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1)精其选;(2)解其言;(3)知其意;(4)明其理。
一,精其选。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多极了,真是浩如烟海。但是,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
怎样知道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呢?从古以来流传下来的书,都是经过历来群众的推荐,经过时间的选择,流传了下来。我们看见古代流传下来的书,大部分都是有价值的。现在我们所称为“经典著作”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书。
我们心里先有了这个数,就可随着自己的专业选定一些须要精读的书。还有就是要一本一本地读,在一个时间内只能读一本书,一本书读完了才能读第二本。【读经典,精读,一本一本读】
二,解其言。这就是说,首先要懂得它的文字,它的文字就是它的语言。语言有中外之分,也有古今之别。【字面意思要懂】
三,知其意。中国有句老话说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思是说,一部书上所写的总要比写那部书的人的话少,他所说的话总比他的意思少。一部书上所写的总要简单一些,不能像他所要说的话那样啰嗦。
【字面背后的意思要懂】
四,明其理。理是客观的道理;意是著书的人的主观的认识和判断,也就是客观的道理在他的主观上的反映。理和意既然有主观客观之分,意和理就不能完全相合。人总是人,不是全知全能。他的主观上的反映、体会和判断和客观的道理,总要有一定的差距,有或大或小的错误。所以读书仅只得其意还不行,还要明其理,才不至于为前人的意所误;如果明其理了,我就有我自己的意。
从前有人说过:“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自己明白了那些客观的道理,自己有了意,把前人的意作为参考,这就是“六经注我”。不明白那些客观的道理,甚至于没有得古人所有的意,而只在语言文字上推敲,那就是“我注六经”。只有达到“六经注我”的程度,才能真正地“我注六经”。【不仅是道理,还有作者的思路和逻辑,很多时候这才是最有价值的部分】
以下两点是我的补充:
【五,摘其要。所谓把书读薄。通俗点说,干货整理出来。关键的思想,观点,框架,思路,闪光点,精彩处整理出来。要点理出来,精华就萃取出来了。】
【六,应其用。所谓把书读厚。学以致用,读书的目的是为了用。不会用岂不是白读?应用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之前不清楚的地方和没注意的细节。除了现学现用,更进一步还可活学活用,迁移着用。读一本书,相当于掌握了专业技能进而变成通用技能。】
总结,读书的方法:
精选,解言,知意,明理,摘要,应用。
是为道,为战略。
速读法则为术,为方法。它文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