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素色软桃
大年初六,坐了18个小时的特快列车,回到北京。
一六零的身高拖着一个25寸的行李箱,外加一个塞的快爆掉的离家出走包,在地铁里辗转跳跃不停歇。对网评,“有一种担心叫做你妈担心你在外会饿死”,表示不能再认同:各种零食,坚果,膏药,特产,塞的满满当当,我甩着20寸的登机箱回去,拖着25寸的行李箱归来,特么原本以为会空,起码有富余空间,后来才知道是我too old too naive.
到今年六月,我就是一个满34的中年少女了,我妈是60岁的天山童姥(此处应有鲜花和掌声,自动脑补一下BGM。)但尽管如此,我妈还是把我当孩子,嗯,我爸也是。
当我终于在一个多小时以后,到达我住了六年,今年是第七个年头的出租屋的时候,你猜对了,我没有收拾行李,直接又坐了一个小时的地铁去上班,那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
并不是我多么热爱这份工作,我热爱的是钱。
按照请假天数,我得出了一个要在本月工资里扣除的数字,就是这个数字,如有神力一般把我从北五环推向远在东三环的办公室,就是这个数字让我顾不得休息和吃饭,心甘情愿奔赴,打开电脑,插上移动硬盘,叼着早上剩下的吐司,写一句:开工大吉。
熬到周末休息的时候,头疼欲裂,涂了一脑门儿的风油精,在计算器上啪啪按着,计算着今年要支出的费用,一切按不涨价的最低标准计算:
房租:23000/年
房贷:32400/年
儿子学费:20000/年
一日三餐:16500/年
除去所有额外开销,每年硬邦邦的10万+是要的,买车,旅行,买衣服,护肤品,跟朋友吃饭,这些统统不敢计算在内。只是这样,每月收入需在8500+才能勉强维持。这个数字,有些人可能都赚不到;还有些人,有老公加持,以上所有支出老公全包,或者分摊,她自己只需要负责旅行,买包,一瞬间好像找到结婚的意义,搭伙过日子也好,直男也好,少一半的经济压力,多一倍的温柔体贴,怎么算,都合适。
可是,低头看看自己,既没有burberry风衣,也没有channel包,甚至连独立落地窗办公室也没有,更别提一个为我挥金如土,劝我多喝热水的老公。有的不过是银行负债表上一连串的数字,需要我每月按时缴纳,有的也不过是三个月一交的房租以换取在那个十几平米房间内的使用权。
我想生活再糟糕,也不过如此了吧。
我好像掉进了一个黑洞洞的大坑里,孤单又恐惧。为自己年少无知,不思进取而咬牙切齿,也为眼前一笔一笔的开销而皱眉。
可能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因为这诸多的不如意,反而让我注意到并珍惜生活里的每一个小温暖:早上我左手拎了满满一袋子的超市采购战利品,右手是放不进袋子里的一盒速冻水饺,走进楼道,正想挣扎着去口袋里掏门禁钥匙,一个大叔碰巧出来,帮我抵着门,操着一口京片子跟我说:“慢慢来,别着急。”我一激动,连说了三句谢谢您!
陌生人随手的温暖,都好像寒夜里的温柔月光,不是太阳那般炙烈,却有润物细无声的感动。
生活从来都是公平的,现在的果,皆是有过去的因。
从前看剧刷微博逛淘宝,知识库告急,经验短缺,一块遮羞布盖住了胸就盖不住臀;如今想要潇洒自如的工作生活,背后必定要付出常人的两倍三倍甚至更多。为什么?因为从前的岁月你蹉跎的过,别人却是在一步一个脚印的砥砺前行,日复一日,这中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现如今,你用走的已经不行,就必须要跑起来,加速度起来了,才能缩短这其中的差距,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也才能让自己的肩膀扛的住房贷,背的起channel,还能踩着高跟鞋去接娃。
到了中年少女这个当口,如何才能避免对自己使用财务紧缩政策,还能活的潇潇洒洒,毕竟,只有取悦了自己,我才有去对抗岁月的心情。
我想到的第一步,竟然是去掉房租。
一年两万三,拿去旅行一次多好,去不起贵的,还不能去个便宜点的嘛,哪怕不够,我再贴点儿,都不是事儿。最主要,房租这块,是我完全可以砍掉的开支项。
为什么?因为我是有房的中年少女啊。
房子不论好坏,大小,好歹够一家四口住的舒舒服服,这就够了。
而且,住了这么久的出租屋,交的房租都够一套房子首付了,可连个卫生间都不属于自己。老旧的房子,以及合租的杂乱环境,让我开始恼怒:凭什么我要这么生活,别说什么房子是租来的,生活不是。你会花大价钱去装修一个不属于自己的房子么?先来北京租一套房子生活半年试试。
人到中年,不想让自己的生活轨迹顺延着过去,重复咀嚼残羹冷炙。我想住自己的房子,三室两厅两卫,我想睡那间就睡哪间,我想上哪个厕所就上哪个;我会在窗明几净的早上,煮一杯咖啡,看一张报纸,吃一份精致早餐;在儿子放学回来的时候,做好一桌珍馐美馔,然后看着他风卷残云般的吃完,再给我一个丰盛满足的微笑。闲暇时候,一家人去楼下的农场采摘新鲜蔬果,去京郊游玩....,这一切,只要我退掉现在的房子,都能瞬间实现。
啊,只是想想,已经蠢蠢欲动,身未动,心已远,大抵就是如此。
退掉出租房以后,上班的问题,就是第二步需要考虑的。
上班肯定是远了,维持原状的话,奔波是少不了的,但咬咬牙,也不难。那么问题来了,现在有三个选择:维持原状,换公司,自主创业。
说实话,我没有答案。
回京第二天,接到一个同行电话,要挖我,告诉我从去年就开始注意我,(不禁感叹互联网和圈子让彼此都太透明),合作方式很灵活,都可以谈,元宵节后见面。除去这一家,我本身也兼着做老东家的产品,只不过精力有限,老客户有询价,就报价、谈判,并没有深耕下去。目前的本职工作,行业热点,前景不错;换公司,也有熟人介绍,老总是个做实事的能人,随时可以腆着脸去见面。
只是,不管做出哪一种选择,接下来的日子,往后的生活,最终的结果,都是我去过,去承担,我要思考最坏的那一种可能,我是否能承受。如果能,那就去做吧,还没做就被自己的幻想和恐惧打败,那才悲催可怜。但一头热血,盲目拼闯,论年纪论时机,也都不太合适。
有人可能会说,一看这种就是做不了大事的人,扭扭捏捏,犹犹豫豫,没有all in的投入,哪有全面的丰收?
就好像,有人在自媒体红利收尾期,一头扎进来,一样做的风生水起,在几千万个公众号里脱颖而出,靠的不只是运气,更多的还是个人实力。
当然这个实力,是综合实力。
每个人对自己的实力,也都有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估,嘴上不说,内心也是知道自己的斤两。即便不去做一个SWOT表格来斟酌思量,也会有一些认知偏向。
我可能会做....,我可能不太会做.....。
反正,没有一个人,对任何一件事,说:“OK,我已经完全准备好了。”话从来都不可能说满,而实力也是在遇到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各个击破后,逐步提升的。
行动力,思考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构成一个人的综合实力。
所以,我觉得,积累是必要的,思路是清晰的,决定是斩钉截铁的,就去做吧。
能不能穿着Burberry风衣,背着Chanel包,踩着红底鞋,去接娃放学,就看今年了。
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