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谈到手工课程不能狭义的单指依葫芦画瓢的复制,也不能仅局限与室内。而户外,有着更多令孩子们心动的地方。
如果我们把孩子带到户外开展艺术活动,那么我们该如何欣赏孩子们的作品?
要想了解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弄清楚,在这样的活动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大自然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游乐场,他的开放更符合孩子的天性,他的天然,无论是对孩子身体还是心理健康都起到积极的调剂。因此,首先我们更大的初衷,是孩子们的参与态度。
与大自然亲密对话,摸摸他们,感受不同的质感,观察生命的神奇。还可以与它们玩耍互动!所以,不要给孩子们设限,让她们充分去触碰这个世界,感受大自然的一切。
而对于作品,它不应该只是局限于纸张上的痕迹。任何有生命力的能感染人心的都是完美的艺术品。那么,当你看到孩子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在树林间,当你看到孩子脏脏的脸上那笑容比盛开的花儿还艳,当你看到孩子淋着小雨,用树叶去为小草搭起心爱的雨棚……那种种温暖定格在我们心里所成的画面难道不是最好的作品吗?
如果一定要看出来的成品,我们也不难发现,孩子们会不知疲倦的做大自然的搬运工,面对那些生命的凋谢,他们会跑来跑去,收集这个,准备那个,然后构想并通过自己的双手为这些已经凋谢的生命展开了新的生命。
这就是孩子们所认为自己创造的最棒的作品。那些作品可能是一些石块的堆积,也可能是一些树枝、落叶、花瓣的有序构图,也有可能是他陶的几个土坑,也有可能那个作品就是他自己,他会把所有的自然元素体现在自己身上。
孩子们是在玩耍的,在《浅谈手工课程的重要性》中我就提过,玩耍与想象力之间是有桥梁链接的。
采集大自然的元素, 你对大自然感兴趣的是什么? 你所采集的什么? 颜色还是形状? 或者说它带给你的一种感受; 你如何把采集到东西构建成自己的画面? 这里面除了要对元素进行提炼,还需要运用许多美术概念。
例如孩子如果做个服装设计的作品,那么就需要用到美术概念中的元素替代和借形联想来进行表达。
孩子们也许不懂这些美术概念,但在 自己的实操过程中,这些概念其实已经深入骨髓。而如何吸收自然元素,并进行融合,形成自己的风格,该取舍什么?需要什么材料?数量是多少?这即是判断力的关键形成。
而激发孩子做出这种理性判断的,首先是自我形成的源源不断的想象力。因此,判断力源于想象力。
如果我们能借助大自然这个天然的场,在孩子们自动自发的活动行为中,设计加入一些激发孩子其他能力的元素,例如团队协作,那么,孩子们自身的综合素质就得到很大的提高了。
到此,您对户外美术课堂的认识有没有不一样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