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看似是个喜剧,男主张生和女主崔莺莺经历种种波折,最后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有个花好月圆的大结局。
但年岁渐长后,我又重读了几次,越发觉得它是个悲剧。
而且这个悲剧不止独属于崔莺莺一人,更是古代几乎所有深闺女儿的悲剧。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三,且听我道来。
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以至于见识太少
《西厢记》里的崔莺莺是相国的千金小姐,标准的古代深闺女孩,她的父亲早已将她许配给郑尚书的儿子。
也许正值青春妙龄的崔莺莺对这门婚事有怨,不满父母对自己婚姻的强制性安排。但她的反抗无疑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她真的爱上了张生吗?她知道什么是爱吗?未必。
她只是在花园中偶然瞥见了张生,书中写将这段写得很美,说是“五百年风流业冤”相逢,有点神秘色彩缘定三生的意味;
在土匪要抢她去做压寨夫人时,张生叫来结拜兄弟帮忙解救了她;
又在月下听张生弹琴,听他念诗,便心有所动、欣赏此人才华;
又觉得张生的痴情十分打动她,几次遣侍女红娘去通风报信。
总结了一下,书中崔莺莺爱上张生的理由无外乎是:外貌、为她解围、才华、痴情。
而这不论哪一条,在择偶标准中,都不是最核心的。
如果想维持长久幸福的婚姻,最重要最需要考虑的便是——对方的人品。
外貌,是最不靠谱的,我们总不能靠脸吃饭生活吧?
为她解围,值得肯定,但也算不上是张生的人品优点。张生自己就是个“多愁多病身”,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所以他不能直接英雄救美,而要叫上好朋友来打退土匪。
这就值得深思了——一个没有考取功名的书生,又虚弱多病,真的能护崔莺莺一世周全吗?而涉世未深的崔莺莺始终都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才华,张生之才可比司马相如否?并不能。包括他月下吟的那首,也并不是才华横溢之句,然而崔莺莺听了竟惊喜且心有所动,终是见识太少之过。
退一步说,即使以杜甫之才,回家他的第一句也是“家中尚有盐米否”,再有才华的人也逃不过生活的烟火气。而崔莺莺始终都没注重考量张生的人品,只是舍本逐末,她的择偶观是很幼稚的。
痴情。这里要注意她对崔莺莺痴情的前提。张生看上了崔莺莺的什么呢?容貌。
张生对崔莺莺的一见钟情,以及后来的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的痴情,都是建立在迷恋崔莺莺的倾国倾城之色上的。而以色侍人,能好几时?当色衰的那天,便是爱绝的那天。
综上,崔莺莺并没有形成成熟的择偶观,她对张生的感情,不过是不谙世事的小女孩的一种虚无缥缈的憧憬罢了。
二.依附于男性,不能独立生存
崔莺莺在委身于张生后,她的母亲没办法,只好将她嫁给张生。这在本质上反映了古代女子地位的低下——只能依附男性生存,男人就是她们的天。
因为没有独立的经济社会地位,一旦古代女子委身于某人,就与他牢牢地拴在了一起,只能做他的附属品。
无论他日后对女子如何,女子都无力反抗,因为古代女人没有说走就走的经济基础,没有底气,在男人面前气势就矮了一截。
若是丈夫不负心还好,一旦丈夫移情别恋,古代的女人只能忍气吞声默默忍受,否则就会被扣上“妒妇”的帽子,遭人诽谤。
《西厢记》里的张生,一见崔莺莺的美貌就失魂落魄反复寻求,如此风流的性格,很难保证他日后会不会爱上另外的年轻貌美的女子。一旦如此,崔莺莺必然伤心难过,却还要在妇德要求下默默隐忍。
所以我说《西厢记》就是个悲剧,是古代女人悲剧命运的缩影。
三.不自重自爱
崔莺莺作为相国的千金小姐,从小长于深闺之中,受封建礼教影响极深,按理说应该是一个极为保守自爱的女子。
而事实上,她第一次让红娘去探望张生时已有情意,却还假装清高怒斥红娘私相授受,然而不久后就勇于献身,与张生有了夫妻之实。这一连串的操作,让我一个按理来说更“开放”的现代人都目瞪口呆。
这就像《红楼梦》里的贾母所说:
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
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
是什么,让一个长于深闺的古代女子比一个现代人更开放、疯狂,更有飞蛾扑火的不明智举动?看完《西厢记》后,我陷入了深思。
后来,我从心理学中找到了答案——不幸福的人,用一生弥补自己的童年。
崔莺莺出生于富贵之家,是幸运的;但她从小被拘在深闺中,与外面的繁华世界完全隔绝,这对于一个正值青春活力旺盛的少女来说是巨大的折磨。
所以,张生就像一丝透进高墙大户的光,慰藉了她寂寞的心灵。
为着这点光,她抛弃了自己的尊严和矜持,去俯就一个自己不知底细的男人;如飞蛾扑火般,去进行一场爱情的赌博。
所以,我在前文说,崔莺莺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她在这个过程中丢掉了自己全部的理智和自重自爱,孤注一掷。
因此,《西厢记》在我眼中是一个悲剧,它是古代女子悲惨命运的缩影。幸好在今天,这样的事几乎没概率发生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我是平生书事,愿每日与您共享书中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