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县城有一个很好的高中,初中时候的思维总是想着,上不上好的高中都是一样的,还是看自己的自律性,个人自律性强一样可以考上好大学。也因为当时的学习成绩不好,心生怨恨,那高中有啥好的,家长们都把考入那个高中默认为已经踏入了大学的校门。
我最终没有上我们县最好的高中,去了个差不多的学校,学着差不多的习,过着差不多的日子。高一高二的时候我还对自己信心满满,因为我也可以考班级第一,能在年级挂上名字,当时要说不开心那是假的,心里也更加质疑环境对于成长的重要性。但是打脸总是来的猝不及防,高三考试的时候我们班只有一个人考上了二本(还是双非二本,不在大城市、不在省会,不知名),而且当时我还在重点班,那也就代表着我们理科只有一个人上二本,而最好的那个高中这个二本简直不值一提。
高四复习的时候选择了我县最好的高中开设的复习学习-阳光高中,进入了才知道,很多过了一本线的人也来复读,只为冲刺自己的目标院校。这是环境对我的第一次打击,同样的年龄,同样的学习期限,我在为了考普通本科而努力,其他人在为了全国排名靠前的985、211而努力。这个时候我的眼界已经落后了一截。但还不自知,仍为当时自己的成绩感到自豪。
最近感受到了第二次的冲击,入局餐饮业是看重了他的发展势头,但这一次才真正明白里面的观念偏差。无意中看到了大部分伙伴的学历情况,心里顿时凉了一大截,大部分都中高层是初中、中专、大专(大专比较少)的学历,反倒最近招进来的做事的伙伴是本科学历(这里我没有学历歧视的意思,只是单纯的就事论事,如果非要杠,那就是你对)。对于门店伙伴的要求就更低了,初中学历以上即可。
在和伙伴沟通的过程当中,深刻体会到了理解观念的不一样,我说的是A,伙伴回复的是B,拉长了整个沟通过程(当然伙伴也可能认为我不好沟通),其次是遇到问题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一个电话甩过来,这个问题出现了你得给出来,处理不好就是系统不好,解决不了就是系统不好,每天被这些琐碎的小事纠缠,时间就这样流逝掉了,却没有成果可言。系统确实会有可改进的点,但更多的也得是自己的细心程度啊,只有先把流程走顺利了,后续才能展开其他的事项,但大部分伙伴的沟通更多的是关注短期的目标,更多的寻求单一问题的求解,并没有新的挑战点出现,每天都是日复一日的重复基础问题的解决。
也突然想到前两个月朋友和我说的,我的圈子要狭隘了,周围没有高人作为榜样,每天都接触也是和自己大差不差的人,没有对标努力的方向,那么是遇到刚毕业的小年轻,心里想着工资够维持自己的小日子,不给爸妈要钱花就行。要么就是已经结婚,不敢再轻易挑战和尝试的中年级别。圈子就是这么安逸又普通的圈子,想要突破困难重重,我应该跳出去重新寻找机会。当初还不理解他表达的真正含义,再次入职公司之后才深刻理解个中滋味。
我目前的诉求就是自己不要被同化,不失去对未知的挑战和对职业生涯的追求。失去斗志或想呆在当前环境的舒适圈的时候就去品牌店里逛一逛。每逛一次都能发现自己的贫穷和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