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蓝
1
双休日,我带着儿子到商场里的室内游乐场玩。游乐区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看上去在3岁左右。
他们在玩追逐的游戏,男孩边跑边朝着小女孩喊“笨蛋,来追我呀”,等女孩快追上他时,他就用大大的瑜伽球砸人,女孩被球打到,哭了起来。
男孩的妈妈一直在低头看手机,发现情况后,严厉地朝他大吼:“亮亮,说了多少次,不准骂人,不准砸人,你怎么就是不听!你再这样就跟我回家!”
“妈妈,我错了,我再也不骂人了,妈妈,对不起。”面对妈妈的责骂,亮亮显然已经能很熟练地应对了,他边道歉边贴着妈妈的身体撒娇。
“妈妈你要说没关系,你快说没关系。”妈妈果然如他预料一般回答“没关系”。亮亮安抚好妈妈,又去玩了。
没过2分钟,他又开始说“笨蛋”,并拿球砸人,毫无悔改。小朋友都远离他,到别处去玩了。
我非常惊讶,这只是个3周岁的孩子,竟然把30多岁的妈妈牢牢控制在手心里。
亮亮利用妈妈的溺爱,控制了妈妈。
家长要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但要有条件接纳孩子的行为。
当孩子出现打人骂人等不当行为时,要及时制止,帮助他识别并表达出当前的情绪,示范正确的做法。
亮亮妈妈只做了制止的动作,她迅速原谅的态度,等于是在默许孩子的不当行为,并未起到制止的作用。孩子依然不认为他的行为是错的,还在继续犯错。
在亮亮看来,只要道歉就是解决问题了,就由错的变成对的了。如果亮亮妈妈不被表象的道歉所迷惑,就不会轻易放弃这个教育的机会。
如果亮亮妈妈对他说,你可以说“小妹妹,你来追我呀”,而不是“笨蛋,来追我”,大家会相处更融洽。
2
前天晚上,我带着孩子逛书店,在玩具区前面偶遇邻居玲,她4岁的女儿果果看中了一套美发玩具套装,正在央求玲给她买。
与常见的那种见到玩具就要买,家长不给买就躺在地上大哭撒泼,家长碍于面子,如果不贵就买下来,如果太贵,可能就是打骂拖走的情形不同。
玲处理的方式很值得借鉴。
“果果,你很想要这套玩具对不对?”孩子点点头。
玲接着说:“嗯,这套玩具看上去很漂亮很好玩,但我们出门前约好的,出门一次只买一样东西,刚才已经买了一套绘本,就不能买这个玩具了。”
“还是你想要这个玩具,我们把绘本退掉?”
果果看看手上拿的玩具,又看看妈妈手中的绘本,眼睛在两件物品间转来转去,看得出她的内心很纠结。
“这套绘本你上次就想买的,而且只剩下一套了,今天不买的话可能就买光了,要不我们这次先买书,好吗?”
果果眨巴着大眼睛望了一会玩具,不舍地放回了原处。
“果果,你能遵守约定,真棒!”玲拥抱了女儿,表扬她。
规则是行为的边界,预设规则可以减少对抗和冲突。
蒙台梭利提出,在保障孩子自由的同时,也要求孩子自律,不破坏环境,不妨碍他人。
3
有一次在超市,一个小男孩在过道上奔跑,她的奶奶脚步蹒跚,推着购物车在后面边追边喊,让他别跑,但男孩边跑边哈哈笑。
小男孩大概觉得这个追逐游戏很好玩,越跑越快,差点撞到路中间的展示架上。
最后,超市的工作人员帮助老人抓到了孩子,奶奶赶紧抓着孩子手腕不敢放松,一边还在大口地喘着气。男孩一脸无所谓的样子,还在挣脱着想逃走。
奶奶大声训斥孙子:“再跑就要被警察抓走!”孙子也不甘示弱:“这里没有警察,警察不抓我,抓你!”往奶奶的反手位一转身,竟像鱼一样逃脱了。
男孩在用游戏的方式控制奶奶,他享受这种掌控感。如果奶奶不采取有效的方式去应对,以后出门还会出现到处乱跑的情况,并不是打一顿或骂一顿就能解决的。
用“警察来抓你”的恐吓,或“不乱跑给你买糖吃”的利诱,建立的都不是正确的规则。
孩子乱跑背后的原因是缺少玩伴?还是用这种方式挑战大人的权威?需要先倾听孩子,才能得到答案。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4
美国父母关系与育儿专家Karyn Purvis博士认为,孩子想要表达自己声音最好的工具,是通过操纵和控制,他们在探索一种权力的平衡。
控制的本质,是孩子在用不太恰当的方式表达一种需求,去知道这些背后的需求,去帮助满足这种需求,更加重要的是帮孩子用恰当方式表达这种需求。
孩子观察能力很强,但解读能力很弱。大人必须予以引导,才能不形成错误的因果联系。哭或躺在地上,就能得到玩具,这是孩子把两者进行了错误的因果对应。
当遇到孩子通过不良行为控制大人的情况时,家长不宜硬碰硬,而要寻找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不要盲目给孩子贴标签。正确的作法是:
首先与孩子共情,接纳他们的情绪,帮其表达出内心的想法。只有当孩子有发言权,得到信任时,他们才愿意放弃一部分控制的欲望,向大人说出真实的感受。
其次,家长意见要统一,提前做好约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长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用统一的规则对待同样的事件。
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提前做好预案,遇到问题的时候,才不会慌乱。
第三,多示范少指责,告诉孩子恰当地表达应该怎样说,怎样做,用正确的行为方式代替错误的方式。不能光给目标,不给方法。
不严厉也不放纵,才是给孩子的最好的爱。
智慧父母应当教会孩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内心感受和自己的需求,而不是让孩子自己摸索,被孩子用错误的表达方式所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