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了一场规格很高的培训,收获颇丰。尤其是一线高水平教师的讲座,更是说到了我的心坎里了。
先来说说教学评一体化:
现在从国家层面开始,通过教育部的各样文件(如课标)来告诉我们高考如何考,通过全国发展战略文件,举措告诉我们应该解决什么问题,这就是我们教学的指挥棒,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可是真正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没法做到考什么教什么,因为每年的题目都是原创,你又怎么能提前教呢?但是我们又能做到考什么教什么,因为考的一直都是这些知识,多少年来,地理知识从未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是考查的形式,考查的方向,过去知识是什么就考什么,现在把知识放到新的,真实的情境里,可是还是那些知识,我们需要教给孩子们的是如何从陌生的情境中把熟悉的知识找出来,这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体现。
高考怎么考我们就怎么教,所以对高考题的研究,对高考发展方向的研究就尤为重要。我们要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就必须找到情境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有老师把它命名为“节点”,我觉得说它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找到它,如何把情境与知识联系起来,这是一线教师最需要突破的地方。要想做到真正的突破,尤其是人文地理中新素材解题的方法突破,就必须研究高考题,找到“节点”,归纳出方法,即解题的思维路径,方才能教给学生这类题目的“万能钥匙”。这样高思维,高能力的教学是高三的重点,也是高考的难点,所有的老师都会重视。
此外,我想说的是很多老师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在思考如何高效的突破重难点时,默认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优秀,这是不科学,也是不现实的,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他不仅仅没有开锁的钥匙,他连拿钥匙的手都没抬起来。这就使得我们对解题能力的培养有些好高骛远,所以要想在高三有高效的复习成果,高一高二的基础夯实显得尤为重要。
今日讲座上,老师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说法就是最新的高考命题趋势会出现1.3.5分的分值,不再是以前的单一的采分点给分,一个点两分,而是给思考过程赋分,要求答案是一句话,且有正确的因果关系,我深深的被触动,我想着真正的,科学的阅卷机制开始了,虽然这样会给阅卷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更严格的工作标准,但是这是真正的学会,真正能力的体现。
其实,我一直认为高一,高二是很重要的学段,在新课时我们不仅要考虑进度,更要考虑质量,尽可能的让每一位同学都没有知识点的盲点,在他基础知识的学习上,没有遗漏,是高三阶段提升解题能力的基石,只有深刻理解,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在陌生的情境里找出“节点”,进而解决问题。
在主观题的答题方面,我也做了一些要求前置,有些老师可能认为,学生能力还不到,高一基本都是填空题,没必要要求答题规范,但我还是实在的做了,我在处理课后活动时慢慢渗透答题技巧和规范,要求学生打腹稿,按联系要素去整理答案,最后用两个半句的因果思维去表达主观题的答案,收效较显著,在本学期的历次考试中,各班级的同学的主观题都较优秀,均分基本高于年级均分2分左右。
在寻找“节点”方面,我们还有很多路需要走,因为我们需要不断的去解高考题,不断的形成新的解题思维路径,比如湿地的形成过程
这个题目给我们深刻的上了一课,它让老师们怀疑自己讲错了,其实湿地的形成研究的就是水多少的问题,湿地的水量稳定的情况下,有可能是水变多了形成湿地,也有可能是水变少了形成湿地,所以学生真正学会了剖析物质数量变化的原理,规律问题,才能解决这一类型的问题,比如还可以适用于二氧化碳的多少,冰川作用的强弱等等,所有物质的量的变化都可以用这个思路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