗迹,哪些对现代社会仍然有用?
-3、中国文化能不能现在现代高度用现代方法研究来发展和超越?
答:沮丧来自攀比心和自我优越感,这是基因自带的生存优势。基因的变化赶不上文明的脚步,我们的祖先只需要在部落里协作求生,也就只需要和极少数人攀比。可是文明发展之后,在互联网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很想和全世界最优秀的智者攀比,甚至和古往今来的智者攀比,难免生出沮丧
- 人是群居动物,需要群体认同感,心理学上叫“内群体偏袒效应”。当你的眼界开阔了,自然发现更优秀的学问。在今天,西方的物质文明超过中国,无可辩驳,但我们也知道,科技发展都是属于全人类的,不分国界。
- 换个角度,让我们想想西方物质文明从何而来?我们会从果实顺藤摸瓜找到枝条、主干、树根和土壤。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政治结构的特殊性、文化根底的特殊性,所有一切都是土壤和根茎之类的东西。洋务运动注定没有后劲,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的改革有没有持续成功的基础呢?)
- 沮丧与否,取决于你的群体认同?而群体认同是可变的,既可以主动的变,也可以被动的变。换言之:我们注定有着帮亲不帮理的心理倾向,这是可以克制的,但不可消弭的。
- “中国文化有可能并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这有什么关系呢?
- 我们可以把问题一里的“国学”替换成“牛排”“日本料理”,问题自然消解。而这个问题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很多人有强大的推广国学、以国学对抗西学的执念。文化本身就是从每个国家独特的地理、社会结构发展而来,必然首先成为地方性的学问;每个文化在提高之后都会有着普世和共通的原则。实在很无必要发掘国学在今天的实用意义,至少是事倍功半的事
- 问题二:为什么要有用呢?哲学本身就是非实用性和炫耀意义的,实际上表面似乎同人们的实际生活和表面利益相去甚远的思辨哲学,其实是最能影响人们的东西。中国传统讲究实用主义,从王国维的《哲学辩惑》中,就看出哲学无用之大用,逻辑思维的训练对现代社会更有用
- 问题三:“国学为什么要发展”?
- 给心理找依托,找靠山,这是人的天性。或者说,宗教性就是人的天性
- 精英注重个人选择和自由,而普通人喜欢很有限的个人选择和很有限的自由。越是普通人,越是需要神,需要靠山,需要偶像,这四者异名而同实。作为群居动物,奴性显然是一种生存优势,让我们在不明就里的时候自发围拢在强者身边,而独立特行的精英,很容易被严苛的生存环境淘汰
- 人的宗教性是永恒且普世的,有神就会拜神,无神就会造神,还需要自己的神比别人的神厉害
- 古汉语的模糊性限定了思辨的边界,模糊性很容易使现代人在似懂非懂间萌生敬畏,又有太大的解读空间,这两点就使宗教性呼之欲出了
- 国学随着时代变化,不必成为治国者的学问,成为一种类似体育运动或者礼仪训练也未尝不可,何必成为一种宗教呢?
第三周
-《春秋》微言大义的儒家经典地位并不是从它自身而来,是从解释春秋的《公羊传》来的,而公羊传是汉武帝树立起来的
- 所谓“一字之褒,一字之贬”都属于跪着读经典读出来的结论,它需要更夸张的想像力,而不是更牢靠的考据精神
- 《公羊传》推论出来的“九世复仇”的强悍道理是建立在宗法封建的社会结构之上
- 汉武帝对内需要平叛九王之乱,对外开打匈奴战争,选择了儒家作为官方意识形态。他吸收了秦朝集权专制的经验,又因为秦朝一世而亡,选择了分封同姓王的封建事实,不得不树立道义旗帜,走外儒内法,集权本质的道路
- 汉宣帝同样从《公羊传》的解释微言大义出发,在匈奴内乱时,选择不发动战争。甚至因为《公羊传》的解释不符合执政方向,树立新的权威解释
- 汉朝和匈奴的和平一方面是综合国力的上升,另一方面是贸易和战争成本之间的考量,双方共同的选择吧。道义成了解释行动的理由
- 从结构看,中央集权和宗法伦理存在着天然矛盾。汉宣帝是集权手段的受害者,反过来更加重视宗法伦理。《穀梁传》更加重视宗法伦理。
-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迷信观念最旺盛的时代,文化底子越薄,迷信越容易泛滥。到了唐宋以后,《公羊传》和《穀梁传》逐渐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