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校源自于十八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之后的社会发展需求,教育界对于教学与学习采「容器观」,也就是认为知识是由外在灌输,学习是正确知识的累积,教学者的任务是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多正确知识。在这样教育思潮的引导下,十九世纪初发明的黑板因为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因而成为每一间教室的标准配备,教师以讲述的方式,搭配黑板粉笔进行有效率的教学。而在教学哲学上,巴夫洛夫(Ivan Petrovich Pavlov)以狗实验,让狗听到铃声刺激就会流口水的古典制约实验,史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以老鼠实验,让老鼠在史金纳箱中按操作杆就能得到食物的操作制约实验,以及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以猫实验,让猫在迷箱中踩到踏板逃出箱外取得食物的尝试错误实验,这些实验所建构出来的行为主义学派,主导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教育理论发展。
到了二十世纪下半叶,信息技术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于能力的需求与后工业革命时代完全不同。教育界摒弃了以动物实验建构起来的行为学派理论,对于教学与学习改采「互动观」,认为学习者透过与外界互动的历程中来建构知识,学习是以既有知识去诠释外在讯息以建构新知识,因此教学者的任务是让学生主动学习、善用策略及发现迷思概念,这个时期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Jean Piaget)和维果斯基(Lev Vygotsky)。皮亚杰重视实际动手操作与心智操作,持学习者是透过与「物」互动来学习的观点;而维果斯基重视在社会实际情境中与他人互动,认为学习者是透过与「人」互动来学习的观点。互动观的教育哲学由「做中学」大师杜威(John Dewey)总其成,他认为教学应该是「学习者与教师或其他同学在有目的的活动中,或是在共同兴趣的探索下进行互动。」
教学中的互动越多,学生的学习刺激越多,学习效果也就越好。思考课堂互动应该关注两个层面,一个是互动的「量」,一个则是互动的「质」。传统上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大多为一对一形式,也就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一次有一个学生回答,这种课堂的互动量受到极大限制,而且经常这样的课堂互动形式无法反应学习的真实面貌。要提高课堂教学互动的「量」,教师必须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互动的机会,而要提高课堂互动的「质」,教师必须让学生在有目的的活动中进行互动,课堂互动气氛应该要是热烈且融洽的,并且互动过程中的学生反应必须获得进一步回馈,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能依据学生整体反应,实时调整教学。
要提高教学互动质量,就必须从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两方面着手。
在生生互动方面,主要以小组合作学习来进行,类似像「几个好用的合作学习法」一文中介绍的三种小组合作学习法,都是透过教学活动的机制设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与其他学生进行口语互动,并在互动的过程中学习,实践基于「人」的互动教学观。
而在师生互动方面,主要是以问答的方式实施,包含教师提问、学生发问,以及师生间的对话,这三者对于互动效果和学习成效至关重要。有关师生互动,《礼记.学记》篇早就给了指导方向,它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又说:「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则小鸣,叩之以大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然而,现代课堂一名教师要同时教导数十名学生,若完全依循《学记》的方法,一堂课问不了几个问题,能够参与互动的学生也没几个人,教师显然需要一些协助才行。
对于增进课堂互动最有效且最简便的工具当属学生反馈系统(Student Response System, SRS),也有称为课堂反馈系统(Classroom Response System, CRS)、听众反馈系统(Audience Response System, ARS)、即时反馈系统(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 IRS),或简称为反馈器(clicker)。最早听众反馈系统的发明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末期,IBM公司为了提高会议的生产力,推出一套称为Consensor的系统,当时是采有线设计,每一个与会者有一个连接通讯线路的盒子,盒子上有回答问题用的拨号盘和红黄绿三个指示灯,会议主持人以口头提问,所有参加会议的人转动拨号盘数字回答,当多数人回答的数字相同,绿色指示灯会亮起,否则亮出黄灯或红灯。
听众反馈系统后来逐渐为大专院校所接受而开始在教育上应用,随后慢慢扩及到中小学,系统配置也从有线进化到无线,所采用技术则由红外线IrDA技术演进到无线射频RF,学生终端则变得与普通遥控器相近。最新的技术发展则是以APP应用形式,让智能手机变身为反馈器,以WiFi进行通讯。
在教学应用方面,初期反馈器大多用于过程性评价,也就是老师教学一个段落后,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利用反馈器来回答,老师可以从统计数据立即得知学生对于这个段落教学的理解情形,帮助他们决定是要重新教过,还是可以继续教下去。另一种使用目的则是为了提高人数超过百人的大班级教学中的学生课堂参与度,当老师提出问题后,每一个学生都必须按键回答,如果学生缺席或上课不专心,立刻就会在号码列表中显现出来。
近十几年来反馈器结合教学原理,使课堂应用越来越朝向提高课堂效率与促进认知思考的方向发展,例如哈佛大学艾瑞克.玛祖尔(Eric Mazur)教授所提出的「同侪教学法」被证明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台北市立大学附小王瑀老师的「思考金三角」教学法则是以反馈器为工具,经由数据所反应的学生思考,让老师根据数据决策,进而扩展、转化与再应用这些被看见的思考,深化认知教学活动。
一个看似简单的反馈器,背后涵盖的教学思路却很广泛。教师根据反馈数据所施行的教学决策,反映出个人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哲学,自然也就深深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曾有一位老师非常喜欢反馈系统,他常常在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出20道题,每一题让学生思考2分钟作答,等于一整节课时间学生都在使用反馈器,这样的应用模式虽然有很高的课堂互动「量」,但「质」却十分低下。曾有学者的研究发现,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反馈系统时间在不超过15%到20%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效果。玛祖尔的研究则指出,在同侪教学法中,教师的提问使学生答对率介于30%到70%之间,学习的成效较好。
有人说反馈器是the art of teaching,不仅说明反馈器做为一项技术(art),能将按键信号转换成数字,经由数据汇整、图表转换与精妙的软件设计,达到提高课堂互动量的效果,更使教师能够根据精准的数据,实时进行教学决策,施行妥适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互动的质,使教学具备多样化面貌与丰富生命力而成为一门艺术(art)。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岂能不深入探索、好好运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