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去青岛了,想把这阶段的饮食作个梳理,抑或是小结。
我们的早餐依然是米粥为主,辅以各种粗粮或早点,比如玉米、馒头、包子、烧买等等。玉米是我有生以来吃得最多的一年。水乡农村广种玉米,我母亲种了,我公公也种了,朋友圈里有人在吆喝,“玉米又甜又糯”,忍不住买了……
特别是公公,他在我们老家的冰箱里塞满了玉米。
陪小姑子去超市,买回新鲜的嫩姜,姑嫂俩洗、切、腌,制成一瓶瓶可口的酱菜。早餐佐粥,非常受欢迎。
先生晨跑,回家路上顺便买回烧买。烧买浇上陈醋,酸溜溜很可口。
小姑子做了馒头和包子,必定与我们分享。虽然它们的外貌长得不太好看,内在却不错。苏州人做面点,馅料始终是苏式的,没有辣味,没有蒜味、韭香味。
粽子,还是端午期间亲友们送的,一直在冰箱里冷冻着,特别占空间。陆续去库存。
一个人的午餐,懒得做菜,总是简单将就。剩饭,加香肠粒、玉米粒和豌豆,油锅里爆炒,做成蛋炒饭。
吃剩的鳝丝、牛肉,做面浇头,再加些榨菜丝,于是三浇面产生了。
偶尔煮碗粉丝汤,加进牛肉和番茄,也能吃得饱饱的。
还有日式乌冬面,女儿网购的,到货时间晚,来不及品尝她就回了青岛。在保质期内,我得陆续消化,不能浪费。
这阶段的江南农村,丝瓜大量上市。丝瓜炒鸡蛋,丝瓜炒毛豆,煮毛豆子汤,变着花样来。
丝瓜有清热解毒功效,去暑气,夏天多吃些。
地蒲(葫芦)比较清淡,炒的时候,加些榨菜丝,淋几滴生抽,口感马上提升。先生喜欢加虾米和蛤蜊干同炒,我嫌腥气,不喜。
细长如弯钩的地产茄子产量高,质量好。茄子两吃:与豆角同炒或者蒸熟油拌。无论哪种吃法,我觉得加了豆瓣酱的茄子味道更醇香。
炒青菜和炒南瓜偶尔为之。春夏季节的青菜,虫多,很可能含有农药成分,尽量少吃。南瓜是我所爱,先生却不喜,因为不同步,出现在餐桌上的频率相应降低。
这阶段的河虾,价格蹭蹭蹭往上蹿,还是罗氏沼虾亲民实惠。
红烧鲫鱼,加些毛豆子,吃得连汤都不剩。
响油鳝丝是先生的拿手菜,隔几天就来一盆。夏天吃黄鳝,益处多多。
水蜜桃、葡萄、翠冠梨……有了它们,苹果、香蕉靠边站。
无花果是老家院子里生长的。无花果营养丰富,但不是人人喜欢。幸好,我的家人都爱吃,小姑子也喜欢,所以,采回来的无花果没有浪费的。
青岛市场上,无花果很多,但品种不一样。
哈!这阶段还有杨梅?冰箱库存。新鲜杨梅短时吃不完,弃之可惜,遂放冰箱冷冻。想吃杨梅,倒一些出来,冷盐水浸泡十分钟,色泽如新,口感稍逊。
9日去青岛小住,将续写《青岛日记》,日常饮食穿插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