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夜里,夜读灯只够照亮一页书纸,窗外漆黑一片。偶然读到一篇俞敏洪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公开演讲,心里涌起丝丝暖意和感动。
他动情地说:“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条河流。我们总是有太多选择,关注太多的事情,以至于我们生活的宽度显得很宽。每个人都在谈论特朗普、马斯克和鲍勃迪伦,但很多人忘了‘我是谁’……可是,人生追求的不是长度和宽度,恰恰是深度——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到底做了什么样的事情,为自己带来了什么,为家人带来了什么,为这个世界带来了什么。”
一直以来,我不断地追问自己,我到底能做什么?我给家人带来的是什么?我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俞敏洪的这番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长久以来,我曾认为成功是一种结果,一种到达后就可以高枕无忧地境界。
而事实却恰恰相反。正如丹尼斯·韦特利在《成功心理学》书中写道:“成功是一种历程,而不是终点。它应当包括内省、思考你所重视的事物,并探索对你而言最有意义的人生道路。”
人生的成功是差异化的,而不是谁都可以成为乔布斯、马云、柳传志……
1.认识你自己
俞敏洪说:“追求人生的深度,有两个重要的前提,第一是要控制自己,第二,要能够保持独立和自由。”
我非常赞同这句话。所谓“控制自己”就是自律,“保持独立和自由”就是积极思考、自尊、自我引导和自我激励。如果这些都做到了,真的就离自己预设的成功不远了。
若想让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近,首先要理解自己,并树立健康的自我形象。丹尼斯·韦特利认为,拥有复杂的自我形象意味着拥有多种看待自我的积极方式,他们较少遭受紧张、焦虑、沮丧等心理困扰。比如,拉当娜拥有一种复杂的自我形象:她把自己看做是一名职业女性、母亲、艺术家和环保主义者。当工作中的某项事情变得棘手时,她仍然为许多其他积极的方面感到自豪。相反,杰瑞德拥有一个简单的自我形象:他认为自己主要是一名学生。偶然在一次考试中表现不佳,他就会觉得自己很失败。
看到这里,我终于理解为何学生时代,自己总是陷入莫名其妙的不安与焦虑之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给自己建立一个复杂的自我形象。也难怪那些成功人士,他们身上有那么多成熟、令人羡慕的本领和标签,正是得益于他们复杂的自我形象。
《新约·马太福音》有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对于自我形象而言,自我形象越复杂的人,越是健康、积极、高自尊的。我对此深信不疑。
2.像阿拉丁一样说出你的愿望
“希望实现长期目标的人必须一步一步来。”
《成功心理学》指出,由于我们会成为自己最希望成为的人,我们就会无意识地向我们所想成就的方向靠拢。消极思考导致消极目标,积极思考创建积极目标。
小时候,我喜欢读《格林童话》,其中有很多故事都讲述了善良的人总是获得好报。我就想成为世界上最善良的人,这样我就能获得最好的回报。现在想想这个想法非常功利,但就是这些善良观的故事滋养了我幼小的心灵。
俞敏洪说他年轻的时候非常想参观人民大会堂,后来他排了很久的队,很仔细地参观了每个房间。后来,新东方20周年庆典的时候,他就把庆典开到了人民大会堂。其实这就是一种目标,只要一直想着这个目标,并为之努力,终有一天会实现。“梦想成真”并不是白日梦,它是一种人生指引。就像阿拉丁擦亮神灯,对巨人说出他的愿望一样。
杰克·伦敦的小说《马丁伊登》描述了马丁致力成为作家的故事,正是一个想成为作家的目标,让他每天只睡5个小时,熬夜看书、写作。困顿的时候,连饭都吃不上,几次自行车、衣物进了当铺,节省下来的钱都买了邮票把自己创作的诗歌、小说寄给杂志的编辑们。后来,他终于成为了最富有的作家。
还有《了不起的盖茨比》书中的作息表,你会清楚为什么他会那么富有、那么了不起……
作息表
上午6:00 起床
6:15-6:30 练哑铃体操和爬墙
7:15-8:15 学习电学等科目
8:50-下午4:30 工作
4:30-5:00 棒球及其他运动
5:00-6:00 练习演说和仪态
7:00-9:00 研究有用的发明
个人决心:不再去沙夫特家或(另一个名字,字迹已经无法辨认)家浪费时间;不再吸烟或嚼烟;隔一天洗一次澡;每星期读一份有益的书或杂志;每星期储蓄五美元(涂去)三美元;更加孝顺父母。
如果你也给自己的人生设定适合自己的目标的作息表,并日复一日地坚持,相信你一定会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你一定注意到“个人决心”那项,这是一种自我约束的表现,为了实现目标做出积极的改变,打破坏习惯,比如浪费时间的聊天、吸烟等等。自我约束让你更好、更快地实现目标,比如坚持、自我决定、承担责任,以及控制冲动等等。
你知道如何设置目标吗?其实是有技巧的。《成功心理学》书中教了一个办法即SMART:S具体性,M可衡量性,A可实现性,R现实性,T时间相关性。每一个设置合理的目标都应该包括SMART中的每一个要素。你投入越多的时间和思考来形成目标,就越有可能实现它们。
记住,成功的秘密在于付出额外的努力、另辟蹊径并把注意力在想要的结果上。
3.自律
有一次,我夜里睡不着,主要是因为工作遇到了一些麻烦。我就爬起来写字。第二天把纸笺送给一位老师,他看了一眼说:“写字一定要心静。”当时我心里想老师太厉害了。第二句他说:“练字要坚持,每天早上练20分钟,你算算一周是多少时间?一年是多少时间。”我心悦诚服地点头,并不是每天挤不出这20分钟,而是我给自己找了太多的借口。
如果你想成为作家或者书法家,获得健康或拥有更多的财富,写下你的目标,然后管理你的时间,这样是为了确保你有完成目标的时间。
时间管理有三步:
第一步:分析你如何利用时间。
第二部:按照轻重缓急程度给时间排序。
第三部:为你的时间制定一个计划。
时间对于每个人是公平的,也是不公平的。参考80/20法则,比如,大部分人把80%的时间用在20%的产出上,而把20%的时间用在80%的产出上。也就是说,我们在自己20%的工作时间里取得了80%的工作成果。这也意味着我们把自己80%的时间花在了与自己目标并不相关的活动上。
为了避免落入此陷阱,可以安排把你80%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最需要优先完成的那些任务上,然后把余下的20%用于不大重要的事情上。
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提到一个30多岁来的财务专家,希望派克纠正她总是拖延工作的坏习惯。他们探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派克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后来在一次聊天中,治疗出现了转机。
“你喜欢吃蛋糕吗?”派克问道。
财务专家说喜欢吃。
“你更喜欢吃蛋糕呢,还是涂在上的奶油?”派克继续问。
她兴奋地说:“当然是奶油啦!我通常都先吃完奶油,再吃蛋糕。”
派克进而将话题转向她的工作,原来那位财务专家,在上班的第一个小时里,总是先完成容易和喜欢做的工作,而在剩余的六个小时里,面对那些棘手的差事,她总是尽量回避,结果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工作却拖延了下来。于是,派克建议她第一小时里,强迫自己先去解决那些棘手的差事,剩下的时间,工作就变得相对轻松了。“一个小时的痛苦,加上六个小时的幸福,完全是划算的。”不久,这位财务专家就彻底克服了拖延工作的坏毛病。
派克认为,推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设置人生与痛苦的次序,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生活方式。
《成功心理学》也提到延迟回报的意义。它并不等于惩罚自己,相反这意味着舍弃比较直接和更小的回报,而选择较迟却更大的回报。集中于更大的回报——你的目标——助于更好地看待事情。
真正懂得推迟满足的人,可以获得更大的成功和更大的幸福感。
另外,应对拖延最好的办法就是行动!譬如,告诉自己,你将花15分钟来写提纲,或打扫厨房……当你把一个小项目划分成小部分时,你将发现它并没有那么繁重。你也许甚至会发现,尽管不是你的本意,你却正在享受这项工作。
我非常喜欢“享受这项工作”这句话,因为它的确属实。以前,我最讨厌擦地,每年放假,妈妈总是让我擦完地再做其他事情。但是妈妈上班后,我总是拖延到最后,比如妈妈快下班了才把地板擦完。而且心里一直提醒自己擦地事情,但却迟迟不行动。所以,对于擦地我也心生了一种恐惧,后来我成家以后,擦地也成为最繁重的活计。一小块地,我感觉自己能擦上一小时,擦完觉得身心疲惫。后来我试着调整心态,享受擦地的乐趣,地板很快就擦完了,而且觉得擦完以后非常轻松,看着洁净的地板会感谢自己的勤劳,心里满满的满足感。我想擦地就和其他工作一样,正视心中的恐惧,把它变成一种享受,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为什么不一样的心态,看待事情的角度就发生了变化,事情的结果也变得不同。这就是积极心理和消极心理最大的区别。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行为的学科,所以成功心理学就是研究哪些行为可以令你成功的学问。我觉得五十步完全没有必要去笑百步,也正是那多出的五十步,才让百步的人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