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我在成甲老师的简书平台读到这样一篇文章:印象笔记的用法简单,做到极致就是绝招(原文链接http://www.jianshu.com/p/c2ce682b3810),这篇文章从印象笔记保存方便快捷,很多人笔记里面保存的文章多到看不完的地步甚至因此有人放弃原有账号重新注册的困境入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真的要解决保存文章的问题吗?
作者给出的答案,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如何让印象笔记帮我们更好的把资料转化成能力。
因此,如何组织资料加工信息,让它变成为我们大脑容易记忆、提取以及应用的知识,这才是印象笔记用法的核心要义。
要实现这一点,有两个步骤很关键:
1、外部资料输入的效率。
2、输入信息加工内化的方式。
只有弄明白如何让输入信息效率最高,内化质量最好,才能让印象笔记真正成为帮助我们认知升级的工具。
这个方法就是印象笔记的的QCR汽车人方法(记忆技巧:QCR是“汽车人”的首字母)。
QCR是印象笔记保存,加工,使用资料的三个步骤。QCR分别代表着:
Question 转化问题
Connection 新旧联系
Review 定期回顾
这个方法表面很简单易操作,但如果坚持使用,一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正如这篇文章末尾所言,简单的方法,练到极致就是绝招。
这是一篇绝对干货的文章,我对这篇文章爱不释手,反复阅读多遍,始终意犹未尽。觉得QCR方法不仅仅可以运用在印象笔记保存资料,也是一种非常棒的深度学习方法。这个方法也就是成甲老师在《好好学习》这篇文章中提到的临界知识。
我们在主题阅读的过程中,如果带着问题去阅读,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以致用,运用清单定期进行回顾,我们同样能取得非常好的学习效果,这也许就是知识的触类旁通吧。
这种方法和之前我谈到的深度学习法(原文链接:http://www.jianshu.com/p/77318b48ed80)有异曲同工之妙。
深度学习的前四个步骤:
第一,用思维导图梳理阅读内容框架。
第二,用自己的话总结最重要知识点。
第三,升华理念。
第四,明确下一步行动,付诸实践。
带着问题、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这四个步骤的具体运用。绘制思维导图、用自己的话总结文章主要观点这实际上是对新知识的一个回顾。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升华理念,明确下一步行动。实际上是新旧知识连接在一起,学以致用。
在建立新旧联系这一步,作者建议不看原文,用自己的语言去复述,实际中运用的是心理学中的生成效应。
心理学家做过实验,即同样一份材料,一组被试反复阅读进行背诵,一组被试阅读一遍,然后再回想一次,然后再阅读再回想,10分钟后,回想组的测试成绩高于反复阅读组,心理学家还跟踪测试,第二天、一个礼拜后再次测试,时间越久,回想组的成绩优势越明显。
为何回想的效果这么明显?研究表明,主动回想不仅对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检测,回想过程还利用了“生成效应”,即回想是一种主动提炼的过程,提炼出知识的重点,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深度。
对生成效应,我有真实体验。今年的6月21日下午,我要主持单位的道德讲堂活动。头天下午主持词我反复看了好多遍,怎么都记不住。第二个午休结束,想复习稿件却突然发现稿件被锁在办公室,没有带钥匙,只好靠大脑去回忆,令我诧异的是,很快个别之前记不住的内容就串起来了。开小组晨会时,正好有伙伴分享生成效应。
我突然意识到我回想主持词的行为正好是生成效应的具体运用。通过这件事,我充分感受到了生成效应对学习效果的重要影响。
运用认知心理学上的生成效应,不单纯用眼睛阅读,更要用心去记忆,注意用自己的话复述学习到的内容,这样很快能把学到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技能。
成甲老师这篇文章,我不仅在印象笔记做了保存,而且运用这个方法写了3篇关于《好好学习》这本书读书笔记,进一步强化了对老师所提到的习惯性防卫、理性思维等临界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我们再来看最后一个步骤,Review 定期回顾。定期回顾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依据艾宾浩斯浩斯记忆曲线,我们的大脑非常容易遗忘。
从这条遗忘曲线中,我们发现第一天遗忘速度最快,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33.7%。
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重复学习,定期回顾。根据大脑遗忘规律,可以在印象笔记当中使用闹钟提醒功能或者使用清单的循环循环提醒功能,经常复习这些学过的知识点,尤其要明确自己的下一步行动。经过下一步行动的刻意练习,再来回顾学到的内容,进行循环往复的学习过程。
这就是神奇的QCR学习法,您学会了吗?
我是高度自律热爱思考的娟娟,每天日更,干货不断。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希望你能点个赞❤或者关注下再走!感恩亲的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