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性格上看,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类是冰疙瘩,一类是烈火,还有一类是冰里的火。
第一类人,隔着老远你就感觉到寒气逼人。不信,你打开冰箱门,站门外边儿试试。跟这类人接触,一定要小心翼翼。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体验:刚掀开冰棍包装纸,如果猴急的把软热的舌头摁上去,很可能会发生舌头跟冰棍黏住了,一不小心就撕下一块皮的悲剧。
第二类人,存在一个层次递进的规律。温度不同,接触起来的体验也完全不同。不冷、微暖,感觉就挺舒服的了。再往上,温度递进,只要不烫都还好,到了烫的程度就会受伤,毕竟凡事物极必反。
第三类,是最复杂、最特别的一类人了。冰与火本是一对冷兵器:矛与盾。但是,当这两种完全相反的特性融为一体、体现在同一个人身上时,感觉就相当微妙了。这种人常常不苟言笑、笑点低,也不太容易被刺痛。外表和行为看上去比较高冷,实际上心里却燃着看不见的小火苗。刚接触时,体感略冷。但是,当你慢慢了解这类人,慢慢发现他(她)内心里的小火苗,就会明白这类人的感情是“润物细无声”式的、对人对事都擅长使出一记绝招:化骨绵掌。
认识我的人知道,年龄小些的时候,我特别爱咧开嘴、毫无保留地大笑,话也特多。但是随着年岁增长,我就不知不觉从第二类人,慢慢变得更接近第三类人了,我从爱“大笑”变成爱“微笑”,从“叽叽喳喳”变成爱“沉默”的时候多一点。因为,我慢慢懂得:微笑和沉默是两把利器。微笑能解决很多问题,沉默能避免很多问题。
自从变成第三类人之后,朋友变得越来越少。确切的说,是因为第三类人摒弃一切无用社交。去参加一场聚会,一帮人勾肩搭背、称兄道弟、呼姐唤妹、故作亲热,换成从前,我肯定当真,甚至会因为对方少逼我喝一杯酒就感激涕零、因为对方一句虚情假意的话语就热泪盈眶。然而现在的我是属于第三类人啊,所以我只会选择坐在桌角微笑着点头,表示我有在认真听,有在跟对方互动。散场之后,高兴就加个微信好友,不高兴就礼貌地说再见,好聚好散,日后再也不见。
成为第三类人固然有减少无用社交的好处,但是也有负作用。它让很多不明就里、有可能成为你的知己或者亲密的恋人把你误会成第一类人,从而不敢靠近你,导致你们失去了互相成为知己或者爱人的机会。
大D是一个比我还“第三类人”,我打死也没想到后来我们会成为闺蜜。我们曾经住在同一个宿舍,她是一个连微笑都不会的姑娘,成天一副冰川脸。毕竟住在一个宿舍里,抬头不见低头见,我还没修炼到大D那样能视大活人于无物的境界,那样感觉太尴尬了。
于是,我试图表现得更主动。如果我先到家,一听到她扭动钥匙孔,我就会冲出房间,微笑着说“你回来啦?”。她一副坚冰万年不化的样子,只会甩给我一句简单的“嗯”。这个时候,我只好挠挠头退回房间。
有的时候,我也想:我这是干嘛啊!不理我就不理我呗,我也是女的,又不是暗恋她,用不着摆出死皮赖皮追她黏她的姿势啊。但是两个人住的时间长了,我就发现,大D每次会趁我不在的时候打扫卫生,不仅是她自己的房间,还包括我的房间!如果我在客厅看电视中途站起来去洗手间了,回来就能看见自己的茶杯又续上热水了。晾晒在阳台上的衣服我总忘了收,大D总是默默地连我的衣服一起收下来叠好。
渐渐地,我们之间从“你回来啦”、“嗯”、“谢谢”这些简单的对话变得渐渐丰富起来,以至于走到今天,我们成了真正的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我常常假想,如果不是当初大D日常的一些持续不断的暖心小举动,我可能真的把她当作第一类人,当作一座完完整整、从里到外的冰山,不敢say hi,也不敢接近她。其实,她却是一个外表是冰,心里有热火和暖阳的人。我们差一点错失彼此。很庆幸,我终于懂得她。
我也常常听到有人抱怨中国父母的感情内敛,不如国外的开明。国外的父母会把“爱”挂在嘴上,但中国的父母更愿意把“爱”灌进每一顿用心烹饪的餐食里、每日洗净的校服里、每一次风雨无阻地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日常里,不爱主动夸奖自家的孩子,也很少用言语表达爱意。严厉、认真、负责,是传统中国家长的标签。
我更愿意将中国家长的这些行为标签归于他们的性格属于“第三类”人。这类父母亲的爱真让人心疼,因为彼此的不理解,流下多少汗水和泪水。也许这份冰里藏着火的爱到死也没能让子女理解,彼此都心存遗憾。
除了友情、亲情,爱情也常常存在“冰里藏着火”。外表高冷的姑娘面对心仪的小伙子始终不能卸下“武装”,或者小伙子始终看不透姑娘“冰里藏着的火”,两个人明明彼此相爱,很可能就会由于一方不懂另一方“第三类人”的特质,导致感情拉锯战的爆发,感情关系不冷不热。
不冷不热,在自然界中是最舒适的温度,但是在一段感情关系里,是最致命的一种状态。稍不注意,爱情的小火苗就熄灭了,一段感情也就只能从此步入“冰河世纪”。
总而言之,愿所有的感情都有所归属。
愿所有“冰里的火”,都有人懂你的外冷内热。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