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评论能不能吸引人,在于论点的标新立异;而一篇评论能不能够说服人,关键则在于文章的论证是否有逻辑。
很多评论的初学者在学习评论时,往往都会因为“逻辑差”“不讲道理”“乱下结论”而被批得一片红,比如下面这位同学在本周的实务训练中(材料是大妈摔手机事件)就犯了两次逻辑错误:
错误一:诉诸怜悯
诉诸怜悯是我们在写作中非常容易犯的一种论证错误。正如这位同学的作业所写的那样,“想过”“绝望”“何等的悲痛欲绝”,一切情形皆是评论者的自我想象,还记得新京报评论的高铁扒门事件吗?
“拦下男人,让一个女人只身带着孩子,没有行李,没有证件,到千里之外的城市,这说得过去?孩子渴望看到爸爸,妻子渴望看到丈夫,但同在一个屋顶之下的一家人,非要被硬生生地拆开,这说得过去?”——《新京报》
说白了,读者并不是“靶子式”的傻子,评论员的想象,难道读者看不出来吗,有何说服力?评论作为新闻的一种体裁,它的观点性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之上的,在论证过程中,以值得同情为理由来证明观点,除了收割一波怜悯之外,并不能起到事实胜于雄辩的目的。要知道,用于获得怜悯的情节与你的主张要求是无关的。
错误二:诉诸恐惧
诉诸恐惧是指用强力的手段或恐惧压服别人,最常见的形式就是这种论证:如果有一天你变成了他,你也会受到如此威胁或迫害。还是那句话,读者不傻,我不一定会成为“她”,我可能会步入她的年龄层,但我不一定会成为“素质低下”的那个“她”,说服力何在?
有的同学会说,这样的低级的逻辑错误我怎么可能会犯,那希希哥要告诉你一个诉诸恐惧的高阶版错误——
“但不要忘了,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变成那少数人中的一个。”——新京报评高铁扒门
“篮球场地之争中,不要忘了我们每个人都会变老。”——新京报评篮球场地之争
改了三年评论,太多的人喜欢去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假借年龄属性相仿而让人误以为进入了一个“大众化”的情形中,从而使读者陷入约束之中。但是三秒之后,想必读者都会反应过来:我可以做那少数人,我可以变老,但我为什么要做那个“违反规则”的人呢?说到底,这份“恐惧”只是评论者的文字游戏罢了。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让大家对于评论的论证谬误有个初步的认识,看起来这些错误我不会犯,但在具体写作中我们还是默默地落入了论证的圈套中。
那么,如何避免论证的逻辑错误?
翻阅众多教新闻评论写作的参考书,它们只会告诉你一个答案:论证,从写作角度讲,论证是把材料和观点统一起来,组成一个完整而严密的说理体系的过程;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较法、反证法、演绎归纳法、归谬法。
参考书只会告诉你是什么,却不会告诉你在具体使用中应当怎么用,以及用错了应当怎么改。其实,这几年上评论课,从上万份学生作业中,希希哥也慢慢摸索出了三类常见的论证谬误:诉诸感情、诉诸权威、未确证的假设。
诉诸感情
诉诸权威
未确证的假设
通俗一点来说,评论就是一场斯文人的吵架,我不骂骂咧咧,但我用道理一点一点把你折服,我就赢了。那么,在这场吵架中,如何骂得有水平、有说服力,论证就成了十分关键的因素。
前几日刷爆微博《十问崔永元》,出自导演冯小刚之笔,可谓是“妙语”连珠,本来还发愁的希希哥,觉得讲课找不到新鲜例证,天将降馅饼于希希也,2018年评论写作论证谬误的教学典范,非他莫属。
这“十问”,每一问究竟折射出评论写作的哪些逻辑漏洞?
第一问:你说《手机》这部电影伤害了你,请问,《手机》里的主人公严守一干过的事你都干过吗?严守一在影片中的人物关系你都有吗?严守一从小没娘,是奶奶把他带大的,你没娘吗?严守一离过婚,你离过婚吗?严守一有个情人叫伍月,在出版社当编辑,你有情人吗?严守一有个朋友叫费墨,说过“做人要厚道”,你有这样的朋友吗?严守一在节目里说实话,在生活中谎话连篇,你也是这样的人吗?严守一不告密,不恐吓别人,做人有底线,你有吗?以针砭时弊说话风趣见长的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全国就你一个吗?如果他干过的事你都没干过,他有的人物关系你都没有,你吃什么心?何来对你的伤害?你在这里骂骂咧咧演了两个月的流氓,不是碰瓷是什么?
【分析1】
这段话的逻辑是:严守一做的事和人物关系你都没有,所以构不成伤害,因此是碰瓷。冯小刚在这段话里对概念进行了模糊处理,影视作品的影射不等于完全相同,本身就是一半真一半假,才会构成如此扑朔迷离的局面,让人纷纷猜测严守一是崔永元。这种关系对应不是崔永元自己赋予的,而是影视作品表达给观众,观众的行为去实现伤害的。概念模糊,这一错误直接会导致立论站不住脚。
第二问:如果你坚持认为《手机》伤害了你,为什么不运用法律维护你的权益呢?你可以起诉作者和影片呀,你是不相信法律,还是不相信自己?你其实很清楚,法律不会支持你的,如果法律支持你碰瓷儿,那所有反映现实生活的影视作品都会有所谓的“影射”的嫌疑。
【分析2】
在11种谬误中,我列举了一种非常隐性的错误——循环论证。因为你碰瓷,所以你不敢起诉法律;因为你没有起诉,所以你就是碰瓷。就好比:我骂你是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对国家有利的,所以你就是卖国贼。问题在哪?问题在于爱国者的话就一定是对国家有利的吗,同样,崔永元不起诉,就一定是因为他碰瓷吗,万一只是懒得理呢?
预先假设,最终被还原为真的前提,这样的论证方式表面看似有理,却是陷入在自我逻辑中走不出来,为何?因为循环论证一直处在自己主观的“封闭圈”里在论证,缺乏第三方的论据支撑,一旦有第三方可靠论据介入,这样的“谎言”不攻自破。
第三问:你作为传媒大学的教授,又口口声声说你爱电影,文艺作品切忌对号入座,这个基本常识你都不懂吗?《教父》这部电影你看过吧?它描写的是意大利黑帮家族的故事,有哪一支意大利黒帮“对号入座”找柯波拉碰瓷了?你演了两个月的黒帮,拿了一个剧组的合同,今天恐吓这个,明天威胁那个,你以为黒帮就你这点肚量昵?我告诉你,你演得不像。你威胁出版社,不让出版刘震云的书,你威胁改编过刘震云作品的电影公司,说,你们再跟刘震云合作,接着就整死你们,你威胁剧组的演员不让他们继续演《手机2》,否则就如何如何,你以为你这样做就吓聰住别人了吗?你自己演黑社会,还想让别人配合你演,想什么昵?你知道人家怎么说你吗?人家就一个字“呸”!你利用公众的善良,以偏概全、绑架民意,你把税务部门和公安部门当成你的御用衙门了吧?这些部门稍不如你的意,你就在微博里破口大骂。你狂妄得还有边儿吗?北在哪儿呢?
【分析3】
这段话是说:意大利黑帮都没有找《教父》的麻烦,你凭什么找《手机2》?这是一种典型的诉诸权威的方式,拿出历史上某个“事实”来作为自己的论据,以此为权威标准来衡量当事人的行为,可是冯小刚没有想一想,这样的“权威”值得相信吗?黑帮威胁《教父》拍摄组,这在百度一查便能查出来的事,冯导竟然说没有?片面迷信权威,然而权威也有可能是错的。
第四问:你冒充社会良心,把自己打扮成民众的代言人,别的我不知道,你给诈骗集团当过代言人这倒是事实。你骂转基因,是为了卖你的高价鸡和高价米,你亏心不亏心呀?这些年你四处走穴主持,也开了不少公司,挣了不少钱,别光举报别人,敢不敢把自己的税单拿出来晒一晒?
【分析4】
这段话中犯了两个常见的逻辑错误:人身攻击和转移重点。人身攻击是一种以侮辱为目的,乱加阐释,不给对方说话机会的方式,转基因话题本身就悬而未决,冯导却凭着一己私欲攻击对方是为了金钱利益,这实在是站不住脚。转移重点是指本来在论证A,却把矛头指向B,从而混淆读者的重心,转基因有没有错是一回事,偷税漏税是另一回事,不能用“他错”来掩盖自身的“自错”。
第五问:中国电影产业近些年迅猛发展,电影票房由十亿到六百亿,开始跟好莱坞分庭抗礼,但你以偏概全,抹杀电影人十几年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你以一己私利去丧心病狂的诋毁中国的电影行业,你无视全体电影工作者的劳动成果,把明星这个群体描述的十恶不赦,而实际的情况是,在国家危难时,明星捐过飞机大炮、上过前线,在地震、洪水发生的时候,明星们率先赈灾、捐钱捐物,明星救助过多少贫困区的孩子,捐过多少“希望小学”,你知道吗?光张国立一个人就捐过七所希望小学。而你却罔顾这些事实,肆意抹黑,把自己打扮的出淤泥而不染,你摸着自己良心说,你做的比别人好吗?
【分析5】
诉诸公众是诉诸感情的一种类别,祈求操控大众的情绪来对抗崔永元,把自己和电影明星划为一边,对立面是崔永元,试问这些明星愿意吗?同时,这也是一种转移重点的行为,捐钱捐物就能掩盖偷税漏税的怀疑吗?
第六问:你口口声声说要当个好丈夫和好父亲,却用污言秽语,公然侮辱女性和孩子,你有底线吗?你知道作为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的起码要求是善良吗?你善良吗?你还口口声声打这个打那个,说人家王中军王中磊兄弟俩“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你瞎咋呼半天,拿出什么过硬的实锤了?你不是吹牛X说要暴揍我吗?我等着你。就冲你骂徐帆这一条,我就应该撕了你的脏嘴。
【分析6】
诉诸恐惧,脏话连篇,跟人吵架说急了,只会被别人说是“找不到台词,我先骂几句”。
第七问:你是学新闻的,又是记者出身,但你为了攻击别人,对别人的文章和谈话断章取义,并肆意编造谎言,作为你撒泼打滚的论据,刘震云对女儿说遇到不懂的问题要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你却篡改成刘震云让女儿不要脸,去快速获取利益;你说刘震云给你道过三次歉,刘震云就说了两个字,撤谎。难道断章取义和颠倒黑白,就是你的新闻操守吗?
【分析7】
以偏概全,抓住对方的论证错误,就直接下结论说你的观点也是错误的,从侧面来说这也是在转移重点。
第八问:你用你参与的一个剧组的合同,臆造事实,制造股市的恐慌,致使影视传媒行业的众多公司股票下跌,众多股民蒙受巨大损失,而你却幸灾乐祸,变本加厉地煽风点火,你把挟私报复的快乐建立在众多股民的痛苦之上,你还有人性吗?
【分析8】
依然是诉诸公众,利用最近股民灾情来博得公众的舆论支持,企图将“灾难”归结于一人之上。
第九问:告密、恐吓、撒谎、碰瓷、辱骂女人和孩子,煽动网络暴力、绑架民意、煽动仇恨,崔永元,你自己说一说,你算个什么人?说你是伪君子,你连基本的体面都不顾;说你是流氓,你连流氓的底线都没有;你就是一个小人,一个不愿意退出历史舞台的皭过三遍的甘蔗渣。
【分析9】
骂急了眼,何来说服力?只会让人看到一个没素质的冯小刚。
第十问:你扬言要让《手机2》停拍,你太不自量力了吧?你不会自我催眠以为电影局是你们家开的吧?你还说让什么突击队把我和刘震云抓起来,你可真逗,这点你倒真像个病人了。我现在告诉你,别痴心妄想了,《手机2》在风景如画的桂林顺利杀青了。数字技术拍摄的影像,除非地球毁灭了,否则,这片子永远存在。
【分析10】
最后还在骂,凑不了十问就别凑了,况且,说好的“十问”,怎么就成了自我自答的“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