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闺女快6个月了吧。"
"是啊!"
"能吃辅食了就断奶,放家里让老人带,你们安心在外面上班"。
类似的话不知听过多少遍。
在乡下,种地的大都是父辈们,多数的年轻夫妻都选择外出打工,他们的孩子也成了爷爷奶奶的孩子。
在街坊邻居心里,好像孩子就该给老人带,父母亲带反而成了异类。
"带孩子有啥带得好、带不好的,不就是吃了喝了,少生病就行哩,跟带小猫小狗差不多嘛。"
"你不就是这么带大的"!
邻居的话让有意反驳的我欲言又止。
别用孩子绑架父母的晚年生活
锐和媳妇南下福建打工,把1岁的闺女留给了爸妈。
老两口,50多岁了,既要种地,又要管娃,忙得跟陀螺似的,吃饭都是轮流吃。
孙女每个月吃4罐奶粉,加上穿戴零嘴,一个月得1000多元。老两口平时没收入,年底的收成除去地里的投资也剩不下多少,为了给儿子儿媳减轻负担,节衣缩食养孙女。
"有了孩子,真是不敢生病,一生病花钱就不在少数"。
"外面花销大,他们挣的钱够他们花就行啦,孩子在家里的花销不用他们管。"
种地这活就没有退休这一说,活到老干到老,除非是子女很有出息或者生病下不了炕了,才能得闲。
爸妈辛苦一辈子,把子女拉扯大,这老了老了,还要替子女带孩子。老人没有了老年生活,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
隔代教养又少不了育儿冲突。最糟糕的便是,自己没能力带孩子,完全交给老人带,让老人受累不说,到头来还要说老人太溺爱孩子,把孩子带得没规矩,坏毛病多。
不妨,在孩子小的时候,或者我们忙不过来的时候,如果父母愿意照看孩子,可以让他们代为看管,孩子可以给父母带来更多的乐趣,年轻夫妇也有喘息的机会。
这不是说我们可以把孩子完全交给老人带,做父母的永远是孩子的第一照顾人。孩子早期的性格养成和行为习惯都需要父母来培养。
别让父母替我们的人生买单
都说养儿防老,但现实生活中多的是啃老养小。
小丁的丈夫意外身故,她没上什么学,没工作经验,偏又不肯吃苦。两个孩子的学费,家里的日常开销仅靠先前积累的一点积蓄,时常让她捉襟见肘。
前不久她爸爸重度脑梗,被送进重症监护,探视的时候爸爸说不清话,嘴里不停地嘟囔着,"好难受",医院一度下达病危通知。
可为了不独立的小丁,她妈妈说,希望爸爸撑下去,哪怕是瘫痪,她都愿意伺候,为的只是想让有退休金的老伴活着,那样可以攒些积蓄给女儿和两个外孙。
长大却不成人,父母可以庇佑一时,扶持不了一辈子。
老祁近80岁高龄,虽然有退休金,可老两口过得却很寒酸,因为他那50多岁的儿子要求他在孙子娶媳妇时拿出10万彩礼钱。
这么多年,给儿子盖房子,供孙子上学,家里的日常开销,都是老两口出的钱。
暑天的巷子,跟蒸锅似的,可老祁宁愿蹲在巷子里的树下乘凉,也不回屋,因为屋里更热,老两口舍不得安空调,但就在前不久,他们刚替儿子儿媳屋里安了部空调。
没有退休金的老人,靠卖果树枝,卖地里的草药材维持生计,有退休金的老人,那攒下的退休金好似催命鬼,儿辈催完孙辈催。
儿孙人格独立,经济独立,父母才有可能真的老有所依。
别让父母劳碌奔波苦
奇的媳妇生了,在上海坐月子,70平米的房子里,挤着丈人丈母娘,奇一家三口,他的爸爸妈妈只好住宾馆。
老两口就在陌生的城市往返于菜场,宾馆和儿子家,年纪大了,记不住路,多少次坐过了站又重新返回来。
我们这一代的孩子,好多成家后都跟父母不在一个城市。别一味要求父母满足我们的需求,生了孩子父母不来伺候月子就跟犯了多大罪一样,他们也有累也有脆弱的时候,敬老养老先从爱老开始。
父母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我们怎么对待父母,孩子就会怎么对待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