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导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自我即灵魂,是联合了个体多种知觉的单纯而主动的实体。
学习社会心理学能够使我们对自己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知。
对他人的认识一般通过两个方面出发:
1. 从对方的人格特点出发,知道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 从情景出发,知道对方在什么情境下会做什么样的事
社会心理学主要强调从第二个方面来认识他人。
在当今人格心理学中,对于人格特质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有两个,一个是Cosata和McCare等研究者提出的“big-five”理论。另一个是我国学者王登峰提出的“big-seven”。
Big-Five
- 神经质(neuroticism):指个体的情绪稳定性和情绪调节情况。得分高的人经常有悲伤、由于和愤怒的情绪;得分低的人则可以保持情绪平静不会大悲大喜。
- 外向性(extraversion):指个体如何对待与他人的交往等。得分高的人乐于交际,精力充沛;得分低的人则比较含蓄稳健
- 开放性(openness):指个体能否接受新思想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等方面持开放态度。得分高的人不容易循规蹈矩,喜欢独立思考;得分低的人喜欢熟悉的事物,并且比较传统。
- 宜人性(agreeableness):指个体对待他人的态度。得分高的人有同情心,注重和他人的合作;得分低的人喜欢竞争,会为信念或利益与他人斗争
- 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指个体做事的态度,扽分高的人做事有计划,有恒心,善于自律;得分低的人则容易转移兴趣和注意力,做事不拘小节。
Big-Seven
- 外向性:指个体活跃、合群、乐观
- 善良:指个体利他、诚信、重感情
- 行事风格:指个体严谨、自制、沉稳
- 才干:指个体决断、坚韧、机敏
- 情绪性:指个体有耐性、直爽
- 人际关系:指对人热情、宽和
- 处事态度:指个体自信、淡泊名利
Big-Five和Big-Seven既有共同的成分,也有属于西方人和中国人的独特内涵
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我们能够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的特性以及在这样的社会中个体的可能反应,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滴适应社会
生活的意义在于四个方面有优势:
• 能够自主:做自己的事情能够自己决定么不是有他人决定
• 能力:能有足够的实力把自己决定的事情或者他人交代的任务完成
• 关系:在生活中和他人建立起密切的联系,而不是孤军奋战
• 自尊: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和积极的评价
20C8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reedman,从行为主义心理学视角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
认知革命之后:Myers,从社会认知的角度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怎么想,怎么相互影响以及怎样与别人相联系的科学。
国内的观点:吴江霖: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学活动的变化发展的科学。
沈德灿: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学、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与常识有很多的不同,之所以不同,有两种原因:
• 与人类的非理性行为有紧密的关系:人类的行为并不是完全有意识与理性指引的。
• 意识形态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
1. 个体过程
2. 人际过程
3. 群体过程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对科学研究的假设有三个要求:
• 第一,可证真伪。
• 第二,量化表达。
• 第三,简洁清晰。
评价一个理论好坏的标准有四个:
• 准确性:理论如果不鞥准确滴预测现象发生规律,就不是一个好理论
• 一致性:用理论解释现象的时候不能前后矛盾,应该保持一致性。
• 简洁性:理论不能太复杂,应该简明扼要地对事件之间的关系做出描述
• 广泛性:理论应该能够解释一系列现象,不能直接是某些特殊的现象
理论的价值体现在四个方面:
• 统和现有的知识
• 解释已有现象
• 预测性
• 指导研究方向
与=社会心理学家所建立的是更精确的“微理论”,这些理论强调人类行为的某一具体方面,能偶对这些行为作出预测,并可以通过实证研究加以检验。
心理学中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强调的重点个体的心理学与行为团体或社会的影响
理解行为的途径分析心理状态、人格等分析社会变量,如地位、角色等
首要目标预测行为描述行为
方法以实验为主、兼调查调查和参与观察是主要方法
1. 社会层面
在社会层面的研究中,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常常会认用比较广泛的因素来解释社会行为。社会心理学家则会更加关注人挤层面。社会学家会研究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变量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家则会更加倾向于研究人们的行为和更为直接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1. 人际层面
社会心理学家常常用个体当时所处的情境及个体与周围他人的人际关系来解释行为。
1. 个人层面
一个人的特质可以用来解释他的行为,人格特质可以用来解释在相同情境下,人们为何采用不同的行为方式。临场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都研究人们如何在社会情境中应对焦虑或压力,都研究受压抑或不受压抑的个体在处理信息、对行为进行归因、寻求互动等方面的差异。
生物理论强调两个方面的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决定作用:
• 本能
• 遗传差异
学习理论强调经验对行为的影响,认为在任何情境下个体都会学到某种行为,并在多次学习之后成为习惯,个体将会采用惯用的方式作出反应,当类似的情景再度出现的时候。
1. 学习理论的机制
• 联结(association):
经典条件作用(classical condition)。
• 强化(reinforcement):
指人们学会一种特别的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伴随着愉快、能满足某种需要或者可以避免某种不愉快的后果。
强化是学习理论的核心
• 模仿(imitation):
个体通过观察他人态度及行为来学习社会态度与行为
模仿的发生并不需要外界的强化,只须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便可以产生。在这里,模仿机制对于儿童是社会学系的重要机制,但是对成人来说,未必有效。
1. 学习理论的特点
• 学习理论强调过去的经验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忽略了当时的情景细节,假定行为主要由个人过去的学习经验而来。
• 学习理论倾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于外在环境,而忽略个人对环境的主观感受。它强调过去的外部事件与刺激的联结情形、早起对某种行为反应的强化过程以及个体曾接触过的行为模式等外在因素。
• 学习理论通常只想解释外表的行为而非主观的心理状态。
1. 理性决策论(rational decision making theory)
理性决策论:在选择的时候,人们会顾及不同行为的利益及代价,而以理性的方式作出最佳选择,也就是以最低代价获得最大利益
Edwards的预期价值论(expectancy value theory)最具有代表性:该理论认为,在决策的时候,人对下列两项因素所作出的判断结果为基础:
• 某一决策各种可能后果的价值;
• 某一决策后果真正实现的可能性大小
1. 交换理论(exchange theory)
这一理论将人际互动是为彼此所做的一连串理性决策。也就是说,人们之间的互动取决于彼此对各种结果的代价及利益所做的评估。
社会交换理论的重点在于强调相对代价及利益,该理论在分析协商情景时很价值。
1. 需求满足理论(need satisfaction)
需求满足论认为每个人都有某种需求或动机,一个人之所以有某种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能满足这些需求或动机。
以上三种诱因理论都说明了个体面对多种选择时,依照自己能从各个行为方案中获得或损失多少利益来做决策。与学习理论不同,诱因理论将重点放在当时情境下的可能行为的相对利益与损失。也就是说,诱因理论认为行为的起因在于个人所处的环境,诱因论关心个人的内在状态而不是环境因素。
认知理论(congnitive theory)认为人的行为会取决于对社会环境的直觉和加工过程。
人们常常将社会情境的直觉、想法、信念组成一个简单而又有意义的形式,就像对物体的直觉一样,并且可以将它变得有规律。它影响了一个人对社会情境的反应。而这个过程被称为^社会认知(social congnitive)。
1. 两个基本原则
• 分类(categorization):人们知觉事物的时候,往往先根据一些简单的原则将事物进行分类。
• 聚焦(focus):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到主题上,忽略背景的影响。
人们往往存在着按照某种方式对事物加以组织的倾向,并且这种将事物加以组织的倾向非常强烈。
1. 两个重要的认知理论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这个理论主要是想说明我们如何解释时间的原因
认知失调理论(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这个理论主要解释当人们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时候,人们如何改变自己的态度。
角色理论:角色理论强调个体的行为是由其社会^角色 提供的。
角色理论通过没有强调某种单一决定因素,二十从角色、角色期望、角色技能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去解释行为的原因。角色理论有助于我们了解为什么人们的行为会随着她们在社会系统中的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在社会心理学中,与此比较接近的是社会认同理论。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与方法选择
人们往往从两个角度提出问题,一个是从理论中演绎出研究问题,另一个是从实践中提出问题。
1. 相关研究
相关研究是指被动观察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相关可以分为正、负、零相关。
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不能说明因果关系,并且有的时候有中介因素的影响。
1. 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认为安排两种或多种在某一维度上的不同情景,并把被是随机分配到这些情境中,然后测量感兴趣的行为,并探寻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实验研究法最大的优点:对变量有着严格的控制,所以避免了因果关系的混淆,并且结果可以重复验证,有比较高的效度。
实验研究法需要控制的要求:自变量可以操纵以及被试随机分配。
1. 观察法
优点:简单易行,获取一手资料
缺点:特定种类的行为很难观察(私密行为);消耗时间长;范围内容特定
1. 调查法
优点:使用有代表性的样本,简单易行,可以收集大量资料
缺点:过分依赖自我报告,但是自我报告有时候不一定准确
1. 实验法
优点:得到的资料准确可信
缺点:如果样本没有代表性,则结论无法推广
在行为中,某种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叫做主效应,交互作用则是指某个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受这个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
1. 档案研究法
优点:可以排除情境对行为的影响
缺点:记录内容不完整,不够详细,搜集方式不够系统
1. 元分析方法
元分析方法:运用一套统计程序从一个 新的角度对已开展或已经报告的有关研究进行检验分析。
• 样本的代表性:要采取随机取样的方式,是每个人都有同等的被选择的机会,并且要崩要尽量异质化。
• 实验者偏差:在研究中要尽量采取单盲或者双盲实验,使实验者的影响达到最小
• 被试偏差:被试的社会赞许倾向会让她们试图揣摩实验者的研究意图,从而影响实验的有效性,所以最好不要让被试知道实验假设。
• 伦理问题:在研究中要尽量避免对被试造成伤害,有时也会涉及欺骗的内容,实验的隐瞒一般是可以的,但是实验结束后有必要告知被试事实和研究目的。
(七)论文的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