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今天的分享之前,请先回答一个问题,你是否对孩子吼过?我自己的答案是:吼过。
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说,吼骂孩子的父母教养孩子时是无能的体现,我也知道不应该这样,可每当看到孩子不好的表现时,自己的怒气值直线爆表,压也压不住。
看来,吼骂孩子真是父母最后一块遮羞布,无能为力时的最无效也是最无奈的一招。
那么,有什么好的教养方式吗?让孩子的表现越来越好?让父母的怒气值一直在爆表以下?
这里就要分享一下菲利帕·佩里的《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了,从业20多年心理治疗师的菲利帕·佩里在书中,用育儿理念讲解了亲子关系,围绕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人际关系,让亲子关系越来越好,让父母越来越冷静和理智。
01 孩子是诚实的,不要否认孩子的情绪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常遇到这样的场景,本来孩子在比较暗的屋子里玩得挺高兴,突然他跑过来对我们说,他怕黑;我们特意做了孩子喜欢吃的饭菜,结果孩子吃了一点后就不吃了,说不喜欢吃。
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通常会做的都是想方设法地说服孩子,想要向孩子证明他并不是这样想的。比如,当孩子说自己怕黑时,我们可能会说,“刚才你不是玩的挺好么,你怎么会怕黑呢?”再比如,当孩子说不喜欢吃时,我们可能会说,“你不是最爱吃这道菜了吗?你再吃点。”
我们否认孩子的情绪,不去理解孩子的感受,让孩子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这样的后果就是,以后孩子再有负面情绪时,他也不会和我们沟通了,这不仅让我们的亲子关系变得紧张,也让孩子感受不到幸福。
作者在《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中说,“如果你不把孩子的悲伤、愤怒、恐惧当成需要纠正的负面情绪,而是把那些情绪视为进一步了解孩子、与孩子培养亲密关系的机会,你可以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深厚。你这样做时,就能提高孩子幸福快乐的能力。”
在孩子有负面情绪时,我们不要急于否认孩子的情绪,要站在朋友的角度,倾听孩子的声音,让他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而我们要做的不是评价,只是认可他的情绪就好。
02 正视问题,不要急于转移话题
当孩子想要做的事情和我们的想法相反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采用转移话题的方式达成我们的目的。比如,当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我们不让他关注不开心的事,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让他开心。再比如,当孩子想要某个玩具的时候,我们转移话题,让他不再关注玩具这件事。
从短期来看,我们达成了目的,孩子不再纠结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事情,可是这样做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从长远上看对孩子的成长也不利。
孩子可能学会这种方法,反过来对付我们。比如,当我们想要和孩子讨论他的成绩时,他却转移话题,说起其他事情;比如,当我们想要孩子学习时,他却找一些理由做其他事情。
不利的影响不仅仅如此。
作者在《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中说,“如果你不断以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帮孩子抽离当下的感受或体验,你也在无意间导致他们难以专注。”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孩子,没办法长时间专心做一件事的原因。
我们要做的不是转移换题,而是正视孩子的问题,明确告诉他,我们的想法是什么,理由是什么。让孩子感受自己被重视的同时,养成直面困难的习惯。
03 询问孩子的想法,不要一味解释自己的理由
有一次带着孩子去上培训班,课后和老师谈论了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在谈论的过程中孩子在后面静静地等着,等谈完后想和孩子一起离开时,孩子突然冲出了教室。当跑出教室后已经没有了孩子的踪迹,楼上楼下找了好久才发现了孩子,此时孩子已经惊慌得哭了起来。
为了安慰孩子,反复解释自己为什么这么晚才找到他,却一点效果也没有,孩子仍然哭闹不止。
这样做之所以没有效果,是因为我们的解释会让孩子认为,大人做错事情总是有很多理由。这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有影响的,以后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会找很多借口为自己开脱。
其实,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做的并不是一味解释自己的理由,而是询问孩子自己的想法,去理解他的感受,让他知道,我们可以接纳他的所有感受,包括愤怒、恐惧、悲伤和快乐,让他知道我们是理解他的心情的。
04 后记
在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否定孩子的情绪,不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不是解释我们自己的理由,而是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的心情,让孩子获得心灵上的慰藉。
本文由LeegerJiang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