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Let’s get start!
先让我们问自己几个问题:
1、你认为自己成功吗?
2、你认为自己聪明吗?
3、你认为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是你理所应当应该得到的吗?
4、面对别人的表扬和肯定的时候,你会害怕自己再未来辜负他们的期许吗?
5、你认为你的成就是因为自己很幸运吗?
6、你对现在的自己失望吗,是否感觉自己本可以做的更好?
如果前三个问题你的答案都是偏向于是,后三个问题你的答案都是偏向于否,那么这篇文章请仅供娱乐;如果正相反,那就请倒上一杯咖啡(我很喜欢咖啡,不过你也可以喝茶),坐下来,我们好好谈一谈。
工作当中会接触到一类和自我认知相关的题目,让学员结合自己的经历证明自己是否拥有某种能力或者优秀品质。每到这个时候,总有卡壳的,不是因为语言组织有问题,而是因为觉得自己没什么经历。
What?活了二十多年,没有经历?仔细一聊天才发现,有些人在过去学习经历丰富,堪称学霸,有些人喜欢参加各种活动,有些人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他们似乎都能够成为人们嘴里“别人家的孩子”。所以,并不是他们二十多年白活了,而是他们根本不认为自己那些经历是能够证明自己优秀。
好吧,既然这样就多引导吧,结果又出现了问题,终于开始讲经历来证明自己的孩子们,只是点到了经历,但大多数都是跳过经历讲结果,大段罗列自己曾经获得的荣誉,却忽略了题中最应该凸显的细节。
So,发现了吗?其实大家都已经很优秀了,可很多时候却都认为自己的经历其实没什么,即使谈到自己的经历,内心也充满了怀疑,甚至有些人在连罗列外界的评价和肯定时都没有什么底气。这并不是说明他们很谦虚,而是他们缺少对自己的正面认同。
当然,我不是想在这里讲解某类题目,只是想就这些来谈一谈“自我认同”和一种“病”——“冒名顶替综合症”(Impostor Syndrome)。“冒名顶替综合症”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别人越认为你行,你越觉得自己不行,怕达不到别人对自己的期望,让别人认为你其实是个“骗子”,从而产生严重焦虑的一种心理反应。
1978年,Pauline Chance 和Suzanne Imes ,两位来自佐治亚州立大学的临床心理学家首次提出了“冒名顶替综合症”这个词,他们的研究中有33%的人感觉自己的成功不是理所应得的。不过我认为,虽然不是所有人都会有这种综合症,但是人们总会有与之相关的焦虑。
就比如说,在上学的时候,你考了一个第一名,老师、家长、同学都会觉得,哇塞,你好厉害、好聪明,转眼间你就被架在那下不来了,虽然你自己很心虚,觉得这就是个意外,但是似乎所有人都觉得这个是理所应当,于是,你开始害怕别人发现这是个美丽的意外,害怕别人认为其是你没有那么好,然后玩命学习,正所谓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游玩是路人。
有人说你很努力,你就想证明你确实很努力;有人说你很聪明,你就想证明你确实很聪明;有人说你很优秀,你就想证明你确实很优秀。
这其实是人之常情,只不过在“冒名顶替综合症”下,人们关注的点不太一样,“冒名顶替综合症”患者会更多的关注表象背后的一个关键词“害怕”。比如说,刚才那段话在“冒名顶替综合症”较为严重的人眼里是这样的:
有人说你很努力,你就会更加努力,因为你害怕别人发现其实你所做的根本没有他们想象那样多,你就想证明你确实很努力;有人说你很聪明,你就会私底下发疯学,表面上还装作并不认真,因为你害怕别人发现其实你的智商根本没有他们想象那样高,你就想证明你确实很聪明;有人说你很优秀,你就会在工作学习中更注重完美,因为你害怕别人发现其实你所做的根本没有他们想象那样好,你就想证明你确实很优秀。
据不完全统计,对于“害怕”的关注与“冒名顶替综合症”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越关注“害怕”这种感觉,“冒名顶替综合症”越严重。
公考的路上总是千军万马过大桥,很多人在谈及其通过笔试的原因的时候喜欢用“打酱油”这三个字,好像一不注意就考上了,认为自己很幸运,同时被别人认为很聪明,但到了面试准备环节在参加培训的过程中就会异常的焦虑,这种焦虑往往会表现出两个极端,一种是破罐子破摔,不学了,反正到时候可以找理由说自己其实没那么在意;另一种是开始重视了以后,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时刻怀疑自己的能力,练习过程当中又频频出错。
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受了过多的“冒名顶替综合症”干扰,因为怕自己能力展现不够强,无法满足家人、朋友对自己的期待而产生的逃避或者盲目刻苦的行为。
我很喜欢和学生聊天,交朋友的同时也会偶尔通过聊天给他们一些心理暗示以帮助他们改善对待考试的焦虑。学生们很喜欢跟我聊天,也正因为如此,在上课之余,我看到了很多人的焦虑和不安。有的是由于这种焦虑产生了思维限制,学习不够灵活;有的干脆跑过来抱着我大哭,跟我说“老师你放弃我吧,我不学了”;有的和我聊天南海北的事,就是不敢谈答题;有的一说到父母的期望就无语凝噎。其实我知道,这些学生都是优秀的,能够在学校学习、社会实践中表现出类拔萃,只是很多时候,越优秀,负担越大。
不可否认,对于考试,很多人都是惧怕的,因为考试是一种客观评价,它证明了你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等,当我们不了解一个人的时候,只是观察他的成绩,最起码能判断出一些这个人的特点。所以,人们往往渴望用这些客观评价来证明自己。
但仅靠客观评价其实还不够,还需要和他人之间的比较。Leon Festinger 的社会比较理论就指出:人们往往借助社会比较而进行自我评价,以确认自我状态。换句话说,就是每个人在心里其实时刻都在做A\B\C 各个档次的比较,只不过在比较的过程中,给自身及他人的定位决定了每个人的心态。
就好像一些人在别人眼中是A,但是发现了比自己优秀的人以后,向上比较认为他人是A,对自己的认知就成了B,想要成为A,又害怕自己做的不好变成C,纠结过多,就容易加重“冒名顶替综合症”。
在电影《哈利·波特》中饰演赫敏·格兰杰的英国学霸级女神艾玛·沃特森也谈到过这个问题,她说,做得越好,就越能感到自己的不足,因为她担心有一天有人会觉得她完全是个骗子,根本不该拿到现在的成就。当然,她的情况我们都知道,优秀的演员、时尚界的宠儿、常春藤学校成绩全A的高材生、联合国亲善大使。
越优秀就会越关注自己的不足。很多看似的游刃有余背后都是内心的忐忑不安,越忐忑,越怀疑。
开始关注这样一种病是源于自己最近的情绪不太对,一直在批判自己,从情场到职场、从学习到工作、从思维习惯到行为方式。这段时间喝了大量的鸡汤,看了各种领域的杂书,重新拿起了放下许久的专业教材,开始对自己有了新的定位。
很迷茫的时候也曾发疯似的在朋友圈发些有的没的,各种小伤感、小凄凉,以前的学生大半夜给我私信说,老师,你没事吧?怀疑自己的时候也在朋友圈问过,各位认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得到的回答能把我夸成花,但是心里总是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
没错,现在,我确实发现自己算是一个Impostor Syndrome的重症患者,不过不同的是,我是一个喜欢思考的病人。
总的来说,“冒名顶替综合症”只是一种焦虑的表象,但从根本上说,是思维习惯以及对待失误的归因方式有问题。患病者总是将成就归于外因,认为是命运的垂青或是机缘巧合;而失败总是归于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内因。比如:受到表扬就认为是自己幸运;取得好成绩就认为是他人没努力;成绩考不好就认为自己智商不够用等等。
从小就听老一辈常讲: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可有些时候谦虚过头了也容易成为一种病。中国人对于谦虚这种品德的歌颂,压榨了一些人们应有的自我认同。人们都需要外界的认同,但更需要对自己的认同。不是谦虚和反思不对,只是一味的谦虚和不够科学的反思会让一些人对于自己的认同感不够高。
其实患有轻微的“冒名顶替综合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这类病症让我们不能懈怠,因为怕辜负他人的希望,所以会一直不断的努力;但是一旦过重,就容易自我批判,对自己定位不足,从而错失很多机会。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病情,改善现状呢?什么是成就?什么才是优秀呢?
我们以往总是看了很多名人传记,很多励志故事,无外乎都是通过很多玩命付出的努力,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成功的彼岸。而现实生活中,困难的确是天天会有,只不过程度不同,书中自是有些戏剧化或者大起大落才会打动人,但我们的生活不是,每个人的能力也不同。
也许就是刚刚巧,你花了一小点力气解决了一个他人费很大劲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许就是刚刚好,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朋友过来伸出了援助之手;也许就是你方法比较有效率,不需要贪黑起早就按时解决了工作中的一个项目。
这个时候,记住,不要只去想自己多幸运,多侥幸,要正确归因,自己在某方面确实有一定知识储备;自己对待朋友很好,所以很多朋友愿意两肋插刀;自己工作讲求方法,所以会省下很多力气。
努力,不一定是贪黑起早、废寝忘食,可以是认真的思考,仔细的准备,可以倾注全部的热情,也可以只是从容的规划。
成就,不一定是有很多权、有很多钱、有很多名望;它有可能就是工作中完成了一个小的项目,生活中和亲人朋友过得幸福,获得了自己喜欢的人的芳心,学习中学会了一点能够提升自己的小知识。
优秀,不一定是要事事追求完美,可以是犯错之后的勇于承担,可以是为人处事的舒服妥帖,可以是对待生活的充满热情。
所以,你成功吗?你聪明吗?你应该得到现在的一切吗?你还害怕吗?你还在只想着一切都是因为自己幸运吗?你还在对自己失望吗?
如果你还在犹豫你的答案,没关系,我们慢慢来,总有一刻你可以客观清晰的认识自己。给别人看的自己也好,别人看不见的自己也好,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是谁,何不擦亮眼前镜子上面的雾气,认真审视一下这个怀揣梦想、勤劳努力的你。
你是B还是A其实没关系,最重要的是,你是你,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