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沐沐
之前听说北西要续拍就很期待,自己还曾对吴秀波和汤唯再续前缘的剧情有过很多猜想:两人在西雅图浪漫生活涉及美景美食的同时再融入些经济背景下主人公事业兴衰,展现奋斗拼搏的一面;或者是二人度过热恋期不可避免地遭遇瓶颈,爱情到亲情的转变,体现出某种生活真谛;抑或是二人在西雅图生活后突然某天就想回北京了,由西洋到本土的文化差异中西碰撞出各种趣事。当然以上只是我的狗血猜想。后来才知道原来这只是原班人马,演绎一个全新故事,冠以北西之名也只是商业元素而已,澳门遇上洛杉矶还差不多。不二情书,倒还算真切。
故事中,汤唯饰演的焦娇,被人唤作娇爷,15岁随父移民到澳门,父亲嗜赌常被人追讨赌债,娇爷就是在那年手持砍刀只身救父时名号初显(这也正符影片开始时娇爷酷帅地骑着摩托车干掉一帮人的梦境)。只是后来父亲终于因赌死在老虎机旁,娇爷成为赌场公关,也开始了自己浑浑噩噩、输输赢赢的赌场生活。吴秀波在本片依然生活在国外,洛杉矶地产经纪人大牛,虽凭着自己的机智和能侃功力在华人国外购房热潮中大赚一笔,却如仙人掌把自己包裹起来内心孤独。两个不爱书的人因为《查令十字街84号》这本“爱书人的圣经”,而被书店老板错点鸳鸯开始书信往来,互为心灵依托。长达一年的书信往来成为了从小生活艰辛、性格外冷内热、缺乏安全感的的娇爷在遭遇赌运不佳感情不顺时的精神依托,也是大牛身在异乡、怀疑人生时的心理慰藉。信中佳句颇多像娇爷说“滚床单的美妙,最终会变成滚钉板的惨叫”,“暗透了才能看见星光,向死而生这句话太有劲了”……
但片中也有让人不太理解之处。第一点,个人觉得二人书信独白太多,虽说展现台词功力,却不免有加时嫌疑。或许这也是导演倡导的“从前慢”“书信慢”的意境所在。另外,主人公在通信过程中互相珍惜,为什么没想到留手机号码或微信、脸书来联系,这个梗只是为了在最后以书店老板留在自己葬礼上的信向大家揭开书信往来的真相吗?以此来作为海莲与弗兰克通信二十年的延续总觉合情却不合现实,略显牵强。
不考虑期待片名北西带来的心理落差,单纯看本片我打7.5分,其中2分是因剧中作为副线出现的移居国外的老夫妇而增加的。这对夫妇就是一个缩影,是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七十余载的浓浓深情,是以儿女为傲的天下父母,是旅居海外却不忘中华符号的文化传承。更重要的是这包含了两个泪点,是让人情感自然流露、潸然泪下的感动。第一次感动是在大牛的安排下,老夫妇在生活七十多年后在教堂补办婚礼,倔脾气的爷爷对奶奶告白:“你别怪我说话不好听,八成啊你比我先走。那也挺好,你胆子小又笨,我先走的话,家里一大堆事你怎么处理。你又爱哭,留你一个人在那哭我不放心。老太婆啊,人死之前有病有痛确实招人烦,不过你放心,你再烦我也不会嫌你……”所有的话很朴实,却又字字戳中内心,这不正是大家所期待的爱么?我爱你,在你八十岁时依然是我的小女孩,对你不烦不厌、不离不弃。第二次是在爷爷离世后,奶奶将他的骨灰撒在长江,完成了爷爷叶落归根的夙愿,奶奶说从前是父母在不远游,现在是儿孙在,父母不远行。人在哪,家在哪。若人不在了呢?家在心里。
另外关于老夫妇有一个细节:在爷爷住院时也都只有奶奶陪伴,老人的儿孙连背影都未出现过。而老人的儿女是律师医生,孙子在NASA,事业都很成功,是老人的骄傲。这么看来老夫妇也是空巢老人咯,养儿防老,怎奈空巢?不知道这是不是我过分解读了。
总之这是一部颇具文艺气息和浪漫情怀的爱情影片,体现了导演薛晓路浓郁的文艺气质和对海莲与弗兰科通信二十载的敬意,书信的方式也是对快节奏生活慢下来的倡导,其中人物信手拈来的古诗词给影片增色的同时,也是向对中华民族古文化的致敬。本片对于文艺风的影迷来说还是值得去感受下情怀的。
没想到在简书上的首秀竟然是影评,希望以后自己能保持写作的习惯,打理好我的小小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