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这本《收益递增》读书笔记第三十一篇。
第一本跨月的书,估计二月份也够呛写的完。无所谓了,写什么不是写呢。只要是脑子里还能有东西出来,那就写。再说了,就算是顶着这本书的名头,你还不是一样也写其他书的感受。只不过就是以这本书为主罢了。
下面继续翻开这本《收益递增》,作者又提到了炫耀性消费。那就由炫耀性消费展开我今天的思考。我认为炫耀性消费的基础来自于物质的冗余。如果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你哪里还有精力和物力去做炫耀性消费啊。我们现在已经从各种生存物质都稀缺的年代,到了产能过剩的时代。多出来的东西总是要有人去消耗他。一是为了不浪费,二也是为了给那些有多余精力与财力的人找点事干。
人类社会和人自身一样,不就是在不断的生产和消耗吗?人的代谢需要不断的吃东西,通过消耗来维持自身的一个稳定。社会一样是通过不断的消耗来保持稳定。总之就是要维持一个能量的平衡。这个消耗也是分层级的,就像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你只有底层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去思考上一级的需求。就像俗话说的,饱暖思淫欲。生存还没有得到保证的时候,你是没有精力去思考传宗接代的事情的。人也是只有在吃饱了撑得的时候,才会去琢磨生存之外的那些事情。
人在社会中是分层的。这个层分为看不到的精神境界,和看的见的物质基础。社会的分层应该是种必然,他一部分是分工的一种必然,另一部分可能就是为了建立一种结构。咱不说人为的东西,就是树木花草,他也是要分,根茎枝叶的啊。有了结构上的区分,才有了功能上的划分,才使其运行成为可能。社会也是一种存在形式,那么他的存在也需要有相应的结构保证其正常的运转。不分层,一个完全同一的整体,怎么能运转呢?就算是大气层也是有温度,湿度,密度的差异,才使地球可以运转。单一,均质化的大气层,地球上的生物可能就无法生存了。
一定范围内的分层也是社会运转的动力。改革前,大锅饭时期社会的活力肯定没有现在强。其实所有社会现象都可以在生物的演化中找到规律。生物的产生不也是因为先有了聚集吗?在结构上有了聚集,存在了一定的能量梯度,才能行为规律的变化,形成秩序。生命也好,社会结构也好,其实他们都只是一种秩序的表现。规则,秩序,通过载体被表现出来。
那么就有了一个问题,秩序的出现是必然吗?为什么秩序要被表现出来。在虚无之中是否还存在其他形式的秩序。秩序是先于物质而存在,还是因为先有了物质,再产生的秩序。秩序,规则是独立的,还是依附于物质而存在的呢?再有秩序只是一定维度的秩序,不同的维度秩序是不一样的。但是维度也是因为物质才被察觉的。没有任何存在的虚空,你怎么去辨识维度。没有载体的存在,你也感受不到秩序。但是如果没有秩序,又产生不了物质。那么到底是什么在先,什么在后呢?这些问题好像跟这本书又没有关系了吧!
还是回到这本书,书中又开始说艺术品了。我认为艺术品和货币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靠相信他,才使他有了价值。你相信你能用货币换到你需要的东西,所以你才会接受他人给你的货币。同样,艺术品你也是因为相信她具有价值,你才去收藏她。艺术品的价格来自于你主观的认为她值多少钱。这跟股票的估值有着一样的道理。反正我现在是会去碰什么艺术品。就算是喜欢一个东西,如果她对我没用,我也大概率不会买。我更多的是实用主义,我看重的更多的是使用价值。这可能也证明我的需求层次还没到那里。还没有闲钱去买一些单纯的精神享受上的东西。
你的需求与想法就是你所处阶层的一种表现形式。人的改变是循序渐进的,先改变思维,再改变行为,行为改变物质基础。再通过改变物质基础来促进思维的改变,然后就是一个个的往复循环。最开始的改变一定是来自思维的改变,外界的环境随时会对你造成影响,但如果你的内心没有产生变化,你也还是改变不了的。外界环境的变化最多只能算是诱因,只有你的思维在一定方向上产生了可持续的改变,你的人生才能得到改变。
我认为我通过看书得到的一个改变就是,思考问题习惯从整体,维度,方向等方面思考。不再是单纯的只针对一件事,而是把这件事放到一个更大的维度,去从整体上进行思考。这个整体当然也只是我能思考到的整体。在我认知之外还有更大的维度,但那就是在我的认知之外了。我所做的,只是改变了原来的思维方式。至于你能在多大维度上进行思考,也只是和你的认知相匹配而已。这个维度不是你想跨越就跨越的,他是跟随你的认知变化的。你的认知之外的维度,其实相对于你就是不存在的维度。而我现在的进步也只是知道,在我的认知之外还有很多我不知道东西。你能做到的只是保持谦卑,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拓展你的认知边界。在简单说就是我知道我在井底,所以就不再敢说,天就是井口那么大。我也知道了,实际的天会永远比我想象的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