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这个主要活跃于20世纪80年代的流派,几乎代表了中国当代诗歌的高峰。这一代人的情绪随着政治浪潮的起伏而产生,他们或许尝试过更加压抑或者更加直露的方式去纾解,最终时代为他们选择了朦胧。朦胧者,含而不露。因为含,所以可以容纳许多情绪;因为不露,这种情绪温吞、中和,而不至于过分耀眼。由此,中国经历了一个盛产诗人的时代。“国家不幸诗家幸”,大抵如此。过了这段时期,似乎诗人已不成其为真正的诗人。我由衷地想念顾城、北岛和他们的同代人的青春岁月,那是一个理想主义不会被视为另类的时代。
舒婷是福建人,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她的感情温婉细腻,作品内容不拘一格,思想观念先进开放。《致橡树》发表于1977年3月,它宣扬的这种平等独立的爱情观,无论对于改革开放前期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和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还是对于人们对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一系列“拜金主义”“崇洋媚外”的婚姻爱情观的反思,都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和启示作用。下面摘录舒婷诗作《致橡树》。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