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国庆节到来,忙碌数月的劳累,压抑数月的情绪,终于可以在这个短暂的数日得到释放,无论是职场上的得意者,还是江湖中的踌躇者,都有了一个让自己解脱或放纵心灵的理由。想着过去的几个月,和剩下的几个月,我似乎要么已经在碌碌无为中度过了,要么还要在碌碌无为中焦虑,我不仅叹了叹生活的无奈,然后也开始放松。
这大概是我这样的普通人的常态吧。既然是普通人的常态,那么我似乎又有了心安理得的理由,谁叫我是普通人呢?人生的梦想,大概就是从小时候的要当科学家,到如今的养家糊口,再到未来的养生吧。对大多数人来说,或许,沉默是一种常态,在沉默中默默地消耗自己的能量,磨平自己的性格,然后,默默地离开这个世界。
但不管怎么说,每个秋天,这样的节日都是我们放松自己的心情,让自己忙碌而失去色彩的生活突然喷发出某种烈火,热烈地燃烧,绚烂几天,然后重新回归到平淡而灰色的生活中去。
就在这样的心情和氛围中,在沉寂了很久的同学群中,一则消息忽然石破天惊--我的高中历史老师金老师因为肺癌去世了。震惊,犹如一块巨石击入本已难以泛起波澜的湖面,让我心里非常难受。想当初,我的历史成绩还算过得去,也颇喜欢金老师的课。他的幽默而略带口音的普通话,还有上课到得意之时标志性的甩一甩头的动作,至今历历在目。同学群一下子热闹起来,讨论的主题大概是缅怀老师的恩德,赞美老师的品格,表达对老师的哀思。渐渐地,随着聊天内容深入,主题也渐渐开始偏离原来的内容,聊天也成了几个活跃的同学的主场。氛围也从“哀悼”转向了某些同学炫耀自己人生辉煌的舞台。
于是,大部分同学选择了沉默。大家或许内心深处还在思念老师的教育之恩,也或许在感慨人生的无常,但随着话题的转变,沉默成了很多在人情世故里成熟的大多数人的一致选择。
金老师的遗体告别仪式定在了国庆节的最后一天。我原计划参加老师的遗体告别仪式,但很快被劝退了。
有一位同学(这位同学是老师的得意弟子)告诉我,老师生前是教育局的官员,自然,参加告别仪式的自然是“有头有脸”的人,像我们这样人生成就平平,并没有混得一定人生地位的同学来说,老师自然不会嫌弃我们,但活着的人会用他们的眼神和窃窃私语让我们浑身发热。
我笑着对那位同学说,当年老师给了我们智慧的生命,如今我们却如此忘恩负义,是不是有点过分?他说,对老师的追思不在于形式,在于内心。我说,但这样的心终究逃不过世俗的谴责,也逃不过内心的不安。
他反问,虽然我们都到了可以看透世间某些人情世故的年龄,但我们能否承受评价?老师在世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常常回去看望呢?我们有没有和老师真正地交心呢?我沉默。他后面接着说,一个人去世了,这时候我们过去,大概更多的是给活人看的,这样的场所,更多的是那些成功人士的表演舞台。
带着内心的不安,夹杂着难以释怀的情感,懦弱的我,终于还是放弃了参加老师遗体告别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