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孩子说,某某是他的好朋友,我其实是有点哭笑不得
如果用成人的思维,一个三观很正的孩子,也许才是我们期许的好朋友方向
孩子会有什么自己的评判原则
或者说,他怎么能认定这个人就是他的好朋友呢
难道仅仅一个孩子和他玩,他不管对方是否欺负自己,就把这个孩子当做好朋友么?
至少,我是看到他这样。
现在二胎放开,很多同龄的人也生了二胎
说2个孩子不孤单
确实,我们上一辈的父母,都是有兄弟姐妹的
他们更多期待,隔辈儿再有兄妹或者姐弟的亲情
其实,要是三观正,其实二胎都还好
但是如果偏离,其实,头疼的是孩子的父母
昨天还和远方的好友聊,她家两个孩子的教育
不管是一线,二线,三线城市
给孩子投资教育的,在80%的家庭是第一位的吧
其实现在的教育资源和配置,看似是眼光,眼界,头脑的开发
可是,有一个点太重要了
就是孩子作为一个人,他应该有的那种担当和原则
有人说,孩子还小,哪些不重要
然后出现了,一个男孩子在地铁里骂自己母亲的报道
甚至前段时间一个男孩子的弑母案
孩子的成长中,是否需要了对人本身的探知呢
以前的教育讲究德智体美劳
小学时候,相当积极,作为小组长的我,巴不得承包了一组的卫生清洁工作
想想,那时候是不是二
但,不得不说,磨炼了自己的吃苦耐劳,哈哈
回想,忽然觉得小组长的我,并没有领导能力,及小组同学的关系处理能力
当时的年代,似乎更多的评判是学习成绩
现在,孩子见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接触到的,感受到的不一样
虽然还是有小升初,中考,高考,学习是必经之路
同时,他们还有更多的方方面面去接触
会不会这种看到,听到,灌输到孩子头脑
但是缺少一个为什么的思考呢?
比如
为什么学习?为什么这个人是我的好朋友?
回想,当时上学的我,对好朋友根本没有概念
就可能是下课在一块,上厕所在一起,自由活动的时候在一起
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上学时候,会有课间操的安排
铃声一响
大家就纷纷站起来,走出教室,下楼往操场走去
这个时间段,熙熙攘攘的
我特别不想在走的时候孤单一个人
想找一个同学在一起,不落单
那时候,就是后桌或者同桌甚至有时候是三个人一起
我并没有走心,说是好朋友
仅仅是比同学更深的关系吧
只要不落单,我就满足
更多的时间,关注了学习
确实上学的时候,自己的情商很低,对社交根本没有想法。
大学前的学习时间,太专注
直到现在只有和现在的闺蜜月儿走的最近和最长远
她后来还笑话我,说那时候我两一起骑自行车回家,我还不爱和她说话
哈哈,也谢谢你,我的好朋友
研究生时候,也开了一点点窍,至少对人不是太过冷淡
反思,什么是好朋友呢?你是怎么感觉得?
我的感受是
两个人不常联系,但是那种想起这个人,她就在心里嗖的出现的温暖感受;
两个人就是窝在一起不聊天,都很舒服;
说起话来,很直接不戴面具,很袒露真性情的一面;
在一起玩的时候,在能力范围内,给她摘星星摘月亮;
……
这样说起来,我也没提到三观呀
哈哈,原来自己对好朋友的定义里没有三观
遵从了自己和一个人相处的感受来的
梳理明白了
不纠结了
哈哈
图片:本人拍摄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