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发于个人微信公众号恩思随笔,喜欢可以关注支持)
文/恩思
编辑/恩思
图片/网络(侵删)
柴静是1976年出生的。长沙铁道学院毕业,专业是会计。2001年从湖南卫视进入中央电视台任记者和主持人。
名气很大,但作品很少。一个是出了本书《看见》,二是出了一部调查空气污染的纪录片《穹顶之下》。
《看见》是柴静个人成长的自白书,更是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她做的专题是那十年里中国的大事件。
比如两会、非典、污染、征地、留守儿童、矿难和艾滋病等等。
这本书从柴静记者生涯的大量新闻报道中选取了给予她最深刻影响的人,在一路“看见”不同的人和事物,自身的成见与模式不断被刷新,她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这是事实的力量,也是人的情怀。
自身成长的白皮书
会计专业出身的柴静进入了梦寐以求的中央电视台从记者做起,从一个新闻行业的新人,经过不断的犯错、推翻、质疑、重建,成就了知名记者和主持人身份。
书中讲述了她在这条路上的对自己内心的剖析和对话,以及从未放弃的反思与学习。
让我们看到与其诅咒黑暗,不如学会去点亮自己,用一个一个新闻事件告诉我们什么是活着,生与死,世间的苦难和沧桑,都深藏在我们自己的肉体里,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能与之对话。
国家的事件变迁
两会、非典、污染、征地、汶川地震、华南虎事件、艾滋病等事件,每个章节柴静都细致真实的描述,让我们近距离的感受事件。
她用她的责任感、柔软心讲述一个个黑暗,不经让我们感叹,也让我们看到深深失望后蕴藏的闪闪希望。
而我们这些生活在平凡的普通人,通过这些与自己这片土地有息息相关的事情,更加懂得什么是责任与担当。
感悟自己,面对社会现实
其实我们从中看到了柴静的蜕变,从一个满身是刺头,做事只凭个人感觉喜好,一股蛮劲正能量的愤青到懂得把握分寸,身上那些棱角磨平了,留下更多的是温润柔情的力量。
而这力量其实最是这个时代需要的,不过于激情,恰到好处的客观,理性,而又不失人情味,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这是直击人心的力量,也是一股推进时代发展前行的力量。
书中不掺杂过多个人的感情,只还原事实的真相,美的,丑的,都应该得到呈现,对错应该交给人们,交给这个时代。
柴静说:“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人都是一样的,对幸福的追求是一样的,只是她生在这儿,这么活着,我来到这儿,那么活着,都是偶然,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
书中著名的新闻事件都是曾经刺痛过我们内心的题材,看这本书其实就是剥开我们早已愈合了的伤口,让它再次接触空气与阳光,在伤口上撒盐,消毒后,它又会慢慢愈合,长出全新的皮肉,最后慢慢恢复原来的皮肤。
也许经过这次伤口裂开再愈合的过程,我们会变得更加强大,会有一颗更坚强的心去对抗这个世界的阴暗面。
看见,不仅仅是表面,而是要发现更深层次东西,不能用道德眼光看任何问题。
每个人看待事物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事物的正方面,以及如何在事情发生时理性分析,正确处理面对,表现冷静。
如何在争吵时换位思考,表达包容。
如何在生命中活出意义,证明自己的追求最有价值。
生活就像一个大石板,有时需要翻起来,看看背面。看得见阳光也得看得见阳光背后的阴影。就像人有影子一样。
我们总爱“看见”美好,幸福,盛世等,总之一切美好的……“看见”。
我们总不爱“看见”丑陋,不幸,灾难等,总之一切不美好的……“看见”。
一个国家由每个个体组成,由这些人的创作并且决定这个世界的存在。
一个国家如果拥有更多有寻求真理,独立理性思考、敢于记录真实、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也知道世界不完美任然不轻易言放弃的人,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为自己骄傲。
国家应当重视珍重这样有头脑和灵魂的个体,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有自信的说我们更相信明天会更好。
其实就像书中这样说的“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要做个落后于时代的人,凝视人心”。
今天读《看见》,仍有一种“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感觉。
看官你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