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包括我在内都被这件事或多或少地困扰过,只是程度不同,而很少有人去研究这个事情,而我想简单地谈谈这个话题:男女关系。
至少我所在的交际圈大家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朋友间同性占大多数,异性朋友相对较少,关系更铁的“哥们”也基本为同性。
当然这正常不过,可是一般来说,俩人能彼此成为真朋友,需要彼此的理解、喜欢、欣赏。并且大自然天生赋予我们异性相吸的规则,这是生理上的吸引。拿我自己来说,交往相同人数的男生、女生,我喜欢的女生会比男生要多。这俩件事都正常不过,可是为什么最后能成为我们朋友的一般都还是同性呢?
心理学家指出,一段健康的关系,是能给人带来积极成长的关系。它带有互惠、真诚、尊重边界、独立、适度依赖、共同进步的特点。而产生我说这种现象的原因,恰恰是边界问题。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复杂,但我简化而说。 和同性之间只需要有一层:我喜欢、欣赏你。从而我们愿意去了解对方,我们可以成为朋友。而和异性之间还有可能成为男女恋爱关系,而这一层相较于朋友就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对朋友的感情更像是平和的喜爱与尊重,而不是过度的占有与关怀。而俩者的界限往往会很模糊。我喜欢欣赏你,巧的是只要彼此愿意,就有可能一起走下去,我哪有不想着让你成为我女朋友的道理?可是往往会因为我有了男朋友或者自身各种其他的原因,我只能与你成为朋友,可是你来了解我,我又怎么知道你真正是怎么想的?出于谨慎,怕彼此会伤害,我们往往会保守而为。好比《三体》的黑暗森林法则的一个重要概念,猜疑链:
一个文明不能判断另一个文明是善文明还是恶文明,一个文明不能判断另一个文明认为本文明是善文明还是恶文明。
同样,当我有顾虑。我不能判断你是怎么想我的:朋友?恋人?还是随缘都可以?而即使我知道你怎么想我的,我仍不能判断你认为我是怎么想的。
其实不仅是这个问题,很多的交流问题都来源于此。
而如果我们朋友恋人界限分明,我们便很容易交流分享了。
以我个人举例。我比较幸运,每次旅途时总会发生有意思的事。寒假回家的时候,我在卧铺车厢里认识了一个7岁的小女孩,长的很可爱漂亮,由她的妈妈带着。她是一名童星,表演完节目坐车回家,很活泼开朗,喜欢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我超级喜欢她,一天半的车程一直都在陪着她玩,做游戏,猜谜语(都是她自己编的)后来我抱着她,想逗逗她:“美玉(小名)啊,你喜不喜欢哥哥呀?”她转过来,下巴微微一沉,眼睛睁大了一点看着我说:“你是很好很漂亮的小哥哥,我喜欢~”(哎嘿嘿(≧≦),现在想想都超开心呢!说完搂着我的脖子亲了一下)“哈哈,哥哥也喜欢你,你嫁给哥哥吧好不好?” “不行~” “为什么呀?” “一是我还小,二是我们年龄不合适~”我脑中俩匹草泥马跑过:“现在的小孩子怎么什么都知道!7岁的小女孩儿不应该是想着要嫁给卖灶糖的老汉么。。”(笑)
可正如小女孩所说,之所以我们互相喜欢而表现的很亲密。正是自然赋予的,年龄明确了界限。同样,我也会抱着我1.60上高中的堂妹举高高,血缘明确了界限。可是往往我们交际圈的异性,这条界限往往会很模糊。而一旦模糊,异性发生柏拉图式的友情从概率上讲也不高。一方的渴望往往只是妄想。(我把寄托于他人去帮自己实现的事情叫妄想)而为了明确界限,就需要保持距离。因此异性之间成为关系非常密切的朋友的难度就很大了。
说实话,我不甘心。
其实我们不必过多顾虑。我曾作为辩论社副部在社团招新的时候,有人向社里的朋友打听我有没有女朋友。可是我希望即使我有女朋友,我们都可以给予了解彼此的一个机会。 用 孩子的话来说,你想认识我?找我来玩呀!(笑)因为啊,当我们给予这个机会了解后,我们无非是三种结果:
携起手共度风雨。
不合适相互离开。
我们虽然不能在一起,但我们都知道对方是善意的,值得信赖分享的朋友。作为朋友我们会互帮找到彼此的界限。
猜疑链客观存在,我们不能消除这一事实。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真诚地互相交流,不断真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真诚是通向一切的道路。我会努力的!(笑)
(注:原创非学术,自行思考。再附一个我之后发现的一篇知乎上的有关文章链接,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网页链接
欢迎大家批评指教。
最后再附上一张小女孩自己拍的照片(^ー^)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