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年几乎都会坐飞机回中国,许多年前的一次旅途中,飞机上空调的冷气让我感觉很不舒服,我试着找点东西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然后就注意到了身旁的小圆窗,它让我回忆起小学教室的窗玻璃,绿色的木窗框始终干净透明。
刚上小学时姨父送了我一套书籍,叫《世界真奇妙》,里面介绍了世界各地的风俗文化以及历史遗迹,最让我感兴趣的是许多不解之谜,包括古埃及金字塔,百慕大三角,玛雅文明等等。好奇心驱使我努力学习,想从科学里找到答案,然而科学相关的课程,无论是初中时和蔼可亲的物理老师通过各种实验来教授的物理,高中时刻板严谨的班主任教授的数学、化学甚至学术气息浓厚的墨尔本大学的计算机科学,都没能帮我解开心中的疑惑,当然不能否认它们极大的增长了我的知识水平,并让我有在社会里生存的基本技能。
我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距离大学毕业已经许多年了,回想起求学生涯,虽然学到的知识深印在我脑海,但求学过程中至今仍记忆清晰的,竟然只有小学教室里那些绿框的窗户。学习难免枯燥,尤其是怀着一颗探索未解之谜的心却得不到答案;然而透过每天被值日生擦的干净透亮的窗玻璃,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无论是高高的梧桐树几乎贴在窗上的枝叶,路两旁吆喝叫卖的小贩,还是匆匆赶路的行人,无一不充满了生机;更妙的是这些景致并非一成不变,更不用说形形色色的人了,有天真无忧的孩童,有奔波赶路的年轻人,也有悠然自得的老人,这一切都正如佛家说的成住坏空,循环往复。
如今科学昌明,科技日新月异,人们在享受科学带来的各种便利并不断被新事物冲击时,却似乎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无论是战争、天灾、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还是大至国家、民族,小至亲朋好友之间的矛盾与不和谐,人类社会在以科学为基础的发展道路上似乎越走越艰难,却始终期望以科学来解决所有问题,科学主导了人类的认知。实际上,在科学之外,还存在着另一种对世界的认知体系,由于唯物主义的主导以及人们在物质上对科学的依赖,许多人不愿接受,不愿触及甚至不知道这个曾经主导了中华几千年文明发展,在世界各地创造了璀璨的文明以及无数现今无法解释的奇迹,与现今西方科学截然不同的另一个科学体系:玄学。
何为玄学?英文里有两种解释,一种是metaphysics,就是存在于物质之外的抽象概念;另一种是pseudo-science,就是伪科学,“伪”这个字会让人觉得有欺骗的成分,然而我却觉得它有一种对科学的讽刺,钱钟书的一张肖像照里嘴角向下,隐隐微笑,被解释为他对现实的轻蔑和不屑,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科学--如果特指西方科学,应该是人类对世界的探索和总结,其中包括各种定律、法则等等,人类现今的文明社会便是构筑于这些研究探索之上。在许多科学家眼里,对于未知的宇宙、时空,人类的科学显得微不足道。
我好像是在海滨上玩耍的孩子,时而拾到几块莹洁的石子,时而拾到几片美丽的贝壳并为之欢欣。那浩瀚的真理的海洋仍展现在面前。 -- 牛顿
当我们的知识之圆扩大之时,我们所面临的未知的圆周也一样。-- 爱因斯坦
从许多伟大科学家的故事里,我们不难总结出一点:科学的探索与发现是无止境的,把当前的发现作为恒定的真理去判断未知的事物和排斥无法解释的现象,这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其实,纵观科学的发展史,不少时候,科学是以新的发现论证否定以往的认知来发展的,正如胡适所说,科学的精神在于大胆的假设并严谨的探索和小心的求证。
方法论
我的大学同学有的毕业后继续深造,有些读了博士,其中有一个基督徒,每周末都要去教堂。当我告诉他我要写一些关于玄学的东西时,他对我的想法很好奇,并以非常学术的角度问我,需要用到哪些参考文献。我告诉他我参考的是佛经、圣经、中国的神话古书、自己打坐入定后看到的景象、网上的小道消息、及人们做过的梦。然后就看到他脸上的表情像是我第一次吃Vegemite(酵母酱)时一样(虽然我当时没照镜子看自己是何种表情),他对我说:
我的上帝啊,没听错吧?圣经作为参考文献?在我们科学系这样写论文你肯定不能毕业。
看出问题了吗?他作为一个基督徒,并且先对他的上帝感叹了一下,然后质疑我用圣经做参考文献的可靠性。初中历史课学西方宗教史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信上帝便得永生,先不说是不是真的只要相信上帝便能得救,就说我这个朋友,虽然每周去教堂,但我却不敢说他真的信上帝。我完全理解他从学术角度说的这句话,正因为此,让我深深感觉到,对科学的依赖潜移默化的封闭了人们的眼界。上文说过,科学本身是人类对物质世界探索发现的总结,而其精神却是对未知的东西大胆的假设和谨慎的求证,不少人只看到其物质的一面而忽略了科学的精神,尤其是在现实中享受着科学带来的便利时,会觉得科学就是书本里学到的东西。心中充斥这种观念,就无法深入探索科学以外的事物,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已有的科学观念,才能有一个对世界的全新认识。
电影《2012》里,小喇嘛困惑的时候向大喇嘛请教,大喇嘛提起茶壶往杯子里倒水,直到水溢出杯外,然后对小喇嘛说:
正如这杯水,你心中充满了想法和偏见,若想得到真正的智慧,就必须先把这杯水倒掉。
在我看来,科学和玄学并不互相排斥,它们只是探索人类、生命及宇宙的不同角度。玄学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它不能被所有人接受和理解,而科学却有它的便利性,任何人通过学习都可以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并且能在相当程度上改善自己的生活。《苏菲的世界》里说世界就像一只兔子,人们都生活在兔子皮的表面,以为这就是整个世界了,在现实中为了物质利益而往兔子皮里面钻;在人们看来,兔子皮是自己脚踏实地,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抬起头只有黑漆漆的天空,无边无际,遥不可及。所以“里面”是发展的方向,却不知正因为只看到“里面”,才让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看不见世界的全貌;哲学家仰望星空,繁星的光芒就像落在牛顿头上的苹果一样,使他们意识到世界只是一只兔子这个事实,于是想看看兔子外面的世界,就拼命往兔毛的顶端爬。往里面钻的人享受着现实的物质生活,同时嘲笑往外爬的人,笑他们放弃了现实的利益而且容易掉下来摔死。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也是觉得,即便世界只是一只兔子,即便往里钻的人目光狭隘,但那又如何,只要活的快乐不就行了吗?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发现,不同的人对快乐的理解不尽相同,即便同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快乐和追求;况且,无论快乐与否,人总是逃不出死亡,这就是哲学家经常会问的人类的终极问题: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们是谁?而这一切就从一个梦开始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