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与孩子他爸的旧物单中,上海译制片厂的众多老电影配音,是比较特殊的存在。那是一些永远不曾老去的声音。
在孩子入睡后,孩子爸爸把《简爱》的原声电影剪辑打开来,窗外月明星稀,房间里回荡着邱岳峰和李梓的声音。是罗切斯特和简爱,他们相爱了,但又互相怀疑着。侧耳再听,“呼呼——”身边是我家宝宝的微鼾。瞧瞧,一点儿不违和,和而不同,和而有序。
《简爱》是经典,按某人的说法,邱岳峰李梓二人的合作,特别是邱,每一个语音每一次呼吸,都是恰到好处的。如何理解这种“恰到好处”?可能是邱的声音沙哑有回音,竟比演员的外貌形象更加符合小说中罗切斯特阴沉忧郁的气质,听者仿佛被一百多年前英国潮湿阴冷的所笼罩着。对邱岳峰声音的崇拜、溢美,是我所见对一个人的声音评价最极致的,当然,也有极不喜欢他的人。这样的声音,也许百年难求。
我个人印象最深的经典是《茜茜公主》,丁建华、童自荣、施融,听那些声音,几乎和奥地利皇帝一样爱上伊丽莎白公主。连呼吸都带有性格,可以左右观影人、听音人的情绪,实在蕴含了力量。配音,是语音艺术。用声音塑造人,仅用声音塑造人,那一代的配音大师,做到了。
他们同属于一个光荣的名字,上海电影译制厂。他们辉煌过,而且是光辉灿烂。上世纪80年代,无数影迷和音迷,把他们的声音记住,通过他们的声音把电影记住。时间远去,当年的观众听众,成长了,老去了,也包括他们自己。
不可否认,译制片的巅峰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几乎所有的电影都编排字幕,大部分人坚信原声是高级的,是可触摸的,那是因为真正优秀的译制片配音已完全微众化。没有体验,自然不会有信任。也会有电影被译制,请来让人脸熟的影星歌星娱乐明星,人们记不住他们的声音。多数人,配得都很差。这不是批评,因为不专业,所以肯定做不好。不是谁都可以作配音工作。带孩子去看《BBC:神奇的一天》,听到成龙一开腔,就想,如果邱岳峰来配,那会什么样?
微众不代表无众。此前看《读库》多年,发现上译厂配音大拿们的往事已成为纪实文学和回忆抢救的散文题目,一方面有感知音,另一方面,迟暮更甚。《读库》团队做了很多工作,把译片配音家们请来团聚,请他们口述实录、访谈、录有声书,总之想把这一群人的声音保存下来。似乎远去之后就再也不可得。我也很感动于这样做的初衷,苏秀、刘广宁、童自荣、赵慎之,还有稍年轻一辈的狄菲菲等人,坐在一起本身就是一出大戏。
有育儿师说,孩子要经常磨耳朵,学英语,学古诗,学讲故事。除此之外,不如让他听听老电影配音,上译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