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明一下我没有看教材的原因:由于我没有买中公的教材而是买其他版本的教材,当我买了中公版的习题回来后(习题跟教材我是分开买的,)发现里面的真题涉及到的内容跟我买的教材没多大联系,且之前看教材的时候并没有吸收很多,于是我果断放弃看教材。为什么不重新再买中公版的教材?因为穷啊!
阶段一
没有看教材后,我把时间都花在了写习题上,因为我考的是小学,只有科目一二。我先写的是科目一综合素质,这一科是相对简单的(但神奇的是很多人的科目二会高于科目一,我也是这样)基本上选择题有一大半都可以通过常识来选出正确答案,注意点是要熟悉教育法,不过据我观察,它考来考去就是教育法那几个考点,所以说多写就能找出点小技巧。文学常识跟生活常识就得看个人的知识面了,这一点短时间是提升不了了,我基本就是写完科目一的习题。
科目一的材料分析题相对于科目二真是简单太多了,只要记住学生观,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观等几个要点,注意一下简答格式,先表态再分析。阅读理解就跟我们从小到大的语文试卷一样,基本都能在文中找到答案。重点在作文,(分数没有高于科目二的原因可能就是这个了)。别偏题,可能很多人说我不能保证我不偏题啊,别担心,这个作文跟高考作文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有范围的,中心主题都是教书育人。不管题目给你什么材料,你唯一要做的是将其与教师联系在一起。这个作文可以说是非常套路的,我考前练过一两篇,其他都是直接看真题的范文。背下范文的一些你觉得万能的句子,或者熟悉也行。插入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等知识点的内容,800字就妥妥了。关于要不要自己写一两篇,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写过之后可以让你先熟悉形式,减少考试时的紧张感。所以科目一总结起来就是写习题吧,如果你不想写那么多那么也要确保你将那几套真题写完。
科目二是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这一科要复习的知识点很分散也很多。首先是选择题,一开始没有看教材我直接写习题的后果真是红艳艳啊,后来我就想到了一个方法,哪题错我就直接百度那个知识点,例如以下方法中不属于行为疗法的是,我直接百度行为疗法,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在脑海中留下了有关知识点,就这样用这个方法写到后面的时候基本能保证选择题的正确率,因为即使是科目二它的考点依旧是有范围。简答题跟材料分析题,你背的不一定出但是你不背一定不得分。这两道题不要想着能遇到原题。我的方法是,直接在网上找了中公版的材料分析题知识点跟简答题知识点打印出来背,后面我才发现原来我买的习题的简答题跟材料分析题的模拟题就是那些答案(不过字太小了,我还是要打印吧)所以我就没有写这两道题的习题直接把时间都花在了背诵上。既然背的不一定出那为什么还背,这就得涉及到逻辑思维的学习思路。你得在熟悉考点内容的基础上用专业的词组合成你的答案,例如简答题,你不会遇到一模一样的题目,但是知识点是类似的即使你没有背过这道题的知识点,但同样可以用你熟悉的专业词组出答案,依旧可以拿到一定的分数。材料分析题有些会与科目一的材料分析题知识点相挂钩,不过这里的考点会更泛也会跨度更大,方法同样是逻辑思维。所以有一定量的知识点是必须的,中公划分的考点都是不错的直接将其打印出来背熟就OK了。教学设计题,这一题跟科目一的作文一样有套路。写作特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意图。同样是大量的看范例,熟悉关键词句,最后写一两道题练练手。最好的方法是背下一道教学设计的答案,并不是用来考试写答案的而是熟悉整个答题的形式与答题模式。这样考试时就能有条不紊的写下知识点而不是慌乱的东拼西凑。
阶段二
这一阶段应该已经将科目一二的习题写得差不多了,(确保把真题都写完)拥有一定的知识量,再回头看错题,科目一牢记教育法的考点,两天的时间就应该把科目一复习完成,重点放在科目二,我在之前的百度法的基础上更晋级了一步,就是将错题百度考点后手机截图下来放在相册里命名为科目二,因为知识点太多一遍往往都是记不住,放在相册里随时随地都可以点击查看(还不用手写笔记,懒人的福利)还要将经常错的题拍下来放在同样的位置—科目二也是点击查看,顺便想想考点是什么,选择题的考点也可能是简答题的答案,所以这样做又增加了了知识量。在这一阶段,确保自己讲简答题跟材料分析题的知识点背得差不多了,如果还没有,那就抓紧时间。
阶段三
这时候离考试只剩下一个星期左右(我的备考时间段是一个半月),知识点记得也差不多了,这时候就应该适当的放松学习步伐,每天抽一个小时看看习题,或是背一背知识点,考前三天最好能练一下作文跟科目二的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还是那句老话熟悉考试形式,避免考试紧张。
考试
这时候就要保持平静的心态,我的观点是不要在考前看资料,这会无形的增加压力。告诉自己该看的都看了没什么遗憾了,可以想想考完后去吃一顿好吃的犒劳自己。
好了终于将这篇文章写出来了,之前考完就想写的奈何真的太懒了。接下来我要好好准备面试了,预祝每位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也祝我面试成功。
拜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