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终于一鼓作气看完了《曾国藩全集》,意犹未尽也有如释重负之感。闭上眼睛回顾了曾国藩波澜壮阔的一生,钦敬之忱。
立功、立言、立德。
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从二品、副部级),工、刑、吏部侍郎。以“实学”相砥砺。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
教诲
曾国藩的一生奉行做人为政依《挺经》以忍耐为第一要义;打破“富不过三代”的传统,写《家书》训戒子女惯早起、勤家务、耕读贤圣书;知人善用,以一介儒生平定太平天国,总结自身用人、识人心得著写了《冰鉴》教诲后人,晚清四分之一的臣工是他举荐的(李鸿章、左宗棠、郭嵩焘、彭玉麟等)。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为官不自傲,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敢为天下先
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火轮船(黄鹄号),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金陵书局),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师夷长技以制夷”(詹天佑等)。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晚节
陈广敷先生一见曾国藩时对他说:“祖坟位此、必得世功”算是给曾国藩出师前的鼓气。同治三年曾国藩的湘军终于攻克了已经沦陷11年的南京城。剿灭50万太平军,长达14年的太平天国之乱平定。但此时手握20万虎狼之师,清廷对他很不放心,其主动裁撤了大部份的军队只留3万将士驻守南京,以表明自己臣子之心。之后北方的“捻军作乱”用兵不慎、“天律事件”处理受到很多爱国人士不解“名毁津都”陈广敷先生三见曾国藩时说:“一家一姓之小节、失万民百姓之大义”。
千古完人
曾国藩将自已书房字改为“求阙斋”做人忌满、万事求缺,告诫自己“花要半开、酒要半醉”;曾国藩教女儿“勤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则俭、永不贫贱”,功课表抵女儿嫁妆(文银200两)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
曾国藩中进士入翰林院时浮躁做不住、好女色、爱串门、自我管理能力很差、常与人酒后拌嘴,失去很多朋友,他以识到自己的问题很严重,从31岁开始养成三个好习惯
1、写日记“吾日三省吾身”净心、明心、修身律己。
2、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他规定自已每一天必须坚持看圣贤书十页、饭后写字不下半小时,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充其气质”
3、写家书仅1861年就写下了253封家书,通过家书训导弟弟与子女,言传身教,后人人才辈出。
反求诸已
陈广敷先生二见曾国藩时,曾国藩正在为父亲守孝期间,不得任官、不得应考、守孝三年,谢绝世务,处人生的低谷期,百病缠身。广敷先生赠予一本生命之书《道德经》要曾国藩用心研读,这本书短短5000余字,他小的时候读过、也抄写过。随后他静心细读感悟颇多,道德经讲:“大柔非柔、至刚无刚”看似出世之言,实则入世之道。提升自我心灵品质,内心有原则、操守;辅以在待人接物上,圆润、圆满的处世。外圆内方,才可内圣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