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灯背后】业务线到商学院的人才流动,一举多赢
1-【缘起】
昨天有机会与D老师说到,从业务线到商学院的转变,带给了她自己认为的好处与挑战。
恰好,前几天再次翻阅【上接战略,下接绩效——培训就该这样搞】这本书,这本书是用友大学校长田俊国老师撰写的,书中讲述了自己从业务线到企业大学校长的历程,也讲述了企业大学专职讲师秉持【从业务中来,到业务中去】的人才选拔和流动原则。
我结合自己的理解,以及书中提到的一些阐述,分享了这样的好处与挑战。
2-【这样做的好处】
01【增加了成长路劲】,在业务线表现不错的骨干员工,自身热爱教育事业,当感觉遇到了天花板,很愿意到企业大学做经验的整理和知识的传授,因为把零散的经验体系化、课程化,成长非常快,这是一个【梳理-沉淀-上升】的路径。
02【增加了企业大学的活力】,业务线的骨干带来了业务经验,也注入鲜活的业务案例和素材,促进与业务线的交流,保持贴近业务的力度和传统。
03【增加了业务线的深度】,企业大学是成长加油站,当专职讲师再次回到业务线的时候,不仅专业没有丢,而且增加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深度,非常受业务线的欢迎。
3-【这样做的挑战】
01【思维上的转变】,从业务线的专业老师,只讲一门课,更多是在一个点上;到商学院做专职老师,不仅要讲课,更要带完整的一个项目,需要的系统【设计和运营】的思维。
02【能力上的突破】,专业老师,只需要讲好自己领域的课程;商学院的专职老师,还要辅导专业老师的课程开发。从自己做,到教人家做,成为老师中老师,能力上需要较大突破和成长。
03【行动上的付出】,专业老师,做的一门课的专业,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商学院的专职老师,从项目立项,到课程研发,到项目启动,再到项目实施,每一个环节都是超常的付出。聊以慰藉的就是能力和经验的沉淀。
4-【小结感言】
最后分享了,自己的做法:课程现场的运营,经历了N多次,这次把它提炼成【三字诀】,分成【五部】,每部【五句】。
这就是乐在其中,自我成长,不需要他人的鼓励。
聚光灯背后的世界,一定是这样修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