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网上流传着许多教人如何优雅地提建议的文章,在我看来,华而不实,毫无实效可言。
提建议的完整流程似乎是这样的,给对方提供一套可执行的解决方案,能从自己的语言转化为对方的行动。如果对方听完建议,只是颔首微笑,点头评价说这个建议很不错,然后没有任何动作,这样的建议虽看似完美,却只是飘在空中,并没有站在实地上,出口即死,毫无生命迹象。
与其说这是一次观点上的交流,不如理解为一场你情我愿双方不愿拆穿的表演,提建议者展示了自己的思维缜密见多识广,听建议者表现出虚怀若谷从善如流,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提建议的人,在得到说话机会时,往往有种千里马深埋多年终被伯乐慧眼识中的感恩,眼含热泪满腔赤诚,掏心窝子地提出自己的见解,甚至恨不能马上去替对方执行,把建议做实,让对方迅速看到建议的正确性。
但这从来都是幻觉,提建议者的幻觉。
02
要知道,提建议充满了未知的高风险。
鉴古知今,我们可以随便想想古时的例子。汉武帝时,司马迁提建议坚持认为李陵虽投降匈奴却不是叛徒,结果永久失去了做男人的自由。唐太宗治下,魏征天天提建议,弄得皇帝烦不胜烦,多亏长孙皇后劝解,才得以保全性命。
近现代的例子就不举了。那些敢于提建议的人,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后人吸取教训,自以为发现了提建议的智慧之道。比如,要对事不对人,只谈事情本身,丝毫不能提及做事情的人。再比如,不能一上来就说缺点提建议,而要先肯定对方的优点和亮点,再用但是转折,相当于给个蜜枣再抽一小鞭子。
到了现在,但是转折法也不好用了,又有人提出了「汉堡包」式提建议法,好的——坏的——好的——坏的交替来提,频繁地用优点对冲缺点,在听取建议者听到缺点心中刚激起逆反和抗拒时,马上用优点唤起被认可的自信和欣慰,就像大海里的波涛,在潮起潮落之间,总能找到一点平衡,在这个平衡点让对方多少采纳一些。
你看看,为了让建议被听取进去,提建议者花了多少心思想了多少法子,可效果到底如何呢?想想你平常给别人提建议的真实反馈,或者听人给你建议时的心理历程,你就会承认这些方法并不好用。
03
这是因为,所有的提建议者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即使心里会想着要换位思考,要有同理心,但实际上谁也不能做到感同身受,只能无限模拟,无限逼近。
虽然俗话说,旁观者清,但旁观者视角从来都替代不了当事人视角。不亲身参与其中,你永远不知道一件事做起来有多艰难,真实的境况是什么,具体的问题在哪里。
同时,即使你再对事不对人,事情和人也是粘在一起分不开的,事情是人做的,不光有做事人的时间付出,更有做事时赋予的情感。就算你确实做到了对事不对人,对对方而言,依然是对事又对人。
提到事情的不足,就是在提人的不足。这点和对方是否心胸开阔无关,这是人性。
还有一点,提建议者往往只是给出可能性,一旦被采纳,这些建议带来的真实后果需要听建议的人来承受,如果建议是对的还好,万一事实结果证明建议是愚蠢的,听建议者就算迁怒于人,也改变不了糟糕的结果。
04
更深层次讲,提建议不只是提建议,而是对个人意志和权力的争夺。
在一个权力体系中,执行比建议重要,建议本身意味着权力。
两个成年人,一方用语言改变另一方的行为,还不用承担相应后果,事成功劳是自己的,失败了不用承担责任,想必很少有人能抵挡住这种控制感的诱惑。
毕竟,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人是被控制者。
在我看来,最明智的做法是,轻易不要给别人提建议。
如果你是权力的强势一方,你的任何建议不管换作何种名目,都是命令,你需要的是让对方照此执行,无所谓建议不建议。如果你是权利的弱势方,提建议前,请认真想一想,你愿不愿意为你的建议承担真实的后果。
当然,如果你对提建议这项事业充满了热爱,完全可以投身于咨询行业,或者成为一名付费咨询师。
当别人愿意花钱听取你的建议时,你的每一句话才是有价值的。
图片作者:夜微微
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