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9日早上,我踏上了南京这块土地。之前的向往就这样一下子实现了,俨然让我有种如坠梦中的感觉。
到了南京南站,坐了几站地铁,就到了南京夫子庙附近一带。夫子庙连着秦淮河,是一个历史悠久,古色古香,更兼波光艳影的好地方。
早上十点多左右,在夫子庙附近的一个店里,吃了南京那边的鸭血粉丝,算是当做一份迟来的早餐了。吃完,到了附近的一个南京各种古玩工艺品的打卡地,里面琳琅满目摆满了各种精巧的手工艺品,有平安符、姓氏牌、香粉、南京特有的雨花石,还有各种漂亮的包和各式精美的怀表,以及各种国学典籍的木质活页本……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我叫不出来的小玩意儿,这上面的名单还可以列得很长很长。唯有在这个时候,我才发觉钱是多么的重要,它可以满足我们的各种审美层面或实际层面的需求。
可能为了吸引游客,里面还设置一些免费的拍照所在。那些地方有龙腾与虎椅。我也过去体验了一把,拍了一张身坐虎椅的照片,以资日后偶尔的回味。
买了姓氏牌和平安符后,依依不舍,流连忘返地走出了这个让人眼花缭乱的地方,开始去往住的地方,卸行李,小憩,以期开启下午的南京之旅。
一、晴日光影下的秦淮河
俞平伯先生写过一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之前,特别喜欢那字里行间所散发出来的味道。当然,那是夜晚的秦淮河,也是20世纪20年代的秦淮河。那时候的风景,真真切切是古朴自然的。
而今,我在晴日的光影下,来到了秦淮河两岸,当然给我的是不一样的感觉。
下午的阳光明亮的晃眼,我穿行在南京秦淮河一带的大街小巷。秦淮河挺长的,穿城而过。每隔一段距离,就会被一座座古老素朴的石头桥拦断。拱形的桥下,是波光粼粼的碧水流淌;平整的桥面,确是人来人往的熙攘。静动的分割,仿佛隔出了两个世界:底下的那个世界里是不怎么变化的古老的自然风景,而上面的另一个世界却是瞬息万变,日新月异的人世间。
我把目光放远。秦淮河两岸,筑着不高不矮的民居。它们沿着河岸的两边分布,墙壁都是刷着圣洁的白,地基是石头垒就,屋檐则如一副副燕子的尾巴一样,真感一个不留神就会飞入云霄似的。
最迷人,最让人歆羡的是开向秦淮河波心的一扇扇小木窗。它们有的被绿植覆盖,有的被阳光晒得乌黑透亮,但是,没区别的是,从这一个个小窗户里,屋里的人儿,可以瞧得见一年四季在古老又明媚的秦淮河里留下的足迹和靓影。
而这,是多么的幸福呀。你想,看着窗户下波光粼粼的秦淮河,听着河岸边参差站立的树上的鸟儿的欢鸣,再抬眼望向天边的五彩霞衣,以及远处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街道上的车水马龙,历史的和自然的,过去的和当下的,文明的和质朴的,都在这样的一个空间和时间里凝聚着,交融着。而人,想必该如画中人一样,唯有痴迷陶醉的份了。
19号下午,短暂的时光里,逛了逛秦淮河的风光。也算是走马观花了一回。但是,那光影下的秦淮河,那水的灵动,以及水上民居的诗情画意,却像一副凝固了的美的画面,永远展演在我的记忆里。这份记忆,如此鲜明地,如此强烈地,落在秦淮河的波光艳影中了。经年后,我许是还会旧地重游的。那就留一份期待,留一点朦胧的惊喜,给日后的重逢吧!
二、夫子庙步行街
20号早上,我们再次细玩了夫子庙周边景点。19号那天,只是匆匆路过,去寻住的地方。这肯定是不够的!对其细致的游览是必须的。
夫子庙这个景区是免门票的。微信预约,接着扫下码就可以进去了。夫子庙两边的店铺,很具特色。它们清一色的都是黑色的木质结构,那窗户,那门额上的鎏金大字,那有意思的招牌…一切的一切,都像是一串串长长的无声暗语一般,解码着过往朝代,在南京这块土地上留下的人情风物。它们无疑是风情万种的,它们也无疑是凝然厚重的。
沿着夫子庙步行街,一路前行。在迎来送往一个个古色古香的老店铺后,我们突然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小门店,上面的牌子是金陵博物馆之类的,具体牌匾上是什么的一行字,没记清了。我们走了进去后,才知道原来这是一个关于“南京记忆”的主题展馆。
好家伙!这个不起眼的小木屋里藏着的南京记忆馆,竟异常异彩纷呈地展览出了南京那令人神往、着迷的前世今生。
从秦始皇南寻发现龙脉地势,而后断龙脉,改称秣陵。后面,又经历了隋军南下,攻入建康(南京的又一后称),饱受巨大破坏。直至1368年,开国皇帝朱元璋在这里建都,开始了大明王朝的统治。南京在历史上曾如此的辉煌灿烂过,就是在近代,中华民国的首都也一直在南京盘踞到1949年的4月23日。
南京确实是一座虎踞龙盘的城市,就是在现在,她也在全国大城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南京的城市地位介绍开始,南京的文教,饮食,特产等,也由在场的讲解员,向我们一一娓娓道来。听着讲解员妙趣横生的讲解,看着生动翔实的图片史料,我在这里,进一步了解了南京这座城市的精彩内里。
南京在过往时代,号称“天下文枢”,有着“东南第一学”的美誉。宋代江宁府的茅山书院以及明朝时期的南京国子监,都曾在那个特定的朝代里,辉煌闪耀着,其文风与斯文,盛极一时!
在展馆里还看到了“江南贡院”和“南京科举博物馆”等的牌匾图。后面,这些景点确乎都在夫子庙学宫东侧寻得了。
“江南贡院”和“中国科举博物馆”,从这些赫赫有名的称呼里,我们就可以明白南京在中国科举取士中的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人说江南出才子佳人,于斯所见,可为证矣!
“江南贡院”,也就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考场,是朝廷开科取士的地方。从这里走出了唐寅,郑板桥,袁枚,左宗棠,李鸿章等文人与名臣,真可谓是人才辈出。
“江南贡院”的旁边,是中国科举博物馆。馆前有一座铜雕像,像中的士子手提毛笔,表情肃穆庄严,正前面的桌子上,摊开着一卷考试册。这雕像,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了中国科举制度在封建王朝里举足轻重的地位。
是啊,很多人都会批判科举制度,说其死板,极大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的确,科举制度确实有这方面的不可粉饰的极大的弊端。但是,退一步讲,如果没有科举制度,古代人就根本无法实现阶级的升迁和改变,也就没有那句常说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在“南京记忆”这个主题馆了,我还见识了南京特有的雨花石、雨花茶,南京的特产老张兴盐水鸭,以及有名的香粉“谢馥春”和著名的三大同仁堂(北京、成都、南京)的一脉––南京同仁堂。
值得一提的是雨花茶。这茶是有养生之功效的。我捏了一根雨花茶枝放置手心,只见其枝干细小乌亮,有隐隐的茶香飘逸出来。从这雅致和浑熟的形态,也就不难想见背后的一道道复杂细致的制作工艺了。
“谢馥春”香粉也很有意思。讲解员取了一点,抹在我手上,还没靠近鼻子多少,就感其清香阵阵,真觉整个世界温柔了不少。而且,这香粉的包装也非常的巧妙典雅。古人的审美,是以鹅蛋脸为美,所以,这包装香粉的小铁盒子,也非常别出心裁的制作成了鹅蛋的形状,精致得讨人欢喜。
除了香粉和雨花茶这种用以妆容和养生的产品外,来到南京,也肯定需要了解一下这边的特色小吃,号称"秦淮八绝",可说的很多,自己又知之甚少,直接上图了。
里面值得一提的就是"老张兴盐水鸭"了。"有一句传言说,没有一只鸭子可以活着离开南京!"在场的讲解员如是说,逗笑你我。
的确,南京盐水鸭,以老卤为佐料,制作出的盐水鸭,异常鲜美;又因为在中秋前后制作,那时候桂花开遍,自带桂花香,故又称"桂花鸭"。总之,听着介绍,看着图文,已然不觉地垂涎三尺了。怎奈囊中羞涩,尚不能一尝,是为憾事,却也是来日再游南京的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了。想想,也自得了其中乐趣。
在"南京记忆"展馆逗留了将近一个小时,才恋恋不舍地走出来了。在连着的一个小精致屋舍里,又撞见了巧夺天工的剪纸艺术。
中华文明真的是博大精深。文化、饮食自不稍多说,就是手工艺也是天下一绝。眼前的剪纸艺术和后面要介绍的云锦技艺就是证明。这屋里展出来的都是各式各样的剪纸图样,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样的一张。
这张剪纸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把十二生肖都汇聚在不大不小的一张红色方纸上了。这一生肖的头部可能就另一生肖的肚子,这一生肖的肚子,可能又幻化为另一生肖的尾巴。总之,这剪纸层层叠叠,互为假借,异常高明和巧妙地将十二生肖融成一张完整的剪纸,令人叹为观止!
出了这一屋舍,就到了夫子庙步行街了。街上,老人小孩自得其乐,行人慢悠悠地逛着,偶尔这个摊头,偶尔那个摊尾,聚起一堆人儿,洒下一片银铃般的笑语。不远处的中国科举博物馆和正对面的"天下文枢"牌门,时不时可以看见观赏的人群,和拍照取景的身影。
阳光正好,风儿很柔。这里的每一角,每一景,都似可以直接入画一般,不由得引人放慢脚步,平静又沉醉地徜徉其中。
三、雨花台风景区
是日下午两点多,我们来到了雨花台风景区。这个景区很大,一来就准备好了物资和脚力了。
扫下预约码,进景区。一进去,正前方迎面盖过来的,是一座高大雄伟的群雕像。我们沿着山路,一路绕行。
首先,我们经由一条小岔路,去了阿乐丁香纪念坛,和相邻的烈士就义群雕像。
在阿乐丁香纪念坛,我留意到了坛边的一本摊开的“石书”,上面镌刻着关于阿乐和丁香的一段感天动地,穿越时光的伟大爱情。“阿乐丁香情,真爱心相映”!是啊,他们的故事,是爱情最美的模样。人世间,能够恒久的,往往是一种精神,而这种精神又本能地能够引起人们内心久久的共鸣!
由纪念坛旁边斜穿上去,就到了烈士就义群雕像。群雕像里的烈士们,表情刚毅,凛然有着不可亵渎的正气和英气,令我油然而生一份崇高的敬意。不远处,红领巾们在他们老师的带领下,手擎着鲜红的国期,也来到这个红色基地里纪念着这群过往年代里最可爱的人。
英魂永传铭!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感人的传统。敬畏英雄,崇尚英雄,这样的国家和民族才是有希望的,也才是有未来的。
出了群雕像,再次沿着山路往上走。路两旁的法国梧桐,褪光了所有的叶子,粗大的枝干刺向深空,在午后的阳光下,闪着圣洁的白光。
据说,宋美龄喜爱法桐,蒋介石就在南京遍植了法国梧桐。我一下子,觉得蒋介石是一个很有魅力的男人,单从这一点来看,至少是一个爱妻的好男人。
法桐齐整地种满在山路两旁,我看着,想着,顿感过往历史里,哪怕战火纷飞,也不乏人间浪漫。
向前,向前,再向前,沿着山路,一路逶迤前行。不一会的功夫,来到了雨花茶种植园区。
我的故乡是泉州市安溪县。从小到大,被茶园绕着,被茶香熏着,被茶水养着。自然而然地,我对茶树和茶叶有着一份特别的感情。
来到雨花茶种植区,我倍感亲切。我摩挲着阳光下泛发绿意的茶叶,看着它们在阳光下无声地生长着。想着,过阵子,也会有采茶工来采走,去加工。而后,成为南京的一份香,那清香满溢的雨花茶。
茶和人,是如此的相似,都要经历着属于自己的轮回!
这种植区就位于园区路旁的一角,顺路赏完后,就接着向远方走去了。绕过一个山弯后,在山的一个转角,一团粉红的花簇亮了我有点疲劳的双眼。
凑近一看,原来是早春的桃花,已在这清朗的天地之间,报着春的气息。倏然,我感到一份生的甜蜜。原来,美好可以如此的纯粹,幸福也可以如此简单。我迎上去,在满是桃花的树下,留下了一张特别的,上面写着春天的,照片!
天色向晚,我们也渐渐来到了景区的压轴景点雨花台英雄纪念碑。
在远处,巨大的石碑就赫然在目了。听闻,这碑高为42.3米,这个数字寓意着南京解放的那天---1949年4月23日。而且,前往碑基座的台阶数刚好100级,象征着百万雄师过大江。
中华文明有趣的地方就在于善于赋予外在的客观实在,以某种历史事件的记念。而这些别出心裁的记念,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全民族的共同记忆。
巨大的纪念碑下,是一座雕像,雕像里的人(应该是革命者),奋力地挣脱扯断手中的镣铐,那气势和手势,自然是要向天地间问自由的。沿着纪念碑的石阶拾级而下,到了中间的一个台阶接角处。这地方的旁边,有一排石头碑,一片片紧挨着。一开始,还以为是什么题词,走近一看,赫然在目的是《共产党宣言》的原文。这文,由著名书法家赵朴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