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8日
自五帝时代至夏、商,中华文明建立。人类通过自己的认知和双手,从迷蒙无知地遵从自然,到认识自然(以事问鬼神),到开始改造自然(冶炼金属)。当城市、金属、文字三者开始稳定出现,中华文化走进了历史的舞台。
周公总结了商朝覆灭的经验,提出其亡于失德的概念。那么如何使德不失?以规定礼乐为手段来规范人的行为。嫡长子继承制度剥夺了旁人称王的权利,使王位能平安过度;宗法制度使天子的亲属能够通过围绕天子获得利益而不作乱;丧服制度从行为用度上划分了社会不同层次的权力和地位……以上种种,都是在知道原因(失德),知道结果(灭亡)的基础上制定一个硬性的规则,它的进步之处在于从殷商的万事问鬼神之路中总结出一条全新的路,叫做顺民意。
那为什么顺民意就能兴旺呢?
说着就到了春秋,社会变动。
这一时期最大的好处就是: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没人管得了你。
所以诸子百家接连兴起,一系列重要的思想也跟着爆发起来。
诸子认识到世事变迁离不开客观事物固有的规律也就是道,这一点理解最透彻的必然是老子。
但理解道仅仅是诸子思想的基础,而诸子思想如何应用道、发展道,皆因地域文化不同、传承上古思想不同、情志不同而有了很大诧异。
道家:透彻地认识、分析道。
儒家:将天道人格化、道德化,使人“敬”,通过约定礼俗来统一人的思想。
墨家:着眼于实际,解决问题,就事论事
法家:用冷静、客观的认识来探讨人性,用强制统一的手段约束人的行为。
而随着时间推移,人们的思想也逐渐从发现自然规律,解释自然规律,探究自然规律与人类社会的共同点,发展到了认识人类规律,直接探求人类规律的阶段。
两汉时期经学发展,人们开始通过琢磨经书来研究历史,摒弃了不那么现实的黄老术,遵从具有思想约束意义的儒术。
毕竟大家一起浪是会团灭的。
魏晋时期,思想领域的多元现象更加丰富,知识越来越杂,人们能思考的角度也越来越多。经过一茬又一茬的思索与辩论,西晋末年,郭象提出了玄学的概念。
终极目的是为了画出SSR。
此时人们关于宇宙本质的认识开始超越政治,伦理道德领域,不过它并不能成为一个国家的政治导向。
随着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兴起,儒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为了对抗释家嘚瑟的祖统和道家的道,韩愈构建了儒家的道统体系。
宋代,一群闲着没事给后人找事干的士人减少甚至摆脱了对传统经解的依赖,使经学研究进入新的阶段,经过儒释道三教融合,形成了新的儒家学说:理学。
此时社会、文化、思想、宗教等已经变得更加复杂,所以我给自己留的这一天实在不够用。剩下的比较难,等我慢慢研究研究前面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