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到了,先祝所有老师们节日快乐。
学生们和家长们都在考虑,送什么礼物给老师好呢?中秋节临近了,很多人选择送名贵月饼,有些人送香水,有些人看老师家里缺什么送什么……但来自威尔森高中的学生们,送了他们的菜鸟老师艾琳·格鲁维尔一大柜子日记。他们自己写的日记。
这些日记改变了一个老师,更改变了一群年轻人的人生。这是真事,也是电影《自由作家》(又名《街头日记》)里的镜头。
1. 《自由作家》Freedom Writers(2007)
年轻的菜鸟老师艾琳获得的第一份教育工作,是在威尔森高中最烂的班级里当老师。这个班级里的学生,种族混杂,有小混混,有黑帮成员,绝大部分是贫困街区孩子,他们的共同点是对学习没有丝毫热情,对于彼此之间用暴力沟通。
身怀改变世界的理想主义的艾琳,想要改变班级的现状,改变孩子们的人生,让孩子们用日记记录下自己每天遭遇的所有事情,然后彼此分享。
孩子们从一开始的抵触和嘲笑,慢慢开始有选择地分享彼此,到最后敞开心扉,每个人在分享的同时,找到了生活中的幸福,也找到了合理的沟通方式。他们获得了生活的自由,也懂得了互相尊重。
一本日记改变了世界。
作为老师,艾琳让孩子们学会正确地沟通,和自己相处,和别人相处,和社会相处。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就面临环境影响孩子,孩子不会沟通的问题。娇生惯养的孩子习惯了要求,习惯了索求,要么叛逆拒绝交流,断绝沟通。而大部分老师们,家长们,只会用权力去要求,命令甚至用身份让学生听话,忽略了真正的尊重和正确的沟通。
绝大多数孩子是荣幸的,能有条件获得上学的机会。我上中学的时候,有几个同学因为家里条件差,悄悄退学。老师努力帮助过,但最终力量太小,他们还是退学了。我还记得有个同学临走前在讲台上,对同学们说了好几句“要珍惜学习”的痛心之言。
2. 《一个都不能少》Ni uno menos (1999)
14岁的魏敏芝被邻村请去当一个月的临时老师,管理着仅有的26个学生。学生们见老师太年轻,又不会上课,每天只安排抄课文,就起哄欺负她。10岁的张慧科为了给家里还债,辍学进城打工去了。
为了找回张慧科,让学生“一个都不能少”,魏敏芝和几个学生进城寻找张慧科。没有钱,没有社会资源,茫茫人海寻找一个10岁的孩子,她们在困难满地的城里团结合作,艰辛艰难的寻找中,整个社会的面貌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她们最终找到张慧科的同时,自身也上了一堂难忘的教育课。
诚然,普世观认为我们上学是为了将来有个好工作,多挣钱。而当现实困难大于上学带来的好处时,选择生活是经历困难者的无奈。也是事实。
作为老师,学生的长者,有责任让学生们要认清现实,但要避免过早承受生活的侵蚀。其实,每一个老师花在别人家孩子身上的精力,都比花在自家孩子身上多十倍。但生活的残酷,远比老师们强大万倍,亿倍。
有稳定的生活环境,对于未来也茫然,这样的学生大有人在。而茫然不在于成熟与否,而在于灵魂是否觉醒。一个没有灵魂的身体,即便是奖状和证书满屋,反而会更羡慕讨饭者笑得开心灿烂。
3. 《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 (1989)
固定的教育模式,凝重的校风以及高升学率是威尔顿预备学院的特点。孩子们像动物入笼接受驯化。新教师基汀来到后,看到了一群死气沉沉的行尸走肉。于是,他决定行使教师最本质的职责:唤醒学生的灵魂。
基汀带着学生们在校史楼内聆听死亡的声音,反思生的意义;让男生们在绿茵场上宣读自己的理想;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新的视角俯瞰世界。
学生们对基汀自由发散式的哲学思维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们渐渐学会自己思考与求索,勇敢的追问人生的路途,甚至违反门禁,成立死亡诗社,在山洞里击节而歌,尝试去对父母的专权说不,勇敢地觉醒自己的灵魂。
基汀面临的学校现状不正是我们现在的样子么?
现如今,每个学校都以成绩为标榜好坏的标准,要想有好成绩,就让学生好好读书,怎样才能好好读书,考出好成绩?严加管理,不断鞭策要求,让学生像机器一样转动。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教育现状,也是绝大部分学校死气沉沉的风气根源。
年轻的躯体没有灵魂,没有主见,被迫习惯了接受别人的学习方法和能力,习惯的好的学生成绩高,不太习惯的学习差,等到了毕业后全都被扔进社会不管,那时,习惯了学校思维的他们便慌了,因为在踏进社会大门之前,他们一直不是真正的“人”。
作为老师,教书育人,教,是教授学习方法,育,是培育身心成长。在此之外,还要凭借自身的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为孩子在心理问题上多多解答。让孩子们学会正确地沟通方式,学会自我调节,学会和别人相处,不再过于自负,学会和社会相处,别一入社会傻三年。
老师既是孩子们的保护伞,保护孩子们在学校这个社会小范围内健康成长,也是桥梁,连接真正的大社会,让孩子们理解,明白社会现实的同时,不过早地承担社会责任和影响,无忧无虑地成长。
因此,以上这三部片子中的老师加起来,就是一个完美的老师形象。但实际上,只要老师能具备其中一点,学生都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