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现在这个知识付费的年代,读书类节目、读书APP大量涌现,给现代人“阅读”各种门类的书籍,带来了巨大的便利,通过读书APP这种便捷途径,我们可以了解到终极一生都不可能读到、读完的海量书籍。
但这个阅读必须是打引号的,通过听书节目或读书APP里别人的解读,真的能算得上读了一本书,理解透了这本书的精髓吗?我们能否通过这种知识快餐的方式来获取知识?我们还需要自主阅读吗?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首先声明,我对付费类的读书节目没有任何偏见,毕竟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就是有市场有需求的,我自己也购买了很多这类节目,在这里只是单纯地想探讨一下,在当下这个网络时代阅读是否还有价值,在我看来,答案是肯定的。
二、
我是在听了一段时间的某个读书节目后开始反思这个问题的。
不可否认,通过读书节目,我们可以很轻松地接触到了很多读书排名榜上很火的书,还有更多是自己以前从未涉及领域的书籍,这像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如果不是这类节目的推介和筛选,自己就像井底之蛙,听都没听过,更别说有机会了解它,这也是读书类节目能够受大众欢迎的原因。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很多人平时也没有时间看书,能有这样的节目为大家量身定做,把书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做好提炼,然后用个几十分钟的时间给你讲个大概,让你快速了解一部自己永远都可能不会去翻阅的书籍,在合适的场合可以就此与人侃侃而谈,不至于因为无知而露怯,又显得自己的博学和勤奋,这看似是十分合算的事。
但有个问题,这种解读和提炼都是别人的思想成果,是他人的观点和认知,而每个人的教育程度、家庭背景、三观都大相径庭,别人的解读能够代表你的认知吗?你为什么要受别人的思想左右,去拾人牙慧呢?
听书一段时间后,我还意识到了一个更为严重的后果,因为听书听分享,是一种比较懒的被动学习模式,只要被动接受现成的观点就行,久而久之,只会认同别人的观点,自己的思辨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大下降。
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后,我不再认可这种快餐式的读书方式了,重新拿起了书本,开始了自主阅读的。
三、
我认为自主阅读至少有这些好处。
1.自主阅读,通过阅读原著,可以更直观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作品的背景,帮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作品内涵。有时候,作品中 的几句话、一段文字,可以让你心有感悟,产生共鸣,这是你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比任何人的解读都更能打动你。即使是一些实用性、指导性很强的书,自己阅读,自己思考,也能品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体会,吸取到更为丰富的营养,这也就是把书籍当成精神食粮的缘由。
记得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孝子,对耄耋的母亲照顾得无微不至,每次吃饭时都要把饭菜嚼得烂烂的。再喂给没牙的老母亲,有一回吃甘蔗时,他也嚼碎了把甘蔗渣喂给母亲吃,结果把老人噎住了,这就是好心办坏了事,他把甘蔗最甜最有营养的汁给吃掉了。
这就像是听书一样,你听到的全是别人嚼过的,最有营养的精华部分全没得到。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垏》的诗中曾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连书本上的知识都不够完善,要自己亲力亲为去体验,更何况是别人理解和解读的二手货呢?
每个人的认知水平和生活阅历不尽相同,同样的一本书,可以带来不一样的感动。鲁迅说过,《金瓶梅》里有人看到的只是情色,而有些人看到的却是女性的屈辱。正像“一千个读者心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同样的作品,每个人的解读都大不相同,这才是读书的魅力所在。
阅读也是为了提高。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积累与人聊天的谈资,以此彰显自己的学识和品味,是为了对自己有所帮助、有所收获。最好的读书方法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写读书笔记和摘抄令你心动的词句和段落,遇到让你思考的问题,可以记下来,反复研读。阅读是可以重复的过程,每一次的阅读都会给你带来不同的启示,这才是真正的读进去了。
《红楼梦》这本书,十几年间我看了五遍,每一次重读,时隔了几年,都能读出不一样的感悟,很多以前不能理解的地方,随着自己阅历的加深,能读出另外的味道。
三、
阅读要讲究方法。要多读书、读好书、读杂书。
1.精读。这里的精读是指要重点读一些书,各种书籍浩如烟海,凭自己有限的精力和时间,难以穷尽,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根据自身需要,突出重点,列出必读书单,可以参照别人的推荐和自己的口味,尽可能多读书,每年坚持读20-30本经典好书,会对自己大有裨益。
2.泛读。这里说的是读书范围尽可能宽泛一些。与自己专业无关的书也要看,这就是读书尽可能杂。读这些书,可以不求甚解,看不懂也没关系,知识的积累有一个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或许再读就会有豁然开朗,突然顿悟的一天也说不定。
这就是我对阅读的一点认识,我现在也正在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