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80年前,这俩西方人就在死磕“读书”这件事

中国历史上,介绍读书方法的文章并不少见,多是名人作家的零碎感悟,但不成体系。再加上,我们总是粗暴地认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太看得起任何“取巧”的方法。连朱熹也说:“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所以对读书方法并没有太多重视。这道理不假,但却并不完全适合当今时代。古人们没想到,现在的社会,每年都会有数十万的书籍面世。要是按古人那套读书方法来,那岂不是真成了“死读书”。

所以对读书方法的探讨也应运而生。随着近几年知识付费兴起,人们对自我的提升也越发强烈,相应地对读书效率也有了要求。如何阅读,也成了一个热度不减的话题。在那些阅读类书单中,有一本经典之作常年位居前列,那就是美国人艾德勒和范多伦写的《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美] 莫提默·J. 艾德勒 / 查尔斯·范多伦

这本书出版于1940年,距今已有80年之久。作者艾德勒曾主编过《西方世界的经典》,担任过《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指导。后来在撰写《如何阅读一本书》期间,范多伦也参与进来,为此书增添了许多内容。又经多次修改,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版本。该书在亚马逊排行榜上一直经久不衰,在中国也重版过数十次。豆瓣评论8.4,点评人数超6万多人。

此书可看作是学习阅读方法的入门经典之作。书中不仅向我们讲解了读书的三种目的——消遣、娱乐和增强理解,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读者——带着问题阅读、做笔记,更是着重介绍了阅读的四种层次,即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其中基础阅读就是我们现在大多数人所处的层次,而后面三种阅读是该书着重讲解的内容,也是笔者想要为大家介绍的干货。

一、检视阅读:从繁杂的书海中快速获取一本书的精华

我们估计都听说过“速读”。笔者看来,这也能被称为检视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指出检视阅读的精髓在于“快”和“准”。“快”指阅读速度快,不重要的内容快速跳过;“准”是指信息摘取的准,找对关键词句。后者其实就是原尻淳一在《高效能阅读》中提出的速读的关键之一:“关键词的发掘”

这种层次的阅读能迅速勾勒出一本书的大概轮廓,摘取出书中的关键要点,帮助读者对该书做出一个整体的判断。这种阅读包含如下两种阅读方法,各自对应着不同阅读目的和阅读步骤。

1、系统的粗读或略读

这种方法适用于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读者不知道此书是否值得读。比如在图书馆或书店看到一本书,包装精美,文案诱人,就可采用此方法,来评估此书的阅读价值,从而避免浪费时间或金钱。

第二种情况是读者时间有限,无法挖掘书中所有的内容。这种情况多发生在职场之中,比如说明天急着开会,但涉及的资料还没来得及整理,那就能采用检视阅读迅速推进这一过程。但无论是哪种情况,我们都可以采取如下具体步骤:

(1)先看书名页、序,对该书有个整体的认识,知道这本书是哪种类型,主题是关于什么,以及作者写此书的特殊角度,心中对该书有个基本判断。

(2)研究目录页,对该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就像是出门看地图一样,了解下自己要行进的路线。一般论说性的书籍目录都会体现出本书的框架。

(3)如果有索引,也要检阅下索引。了解下这本书涵盖的议题范围,和提及的书籍种类和作者。对引用的资料快速评估,看下重点词目引用的某几页内文。

(4)看出版社对本书介绍。对于新书,出版社一般都会做一番吹嘘。看下这些广告文案,有助于我们对该书有个正确的定位。

(5)如果目录很概略,那挑几个与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多留意开头或结尾的摘要说明。这也能帮助我们了解该章节的主要内容。

(6)最后,打开书,随便翻翻,连续读几页,不要太多。随时寻找主要论点,留意主题脉动。但后记或最后两三页要细读。因为这些地方,往往都是作者对该书的总结梳理。

2、粗浅的阅读

这种方法主要针对一些晦涩难懂的书籍,比如哲学、政治学、心理学等书籍。明明自己想读,但却读不懂。大部分人刚开始看这类书时,难免一个头两个大。读了几页就觉得不适合自己读,于是就放弃了。但作者想说,适不适合其实有待商榷。因为只要这本书是面向大众的,那就不该有望而却步的理由。我们不能读下去,可能是我们没有找到对的阅读方向。

那什么才是对的方向呢?那就是:当我们第一次读这种书时,一定要坚持从头看到尾!即使中间遇到不懂的地方,也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一定要硬着头皮看完。因为中途被打断,会极大破坏阅读心情,影响阅读体验。而且要是过分纠缠于细节,也会造成前面内容的遗忘。读这种书跟打仗一样,一定要一气呵成,不然就陷入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困境。

二、分析阅读:深度挖掘和掌握一本书的内容

分析阅读适用于任何一种读物。当我们要对一本书进行深度阅读时,分析阅读就成了最好的方式。但这种读法并不是一遍一遍地重复读就行了,还要讲究方法。虽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时间宝贵,我们为何不采取更加高效的阅读技巧呢?本书的作者就把这种层次的阅读具体划分为三个阶段,便于我们学习。

1、第一阶段:弄清这本书的架构。

在对该书内容进行挖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搞清楚这本书的脉络,明确这本书是什么主题,以及作者是“如何运用一些根本性的次要主题或议题,按部就班地来发展这个主题”。下面这四个问题有助于我们对整本书有个大概的把握。具体如下:

(1)对该书的种类和主题进行分类。这是我们对于该书最基础的判断。

(2)尽量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什么,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3)将全书的大纲和各个篇章也列举出来,明晰该书的脉络,掌握这本书的结构。

(4)找出作者想问,或者想解决的问题。因为整本书可能就是在讲解这些问题的答案。

2、第二阶段:诠释这本书的内容

前面我们已经弄清楚了这本书的脉络和大概主题,但并不细致,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搞明白,这本的详细内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叙述的。搞清楚作者的行文思路,找出重要句子,有利于我们对该书的内容形成一个更加具体深刻的认识。

(1)诠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作者达成共识,以免造成歧义,误解作者的用意。

(2)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找到主旨,基本上就理解了作者的思想。

(3)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有助于加深理解。

(4)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解决的,方便我们梳理自己的知识点。

3、第三阶段:如何评判一本书

在作者看来,一本好书值得去主动阅读。那主动阅读的必然步骤之一,就是看完此书之后,一定要对该书做出评判才行。不然看完就丢在一边,好像就在暗示,我们对这本书无话可说。那这书就白读了。作者认为,“最能学习的读者,也就是最能批评的读者。”而在评判之前,我们需要遵守一定礼节。

(1)在批评之前,一定要先读完这本书。“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没看过这书,就妄自对其评价,只能显示出自身的无知和浅薄,而不是学识渊博。

(2)不要争强好胜,盲目反对,非辩到底不可。要学会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鸡蛋里挑骨头”,为了反对而反对,那样毫无意义。

(3)要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为自己的任何评断找出理论基础。我们要能区别出什么是真正知识,什么是个人观点。如果作者的主旨没有理论基础,那就可看作是个人的观点。

三、主题阅读:读同一主题下的多本书,搭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

围绕某个特定的主题,读一本书还好说,但要同时读多本书,那就有难度了。在书中,作者对主题阅读的介绍只花了一章的篇幅,实在是颇为可惜。因为在笔者看来,这种阅读对日常工作、学术研究或个人成长都非常有帮助。

原尻淳一的《高效能阅读》中曾提出两种阅读类型。一种是垂直型阅读,指专注于某个领域进行深度阅读,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形成核心竞争力。一种是水平型阅读是指不约束自己的阅读方向,博览群书,开阔视野,吸纳百家之长。

在这里,垂直型阅读其实就是一种主题阅读。通过这种阅读,我们能快速地掌握一个领域的相关知识,并形成框架,建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作者在书中把主题阅读分成了两个阶段,但个人觉得,完全可以整合在一起。具体步骤如下:

1、针对研究的主题,拟定一份试验性的书单。如果自己心中没有方向,那就可以参考网络上的推荐书单,或者图书馆目录,或者专家的建议,以及书中所引用的书目。把它们整理到一起,作为自己的初步书单。

2、浏览这份书单,确定哪些与主题相关,相关的留下,不相关的剔除掉。有时候我们对自己研究的主题概念,刚开始也不清晰,但没关系,在浏览这些书单的过程中,随着视角越来越广阔,慢慢就能找出自己的主题方向。

3、浏览经过筛选的书单,找到与主题最相关的章节。在主题阅读中,我们及我们关心的主题才是要点,而不是书本身。书要服务于我们。可以理解为,我们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而阅读这本书,而不是为了这本书的目的而阅读。

4、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通用的词汇,带引作者与我们达成共识。如果用某个作者的词,那可能就要引用他在书中的其他词汇,这只会被他牵着鼻子走,给我们造成麻烦。所以我们要自己创造一套中立词汇,可用在众多作者身上,而不是某一两个作者。

5、厘清问题。确立一个中心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带着问题阅读,是我们掌握一本书的重要前提,有利于加深对该主题的了解。对于这些问题,无论作者是否明确,他们都要能为这些问题提供答案。

6、界定议题。对于一个清晰的问题,各个作者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这种不同的解读或看法,这就形成了一个议题。这时候,我们就能据此界定该议题,及衍生的次要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出来,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

7、分析这些讨论,并把议题和问题按顺序排列,以突显主题。比较有共同性的议题,要放在比较没有共通性的议题之前。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也要清楚地界定出来。这样不仅有利于自己理解,也方便为后来人研究这个主题提供一个很好的基础。

总结

在笔者看来,《如何阅读一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系列阅读方法,更是一条构建个人知识框架的思路。通过检视阅读,我们可以快速获取一本书的知识;通过分析阅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理解这些知识并融入自身;而通过主题阅读,我们就能聚拢这些知识,将其置于同一个主题进行深度探讨,从而构建出在该主题之下的知识框架。一旦建立起这种框架,我们后面的所要做的,就只需运用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进一步获取知识,填充其中。

就好像盖房子一样,先打好地基,再搭好框架,最后往里面填充各种材料。当做完这些动作之后,我们的房子才算初具雏形。后面还需各种装修,比如粉刷、贴瓷砖等等。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开展与初始主题相关的其他主题的阅读,扩展自己知识体系,也就是《高效能阅读》中所说的“水平型阅读”。一旦知识框架成型,那我们就能对学到的知识随取随用,互相印证。如此,才是阅读的理想境界。

希望这篇文章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交流~

作者@隔岸樵夫,专注读书写作,个人成长,用文字分享生活。欢迎朋友们的关注!感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839评论 6 48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543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3,116评论 0 3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371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384评论 5 37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111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416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053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558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007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117评论 1 33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56评论 4 32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32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315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39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78评论 2 35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877评论 2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