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在朋友圈无意中看到了一篇写彭于晏的文章——《彭于晏:要有多努力才能改变容貌?》被他的故事深深的震撼了。从而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出道七年,他没有任何要红的迹象,后来,他终于得到一个机会,和阮经天一起主演钮承泽导演的电影《六号出口》,结果,票房惨不忍睹。
后来,阮经天独自一人扛起大梁与钮承泽导演合作电影《艋舺》,那一年不仅票房大卖,阮经天更是凭借这个电影拿下金马影帝。
那段日子,彭于晏心情非常差,他开始怀疑人生,为什么别人会有那么多戏演?有那么多粉丝,赚那么多钱,拍那么多广告?
但是他没有怨天怨地、牢骚满腹,而是重新反思自己,最后他得出结论:其实是自己还不够好。
这段话,深深的刺痛了我。我已是30好几的人了,一直也很努力,为何身边的同龄人大部分都过得不错,而我的人生却在走下坡路,一年不如一年?甚至在而立之年还未真正的独立?
看着身边的朋友、同学至少不再为生计而发愁,我心里一直搞不懂,我这几年都干什么去了?我一如既往的努力与上进,成果呢?
静下心来思考,可能还真如彭于晏所说“其实是自己还不够好。”而造成自己还不够好的原因有2:一是:努力的方向错误;二是:努力的还不够;
我是一个有很多想法的人。有想法是好事,可想法太多就难免给自己带来困扰。
我想赚钱、想学习管理技能、想锻炼口才与公众演说的能力、想学习时间管理、想学习思维导图、想学习亲自育儿、想学习NLP心理学、想做自媒体输出自己的课程、想写作办自己的公众号、想健身练出好身材、 想阅读好多好多的书、想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想做个美貌与智慧并存的优雅女人、想平衡工作与家庭..........我有太多太多想做的事,但能做的事又太少。我有很多想法,很多积极又美好的想法。想法太多,不见得是好事。以上这些想法,我几乎每项都涉及一二,却没有自己突出的强项,于是成就了一个平庸的我。目标太多,就容易失去方向。
所以说,错误一:我很努力,但一直没找准方向。
砍掉那些繁枝末节,认清主干,才是成就梦想的前提。取舍间,方见智慧。时间管理、思维导图、NLP心理学、自媒课程、公众号、社交力......等等这一切固然重要,但真的能立刻用上吗?对我实现成功的目标,又能发挥多大的功用呢?如果作用不大,我却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收效甚微不是意料之中的结果嘛。我现在这个年龄,正是积累原始资本的年龄,首要任务就是赚钱养家,过独立的生活。时间管理、思维导图、NLP心理学、自媒课程、公众号、社交力......可以边挣钱边学习,不能抛开主要问题谈论次要问题。这样分不清主次的现象,不应该发生在30几岁的年龄。那些所谓的知识输出、写作出书,可以有空时顺带着做,但主要时段还是放在退休以后吧!这不是这个年龄与现状该讨论的事。你所努力提升的能力,一定是围绕着你的主要目标展开的。
错误二:努力的还不够;
就像上面罗列出的种种想法,大多都是浅尝则止,并没有哪项是我一直坚持至今的。我只知道它们的重要性,仅仅是知道,但并没有很好的付诸于行动并坚持下来。就好比我知道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我也很想读很多书、学很多东西,但真正花在读书学习的时间又有多少呢?又读过多少书呢?张萌萌姐说:“一个人一生想要获得过人的成就,注定与读书和终生学习形影不离。巴菲特说每个人终其一生只需要专注做好一件事就够了。而终生读书与学习更是巴菲特坚持了一生的习惯与信仰。他每天按时起床,花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六十年如一日.....” 我爱读书,但并没有把读书学习当做必生的信仰去践行。更没读到点子上去,什么书都想读,对书的内容毫无选择性的读。我对“读书目的论”比较认同。泛而不精,没有硬本领,是谈不上核心竞争力的。先拿到自己想要的,再使自己更加丰盈,才是读书之目的。
解决之道,就是每天坚持固定时间段,围绕主要目标进行读书学习,修炼自己的职场硬本领。——这是谈一切发展的前提。
其实《翻滚吧!阿信》这个电影一开始没有任何人敢接,因为剧中有大量的体操动作,而体操是在体育运动中的难度系数极其高的,一般人绝对无法完成,甚至连导演都一度觉得要请专业的体操运动员来饰演阿信。
彭于晏哪里会管这么多,用《翻滚吧!阿信》电影的一句台词就是,“如果你一生只有一次翻身的机会,就要用尽全力!”因为这对彭于晏来说,是他唯一的一次翻身机会。
我们成年人,每做一些抉择,总爱思前想后,犹豫不决、甚至裹足不前。倘若能把每一次抉择,都当做是这辈子唯一一次翻身的机会,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好犹豫的?不抉择就意味着放弃。只好尽快做决定!选好就认定,就去坚持。没有退路,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为了拍这部电影,彭于晏苦练了八个月,几乎每天进行十余小时的体操练习。而为了保持身材,彭于晏只吃不加任何调料的水煮餐,后来他居然可以熟练操作体操的6个全部项目。终于,他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精湛的他做演技,成功做到了谷底反弹,入围了第48界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人生就是这样,无论你做何抉择,想更好,必定要经过一段艰难而枯燥的岁月。就像爬坡一样,艰难而费力。舒服自在,那一定是在走下坡路。所以,摆正心态,努力向上,挣扎痛苦才是常态。反观自己的生活,总是时不时的劝慰自己又何必呢?不要活得太累。这恰恰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停留在舒适区里享受安乐。末了,又不能接受生活的现状,陷入深深的自责与悔恨。所以,接受痛苦与煎熬吧,这是选择上进的必经之路。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关于彭于晏,有个段子是这样说的,他每拍一部电影,都用尽全身的力气,get到一个新技能。
拍电影《海豚爱上猫》的时候,他戏演完就马上拿到了海豚训练师的资格证。
拍电影《听说》的时候,他练习了三个月的手语,每天都要练到手抽筋,终于学会了手语。
拍《我在垦丁天气晴》的时候,他学会了冲浪。
拍《黄飞鸿之英雄有梦》的时候,他继续玩命,用零替身,跟着师傅终于学会了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
拍电影《破风》的时候,他每天骑行6、7个小时,超过导演要求的任务量去训练,几乎把全香港的山都骑遍,考下了场地专业赛车手证。
拍《湄公河行动》的时候,他学会了泰语、缅甸语和射击,还参加了泰国皇家御用保安的特训。
其实生活就是一所大学,细数自己过往的职涯经历,每一段我都学会了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技能与经验。就像在唐城,我学到了一些管理思路、沟通技巧、工作方法、处事哲学等等等等。我与人学,与事学,这都不比我大学里学到的差,反倒更加实用,更加具有可操作性。这让我不禁反思自己这么多年的学习方式,这么多年,都是以书本与老师教授为主的学习模式,却在实际生活中缺乏体悟与反思,让自己变得很不灵活,甚至略显死板。而且习惯了这种教育模式的我,认定这就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最好的摄取知识技能、经验体悟的方式,甚至一度不愿意跳出这个坑。但这些年的社会经验,结合他人的分享,让我意识到自己思想上的桎梏是多么的愚蠢。从今天起,不拘泥于学习的形式,敞开怀抱,投入生活与社会的大课堂,用心体悟与成长。
最后,送几句彭于晏的话给大家:
1、人生很长,假如都为了别人怎么看的话,会很辛劳,不如面对自己的人生,开心一点。
2、自己就一路跌跌撞撞过来,再惨都经历过,再惨能有多惨?人生有梦想就要坚持,不要担心太多东西。
3、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
4、人生最棒的感觉,就是你做到别人说你做不到的事。
5、我仍然继续努力,心存卑谦心怀希望,不是努力所得到的,总觉得不是属于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