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俄罗斯电影《绝杀慕尼黑》大热,笔者本是一名影迷,同时更是一名资深球迷,怀着对篮球的热爱,观看了这部俄罗斯的年度票房之王,但看完之后却大感失望。
《绝杀慕尼黑》取材自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男篮决赛,这本是篮球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一场比赛,但电影中太多“艺术性的修改”却基本上毁了一个这么好的题材,看到最后,只能让人徒呼奈何。现笔者整理几处电影与现实相比的不同之处,之所以要将其罗列出来,是因为笔者觉得就是这些改动使这部电影多了商业化的特点,而少了自己特色,最终彻底沦为一部二流电影。
1.当主教练的目的之一是帮儿子治病?
在影片当中主教练弗拉基米尔有一个患脑瘫的儿子,为了获得更好的医疗条件,弗拉基米尔千方百计筹钱,同时他本人也把打奥运会作为一个出国的契机,这样就好带儿子出国治疗。(这是不是赤裸裸地看不上苏联的医疗条件呢?)
在实际中这位主教练虽然确实是有一个脑瘫的儿子,但他从来没有打算带自己的儿子出国治疗。据弗拉基米尔的遗孀(现实中的人物)回忆,他本人从来没有提过要带儿子出国治病。所以弗拉基米尔带领国家队出征的目的应当是很纯粹的,就是为国争光。电影之所以这么描述可能是想要符合当今社会追逐自由主义的潮流,以此来讨好年轻人,也可能是想将他塑造成一个好教练以及一个好父亲的完美形象,这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也体现了一种已经被大家广泛认同的“以家庭为重”的观念,但这么做却忽视了上个世纪70年代前苏联社会主义大背景下,个人对于集体荣誉感的盲目崇拜,反倒不能真实反应当时社会的弊端。
2.奥运会男篮比赛不是杂技表演。
如果我没记错,电影从苏联队打欧锦赛开始就不断出现一些非常规的篮球动作,到了与美国队的决赛是更是出现了大量的胯下传球(甚至都不是背后传球)、胯下换手灌篮。说句实话,作为一个资深球迷,即便是在当今篮球最高殿堂NBA中都完全看不到这些动作,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动作根本不实用。而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能见到这些动作?在NBA全明星赛中场休息时,而且还是安装了跳床的情况下,我们才能看到这些如同杂耍的表演。也许影片的导演是想把比赛拍得精彩一点,我不知道外行是怎么看待的,但对于内行球迷而言,精彩的比赛往往是比赛过程的跌宕起伏。
3.电影中有3个背景没有交代。
(1)参加奥运会的美国代表队成员都是大学生(当时的奥运会禁止职业运动员参赛),并且因为种种原因,有两个日后的NBA巨星退出了当时的国家队——比尔-沃顿和“J博士”朱丽叶斯-欧文;
(2)前苏联得益于其体工大队的形式,可以从地方上的俱乐部中选派优秀的球员,比如其中的苏联王牌谢尔盖-别洛夫就是来自大名鼎鼎的欧洲劲旅莫斯科中央陆军(到现在为止,这家俱乐部都是欧洲劲旅),这样的球员只能说在身份上没有认证,其他的地方基本具备职业运动员的实力;
(3)在1959年和1963年,苏联队两度在世界锦标赛上战胜了美国,比分分别是62:37和75:74。1967年苏联队在前任主帅戈梅尔斯基的带领下夺得了世界冠军,只是在面对美国时以1分惜败。
结合上述3点,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当时美国队保持奥运会的36年未败记录,但实际上苏联队与美国队的实力差距或者说苏联队对美国队的心理压力并不像影片中显示的那么巨大,所以应当也不存在影片中所表现的那么严重的“恐美”现象。
4.弗拉基米尔在记者招待会上单方面宣布“我们的目标是夺冠”。
电影之中,弗拉基米尔在获得苏联国家队主教练的职务后,在记者招待会上毫无征兆地宣布“明年的奥运会我们将会夺冠”,引起现场一片哗然,同时也招来苏联体育委员会的震怒,因为他们认为美国队是不可战胜的,而我们宣布以“夺冠”为目标,一旦没有实现这是很丢人的。
实际上苏联体育委员会是在得知比尔沃顿不参加奥运会、而“J博士”加入ABA成为职业球员的情况下就确定了夺得奥运会金牌的目标的,但他们并没有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这件事。同样在“慕尼黑惨案”后,苏联代表队也没有召开记者招待会对是否继续参赛发表看法。
5.“间谍” 保劳斯卡斯?
大家应该还记得苏联队内有一个经常“不高兴”的球员,他对队友不满、对体制不满、对国家不满,甚至在决赛开打之前还打算出逃,标准的一个反苏分子。但导演这么拍,也未免太尊重原型了。保劳斯卡斯是当时前苏联国家队队长,队内唯一的立陶宛人,可能在大部分俄罗斯人来看,立陶宛人都是“邪恶的波罗的海海盗”,但实际上这位国家队队长从来没有想过要叛逃,也从来没有抱怨周围的一切,他既不是反苏分子也不是持不同政见者。1976年保劳斯卡斯在家乡考纳斯宣布退役时,苏联国家队还亲临当地为他举行告别赛,他为国家队和自己的俱乐部队各打了半场球。这像是苏联给予一位叛徒的待遇吗?而从2005年开始,保劳斯卡斯坚持每周两次去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的红旗城,指导当地的孩子打球。他对记者表示,这是为了重温自己的苏维埃青年岁月,想要听一听俄语,以及帮助孩子们。用“又红又专”来形容保劳斯卡斯这位苏联篮球的传奇是再合适不过了。
6.天才前锋天妒英才,热血教练古道热肠?
影片中,年轻的前锋小别洛夫在赛前查出患有罕见疾病,只有1年寿命,主教练为救爱徒,将本该用来给儿子治病的钱花在了小别洛夫身上。随后小别洛夫带病出战,并在关键时刻绝杀美国队。
但实际上小别洛夫在1972年依然是很健康的,起码没有发现健康问题。到了1976年,亚历山大-别洛夫在奥运村感染了沙门氏菌,这才让他之前一直没有发现的心脏问题浮出水面,两年之后,别洛夫就因为这种罕见地心脏肿瘤英年早逝,年仅26岁。另外再补充一下,女子篮球是在1976年正式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的,所以根本不可能存在电影中小别洛夫女友在场边声援男友的一幕。
7.苏联科技真落后,到了七十年代还用不上隐形眼镜。
电影中,扎尔穆罕默多夫是一位身材高大的中锋,但是视力不佳,经常出现传球失误。而主教练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所以在美国打练习赛期间,他偷偷购买了在“科技落后”的苏联不敢想象的隐形眼镜,并偷偷送给了弟子。获得科技加成的扎尔穆罕默多夫重获新生,实力立马上升了一个台阶。
而现实中,扎尔穆罕默多夫同志是在1973年才开始带上隐形眼镜打比赛的(因为他此前一直坚持不带眼镜),另外早在1927年,苏联就能制造隐形眼镜了(很惊人是吧?)。
8.美国主教练要求自己的球员下黑手,甚至不惜废了对手。
影片中,美国队主教练亨利-伊巴盛气凌人,而在美国队一直落后的情况下,气急败坏的老教练要求自己的球员使用肮脏的动作对付对手,甚至在造成苏联球员重伤的情况下也表现的非常冷漠。
实际上,亨利-伊巴在美国是一名极富盛名的教练,虽然他当时的执教理念已经落后世界潮流,但在美国篮球界依然有着极高的地位(要不然也不会成为美国队的主教练),这么大岁数的人还有什么看不透?对他来说职业素养的荣誉感可比一场比赛的胜利可重要的多。而了解这位老帅的人都知道,亨利-伊巴虽然强调身体对抗,但从来不会要求自己的球员像摔跤手一样打篮球。
9.国际篮联的指示很公正?
电影中,因美国队动作太大,苏联队向裁判进行抱怨,此时国际篮联主席威廉-琼斯站出来警告苏联人:“美国队玩得是脏了一点,但他们的行为是符合规则的。”而在比赛最后期间,因为技术台的失误,没有给予苏联足够的3秒进攻时间,所以苏联队又和技术台发生争执,此时国际篮联主席又站出来,要求技术台给苏联队3秒重新进攻,并强调“篮球是一项绅士的运动”。一切看来他都是一位非常公正的官员。
但实际上,威廉-琼斯与苏联代表团成员尤里-奥泽罗夫是老朋友,在苏联队与技术台争论的时候,看到形势不妙的尤里-奥泽罗夫跑到了威廉-琼斯身边一阵耳语,随后主席同志走到场上,伸出了三根手指,对着技术台说道:“三秒钟!三秒钟!”而他的这一提议也得到了在场的FIBA技术委员会代表的支持。最终裁定:比赛从三秒钟开始重赛,苏联从底线发球。
艺术高于现实可能已被大家广泛接收,但不尊重现实的胡乱改编则是违背电影基本规则的,同时也能看到导演对于观众智商的蔑视。总体上来说《绝杀慕尼黑》可能是俄罗斯突破性的电影,但和经典的《光荣之路》、《卡特教练》比起来,只算得上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