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非殊异,迟暮独伤心。相较于三国时期浩如烟海的豪杰俊彦,《三国志》中立传的人物只是冰山一角,也应感谢裴松之为此做的注解,以及其余史料的补充。本篇来聊聊李福,字孙德。
李福是益州梓潼zǐ tóng郡涪fú县人,像杜微、尹默、李譔这几个人全都是他的老乡,他们也都加入了季汉阵营。杜微、尹默、李譔三人都以学识著称,而李福的出身也并不差,案《华阳国志》涪县的大姓有杨、杜、李三家,李福所在的李氏正是其中之一。
“涪县去成都三百五十里,水通于巴。大姓杨、杜、李,人士多见《耆旧传》也”——《华阳国志》
本来李福会有更高的起点,他的父亲李权在刘焉入蜀时担任临邛qióng长,按照正常的升迁的途径,李权这种豪族子弟应该能很快升迁到郡守这种级别。但这一切都被刘焉阻断了,刘焉来益州就是带着野心来的,要不是听董扶说益州有天子气,刘焉早就跑到交州避难去了。
刘焉入蜀后先拉拢了张鲁,他派遣张鲁、张修一起干掉了当时的汉中太守苏固。在汉中站稳脚跟后,张鲁袭杀了张修,吞并了张修的兵马,刘焉的使者也被他处理掉了,自此张鲁就不再搭理刘焉。而刘焉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上书朝廷借口米贼作乱阻断了交通,暗示自己以后就失联了,朝廷别想管他了。
“焉上书言米贼断道,不得复通,又讬他事杀州中豪强王咸、李权等十馀人,以立威刑”——《三国志·刘焉传》
刘焉一边忽悠着朝廷,一边着手清理反对者,不幸的是李权、王咸等当地豪强都被他拿来开刀了,刘焉还是很有想法的,只是寿命限制了他的发挥。刘焉的作为也影响了李福的仕途,他一直等到刘备入蜀才出仕,从书佐开始做起,先迁任了西充国长、成都令,一般来说能担任成都令的都比较有前途,毕竟是在领导眼皮子底下做事。
或者说李福身后的豪强李氏倒向了刘备,这也使得刘备选择投桃报李,让李福有一个顺畅的仕途。刘禅上位后,李福升任巴西太守,他依然走在平步青云的路上,历任江州督、扬威将军、尚书仆射,被封为平阳亭侯。
不过从关于李福的记载来看,占篇幅最多的是替刘禅询问诸葛亮继任者的事。诸葛亮在武功病重时,刘禅派李福前去探望,并且听取诸葛亮对于政事的意见。在回去复命的路上,李福突然感觉有什么事没做,他就掉头回去找诸葛亮去了。
诸葛亮对他说“我知道你是为什么回来的,我们虽然聊得很多,但还有些话没说完,你还有一件事没做完。你想问的人,蒋琬最适合。”李福继续追问“之前确认忘了问您百年之后还有谁能继任,所以特地返回。还想再问一下,蒋琬之后谁能担当大任呢?”诸葛亮又说出了费祎的名字,李福再问时诸葛亮就不再回答了。
其实要不是费祎突然死亡,他也应该选定自己的继任者,而不是让姜维突然上位。《季汉辅臣赞》中给李福的评价是“果锐”,即果敢敏锐,所以在蒋琬出兵汉中时,李福被任命为前监军兼任军司马,在任上逝世。他有个儿子李骧,也有些名声,历任尚书郎、广汉太守。
“福为人精识果锐,敏于从政”——《三国志·杨戏传》注引《益部耆旧杂记》
豪族子弟,各有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