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序言
终于又认认真真地重读了一遍《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跟之前不同的是,这次阅读更多的是关注作者分享的关于思维方式、人生观和工作效率的内容。
即使你所从事的工作与产品经理没有任何关系,但我相信这些技能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帮助你改变思维方式、学会正确的人生观和提升工作效率。
借用作者的一段经典的话作为序言:
“不是每个人都能以产品经理为业,但在我看来,产品经理是一类人,他的做事思路与方法可以解决很多实际的生活问题。只要你能够发现问题并描述清楚,转化为一个需求,进而转化为一个任务,争取到支持,发动起一批人,将这个任务完成,并持续不断以主人翁的心态去跟踪、维护这个产物,那么,你就是产品经理。至少,你已经是自己的产品经理,这才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真谛。”
1 解决问题的通用思路
产品经理的思维方法和做事方式是有很明显的特点的,因为他们的工作往抽象了说就是在解决问题。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成一句话就是:
为了什么?做什么事,解决什么人的什么问题?何时做?谁来做?效果如何?
“为了什么?”是大前提。这个问题问到最深处,必然要到价值观和理想的层面,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是充满力量的。
“做什么事,解决什么人的什么问题? ”是事前需要考虑的。要弄清楚“什么问题”,就要从问题的定义入手,想清楚“现在在哪儿”、“想要去哪儿”,然后明确目标与现实的差距,这个差距就是问题所在。对于“什么人”,还可以想的更广一些,泛化到这个问题发生的条件,除了“谁”之外,还可以考虑“哪里发生”、“持续多久”、“概率如何”等。而“做什么事”就要分析问题和制定对策了,我们要综合考虑拥有的各种资源,给出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何时做?谁来做? ”是事中关注的重点,着重讲的是计划、控制与执行。“何时做”提醒我们思考,这件事为什么是现在做?时机是否合适?“谁来做”提醒我们思考,这件事为什么是我们做?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效果如何?”是事后需要讨论的,事情做完后,还需要总结与反馈,并据此不断优化和改进。
越抽象的事情,前面“想”的过程就越重;而越具体的事情,后面“做”的过程越重。所以,如果我们想清楚了上面的那句话,真正到了开始做事的时候,其实已经搞定问题的大半了。
2 会思考,活到老学到老
2.1 只有方法,没有答案
多年的教育让我们误以为所有问题都是有标准答案的,可实际上很多问题连参考答案都没有。这是因为,考试题往往都是对现实情况的简化,只有这样才说的清楚,才便于将答案与“分数”这个KPI映射,很多背景条件都不用我们去考虑,而真实的问题往往是背景复杂的。
要知道每一个靠谱的解决方案都是做过很多事情以后,提炼出来的。你直接拿过去,很容易误读,只能看到“是什么”,却不知道背后的很多“为什么”。这样的话,只要情况稍有不同,就会用的走火入魔。
所以,今后再想问问题的时候,不妨自己先想想,这个问题有明确答案吗?如果有,那不妨去问问百度、知乎,不用问人;如果没有,那更是不要去找别人要答案,而是用交流的心态和别人讨论方法吧。
【想起刚进入公司的那段时间,同事把每日发送报表的工作交接给了我。当时做报表需要用到Access ,而那时我对Access 完全不了解。他很耐心地一步一步教我如何操作,甚至还写了文档,告诉我操作的具体步骤。无奈当时时间紧迫,没有时间去理解每一步的具体含义,只能先做着。后来,还是因为不满足于这样机械化的操作,我利用业余时间恶补了这个软件的使用方法,才渐渐融会贯通。】
2.2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世界对每个人来说本是一片黑暗,你对世界认识的发展,就好比在一片黑暗的空间中,去不同的地方点亮一盏盏知识的小灯,然后看到一些情况并且猜测着还看不清的情况。当亮的灯越来越多,就可以不断修正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每个人都会经历这种“认识中的世界越来越复杂”的过程,期间可说快乐,也可说痛苦。
但少数人会突破一个拐点,开始“发现世界越来越简单”。突破拐点的一种表现是有一些关键的灯被点亮了,渐渐发现黑暗中的世界原本是一个整体,有着根本的道理,很多事情底层的规则都是相同的,从而我们会觉得做起事来反而越来越轻松。一旦到了这个阶段,我们就会忍不住地区拼命点亮更多的小灯,试图看到这个世界的全貌,这其实是很痛苦的,因为你发现了方向和终点,但同时也知道必然走不到那里,也知道任何人都走不到那里,也许,真正强悍的人会把这个过程视为一种快乐。
随着世界渐渐被点亮,我们就可以更合理地勾画自己的知识地图。这张地图的重要性在于,我们都有很多知识,但却经常不知道在当前场景下应用哪一条知识。我们的大脑好比一个图书馆,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往里面加书,可是很多人都是把书买来以后随手放在一个书架上,等到想找的时候,无从下手。知识地图就可以帮助你尽可能地梳理已有的知识,以便要用的时候可以轻松索引,对一个公司、一个产品是这样,对个人也是这样,越是优良的架构越是能支撑庞大的系统,并且,每发展一段就得重构。
【使用印象笔记搭建知识体系就是这样的过程,有了这样的“知识地图”,当我需要用到任何知识的时候,都可以快速获取。】
3 建立常用工作流程
设计流程的目标,在于保证“无论谁来做这个产品的设计,都能达到80分”。流程的好处是人走了,事还能做,减少特定的人的影响。
总结来说,流程就是当年的“英雄”把自己的个人经验转变成显性知识表达出来,而对于经常做的事情,就可以用流程这种形式固化、传承,后人在做这些事的时候起码不会太无助。在这点上,规范、模板的作用也类似,这就是团队的核心竞争力。
李参老师在《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一书中也提到了建立常用工作模板的重要性:当一项任务反复进行时,我们就可以考虑为经常进行的工作任务制定标准化工作流程SOP,把行动清单固定,即“重复的事情标准化”。
然而,一件事情总是有它的两面,流程帮助了产品,但对于后来者的个人成长也许不利,比如只能接触到产品工作的某一个层面,缺乏对大局的了解和把握,从而成为一颗“螺丝钉”。这就需要后来者自己寻求突破了。
【回想自己的工作,曾经有一段时间,需要隔一段时间报销一笔费用。公司的报销流程比较复杂,每次报销的时候就要不断咨询财务的同事各种细节问题。过了几个月,第二次报销的时候,有些细节问题又需要再去问,让人感觉很折腾。后来,我就在Onenote上把报销流程进行了梳理,画了流程图,并把相关的参考资料了附了上来,再有报销任务时,我就可以按照流程快速搞定。】
4 提高工作效率的办公软件
对于办公软件,除了常用的Office外,还有一些稍微专业一点的工具需要掌握。
思维导图:可以用来整理思路、写文档,经常在某项任务的早期产生,常见的软件有MindManager、FreeMind、Xmind(推荐);
Visio:绝大多数你能想到的图都可以用它来画,如业务逻辑图、产品Demo、UML图、组织架构、甘特图等;
Outlook:当邮件多到必须选择看一部分,无视另一部分的时候,Outlook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对于能够每封邮件必看的人,其实E-mail并没有达到需要管理的程度。不过,创建自己的收件夹结构、邮件规则、邮件标记、会议邀请等还是很有必要深入研究一下,对提高工作效率非常有帮助;
其他:用Onenote进行时间管理、资料管理;把Access当作简单的数据库管理工作(在数据量达到Excel打不开的时候很管用)。
5 能沟通,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
工作中常用的一对一沟通主要有四种:IM、电话、面谈、E-mail,下面我们从紧急、重要、成本三个维度来分析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 到底应该选择哪种沟通方式?
IM:成本最低,适合不紧急不重要的沟通。应用场景主要如下:第一,原则上不超过两三句话就可以说明白的事情;第二,不用讨论只是告知的事情;第三,不紧急的事情,又担心打搅对方;第四种,有点不上台面的,比如悄悄地和帅哥美女聊天等。
电话:成本适中,适合紧急不重要的沟通。应用场景如下:第一,问题性质简单、两三分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第二,地域跨度较大的沟通;第三,即时性要求很高的沟通。
面谈:成本最高,适合紧急且重要的沟通。面谈是效率很高的一种沟通方式,适用于问题比较复杂,不见人就担心产生误解的情况。另外,还有一个经验,有求于对方的沟通,最好到对方的座位上找他,不要让他过来或挑别的地方。因为人总是不太好意思当面拒绝请求,如果你发E-mail,对方可以字斟句酌地给你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把你拒掉。
E-mail:成本适中,适合重要不紧急的沟通。E-mail最大的特点是书面,能留下证据。同时,还可以借助“非实时沟通”的特点,多请教几个高手仔细研究如何回复。还有就是,E-mail特别适合出了问题需要有人背黑锅的情况。重要的事情、阶段性成果都可以用E-mail,发邮件之前要反复斟酌、仔细落笔不留把柄。
6 开靠谱的会议
关于会议,大家都有很多痛苦的回忆,一听到“开会”就会头皮发麻,有很多苦水想倒。接下来,我们从一个会议组织者的角度出发,一起看看怎么减少痛苦。
首先,会议前。做好准备工作:资源确定事小(会议室、投影仪、白板等)、人员确定事大(确认好“必选”的和“可选”的,不要漏人,也不要叫闲人)。把握“大会决定小事,小会决定大事”的原则;
其次,会议中。会前十分钟到数小时再次确定关键人物是否到会,各种资源在开始前准备好。会议要有明确的主持人和记录人,主持人要掌握整体时间进度,控制每个人的发言时间,均衡发言机会,保证议题不走偏;记录人要如实做好记录,特别是“会议决议”和“遗留问题”;
最后,会议后。会议记录最重要,尽量在24小时内发出邮件,收件人是所有与会者,抄送所有与会者的老板。会议记录的模板可参考下图。
(本文完)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那就点个“喜欢”吧。如果想获取更及时的好文分享,那就“关注”我吧,每周至少一篇诚意之作,不辜负您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