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初29期王旭坚持打卡第39天
1、和善而坚定。不论是控制型的父母还是娇纵型的父母,通常都是被动反应,而不是积极主动。和善而坚定的父母寻求的是解决方案,能够认识到必须先改变自己,在行动之前先观察并思考,引领孩子,消除自己的内疚感,也会允许孩子犯错,允许不完美,允许反复尝试。
2、决定你怎么做,然后去做。正面管教的核心是学着改变自己,而不是尽量控制他人并让他们改变。例如:爸爸告诉孩子们每晚7:00到9:00是帮助他们做作业的时间,如果孩子超过时间便不再辅导,不会的只能空着回学校让老师教。又如:只有当每个人都系上安全带之后你才会开车,否则安静地停在路边等待。要记住:只有你不再唠叨、提醒、或说教时这种办法才管用。
3、只做,不说。如果妈妈们能够少说多行动,他们与孩子之间75%的问题很可能就会消失。大喊大叫、唠叨、说教、恳求、命令和威胁都是不尊重的方式。闭上嘴巴,行动起来。例如:“你愿意系上安全带吗?”,“你愿意来吃饭吗”,换成:“该系上安全带了”,吃饭的时间到了。”但在你说话之前,必须先得到孩子的关注,而不是在厨房冲着另一个房间大喊。
4、坚持到底。它是一种行为方式,也是让孩子倾听并合作的一种有力方式。例如:妈妈在打电话时孩子总是干扰。在下次来电话之前妈妈和孩子说:“我理解你的感受(关注和理解她),但是我需要在打电话时不被打扰,如果电话不是找你的,请你去玩玩具直到我接完电话(明确告诉孩子要做什么并提出解决办法),虽然这有些困难,但是我相信你能做到,否则我会感觉很烦(说出我的感受并表示坚持)”。如果孩子还是在你接完电话之前吵闹,那么去阳台关上门表明你说到做到。这样他就学会了相互忍让。如果此时愤怒的吼孩子或打她屁股,那么这是对孩子的侮辱或不尊重,会让孩子觉得“我不好”或者“等着瞧”。
5、从错误中学习来替代惩罚。大部分的妈妈都缺乏正确方法的知识和技巧。我们可以在保持平静、友善并尊重孩子和自己的前提下,积极地帮助孩子学习如何以更恰当的方式处理问题。例如:孩子弄散了果汁,不吼不打,拿抹布来对孩子说:“我们一起清理干净吧。”如果孩子对小狗很粗暴,可以把小狗拿开并告诉孩子:“等你会善待它的时候告诉我,我再让它和你一起玩”。
6、改进你的沟通技巧。父母的一部分责任是帮助自己的孩子学会独立思考。首先父母要做的也是最难学会的就是:倾听。孩子做错事请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告诉孩子她做错了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以及应该怎么做。这样就阻碍了孩子发展自己的智慧、判断力、考虑后果的能力和负责任的能力。正确的方式应该是用启发式的提问:“发生了什么事?你认为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你对这件事有什么感受?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呢?”让你的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由你进行评判。列一些词汇表:快乐、伤心、舒服、害怕、愤怒、难过、无助、绝望、尴尬、羞愧等等。例如:孩子因为拼图困难而沮丧准备放弃并开始哭,你可以跟他说:“你感到很苦恼,因为拼图太难了,你不喜欢它是吗?”孩子在正确地表达出感受时,往往情绪就缓解了。
7、对自己的期待要合理。有了孩子之后,大部分的时间都会被占用,这就需要合理的安排。孩子们要在餐桌上吃饭,在书桌上画画,在外面玩球。不需要买太多的玩具,太多物质的东西会把孩子们变成物质主义者,以至于没有了这些“东西”就不知道如何让自己快乐。
8、开家庭会议。他能让孩子学会沟通技巧、合作、尊重、创造性和表达感受。可以每周开一次,家庭成员都参与,把问题在此时共同讨论、分享看法、倾听感受并提供解决方案。这也是练习解决问题能力的好机会。大家往往会对自己所提出的解决方法自觉遵守,这样在问题发生时少了许多矛盾。
9、提供有限制的选择。给孩子提供至少两个可以接受的选择。例如:“要么去练钢琴,要么就别去上课了。”孩子会感到一种权力感,感觉这是是由他来决定的,这就赋予了孩子力量。但是对于是否要刷牙,是否要上学,是否要伤害别人,或是做一些危险的事情,这些不在可选择的范围。
10、设立界限。父母要学会让年龄较大的孩子帮助参与设立界限。养育的艺术一部分就在于知道何时放宽限制。运用自然后果、逻辑后果和日常惯例为孩子设立界限。如果不带雨伞会被淋湿——这就是自然后果。妈妈们在行动之前应该等待并观察,让淋湿的孩子独立思考怎么做才不被淋湿。抵制住去控制、解救或者惩罚的冲动,才能让孩子们自然的学习,允许孩子们体验自己的选择所带来的行为后果,有助于他们学到宝贵的人生经验。而最有效的逻辑后果是让孩子们一起参与设定。在孩子犯错后,你执行逻辑后果时,也可以与孩子共情,安慰和鼓励他。
11、每天固定时间,安排至少一个家庭活动进行。参与者越多越好。
12、告诉孩子一个你近期要做的事,然后默默去完成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