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去参加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老先生的讲座,因为觉得有渔樵姐早到有位,我给儿子准备好饭才去的,没想到火爆程度超出了我的想象,已经拉起了围栏,围栏外也已经无立足之地,直接不让我进了,说了好多好话才放进来。
听完讲座我终于明白了,为何这样人山人海。
84岁高龄,博学多才,思维敏捷,反应机敏,睿智幽默,朴实可亲。
给大家举例说明,开场说“人年轻时牙口好,想吃花生米没有,年老了,花生米有了,可只能吃花生酱了。”引得大家好开心。
他讲《极致与从容》,他说写文章语言、修辞、结构、夸张、刻画、故事可以极致,但是人生中要少用,过犹不及,适可而止就行了。就像吃饭达到极致就撑死了。
这句富有哲理的话,既把什么叫文学创作给出了答案,同时也道出了生活的真谛。
生活中绝不要追求极致,只会把自己逼疯,把别人逼走。
从容的面对生活,不紧不慢,淡然笃定。
他说写爱情写的最好的是老单身汉,只能展开充分的想象,比如安徒生、福楼拜。又让大家开怀。也恰恰说明了他的思索和探究。
他又说文学能达到生活中达不到的东西。李白的极致是气势;杜甫的极致是仁厚。
最赞成极致的想象、追求中表现从容。
李白的“两人对酌山花开, 一杯一杯复一杯。”叫修辞吗?是最日常的生活,也是一种极致,是极致与从容的结合。
巴尔扎克的词汇丰富;海明威的词汇简单真实。
通过文学对精神巅峰的体验。
有人问王老“您觉得您老了吗?”王老说“说老不好,说不老也不好,我只能说明年再老。”多么幽默的回答。
有人问“您觉的您的那部作品最好?”王老说“都是我的作品,写的太多,我自己说有点屈,我希望您都看完后,您说那篇好,按您说的算。”全场赞叹,多么睿智的回答。
一场讲座让我爱上了这位老人,那种天然的亲近感来源于那份对生活的豁达与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