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宁波帮博物馆的时候正逢骤雨初歇之时,被水洗过的宁波清亮如翠。云层正隐隐透出微蓝的天光,漏下一缕一缕的夕照,如同莫奈笔下的光影。
宁波帮博物馆和我平常惯看的博物馆不一样。没有惯见的陶器、漆器、瓷器等等。她所展现的,是一代一代浙商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的过程。
所有学过高中历史的人都会看到一句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求生存。”读书的时候,那不过是一个漫不经心的知识点。近代中国的血泪太多,没有人会过分在意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到底会经历怎样的艰辛。
而这一切,就这样展现在我们眼前。
在那个文盲率高得可怕的年代,他们要学习英语。编成的口诀我们现在看起来有些可笑,但对于那个年代的商人来说,正是顶着这样讥笑的目光,笨拙地学习外国人的语言和礼仪。以前世代相传的规则在坚船利舰面前一击即碎,他们要重新适应新的规则。
最让我感慨的,是一本账本。字体并不端正,记载的方式也很原始,却让我一瞬间想到了亦舒的《纵横四海》。那个朴实的男主,正是宁波镇海乡下的少年。他一路辗转,最终落脚在了温哥华。看着那本脆黄的账本,仿佛能看见罗四海在洗衣房工作一天后,在昏黄的灯光下,小心算账的样子。
那些日后叱咤风云的商界大佬,是不是也都有过这样卑微的最初。他们计算着每天的进益时,到底怀揣怎样的心情。是满足,还是忧虑。
想来他们应该不会满足于每天这样微薄的收益。他们的灵魂是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博物馆里有一张海报,是一张味精的大幅广告。广告词的大意是不要小瞧的味精这样微末的物品,积少成多也是中国人自己的东西。
那个时候的人,是不是都有这样位卑不敢忘忧国的信念。心心念念的,就是希望能有一个强大的国家,能有自己的东西。就从这样微末的小物入手,狠命掰开一线希望;就在这样列强不屑一顾之处,拼命成长,直至蔚然成荫。
出来的时候,只见得院子里流水迂回,墙外车水马龙。历史就这样被我们走过,恍如隔世。但是却很感谢有这么一个地方,让我们看到那个艰辛的过往。
这也许就是博物馆的意义吧。历史不只是书上淡漠的文字,而是一代一代的过往。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