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skr”,吴亦凡保持了一年一个金句的优良传统。从《中国有嘻哈》到《中国新说唱》,从影视歌多栖到站在流行舞台中心,吴亦凡作为艺人越发熟稔,这会为他做音乐争取更多资源,但会不会消耗掉音乐人的作者属性,有待观察。
从freestyle到skr,坐实了制作人身份的吴亦凡,终于自己出手了。近期他推出个人首张专辑第二首中文单曲《Hold Me Down 》(中文版),延续《Like That》的浪漫邂逅剧情,继续主打甜蜜情歌路线,吴亦凡不仅独立作词还参与作曲、制作,联合制作人则是此前合作过《Deserve》的美国当红制作人Louis Bell(近期作品如Camila Cabello风靡全球的《Havana》)。
从目前上线的几首歌来看,吴亦凡真正意义上的首张专辑,也不乏情歌类型。轻快的节奏和电子元素律动感十足,营造出浓浓爱意。从编曲和制作水准来看,《Like That》、《Hold Me Down》这两首情歌类型的单曲放在欧美主流市场,也堪称优秀。《Hold Me Down》(中文版)MV主打温情,通过对若干对情侣的日常生活场景展现,表达出不同年龄、肤色恋爱人群共同的诉求。MV的温情脉脉与制作的高水准,形成呼应,表现出蔓延到E世代的不变情愫。
2016年刚进入美国市场时,吴亦凡就在洛杉矶开设writing camp,集结美国主流唱片界诸多大神级人物,单曲《July》由制作过Justin Bieber大热单曲的Karl Rubin操刀,《Deserve》除了汇集Louis Bell等杰出的制作班底,还有大热的Travis Scott助阵。这不仅是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也是具备眼光、格局和视野的表现。掌握并善用顶级资源,吴亦凡的音乐作品数量不多但每每引人关注,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演员、歌手、制作人,吴亦凡身上并行着若干复杂身份。而要说到多重身份,最让人“看不惯又干不掉”的,大概是他连续三年参加NBA全明星名人赛。半年前的2018名人赛,与他同场竞技的可是Justin Bieber、奥斯卡影帝Jamie Foxx等超级大腕。名人赛不仅是跨界明星的圆梦,更意味着联盟对邀请者人气、球技的综合认可。我正是因为2016年NBA名人赛注意到吴亦凡——后来知道他从小酷爱篮球并刻苦训练。做喜欢的事,把喜欢的事做好,这年轻人真有劲儿,这是对他的最初观感。对新世代来说,梦想就是用来实现的,物尽其用才是他们的信条。
但作为音乐人的吴亦凡,做的足够好了吗?目前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成长的空间还有不少,主要在于作者属性的强化。对优秀的音乐人来说,拥有稳定而不断进阶的音乐技术和高层次的审美固然重要,但强辨识度的音乐语言和独特的表达体系更为关键,这是确立音乐人作者属性的核心。掌握了足够的资源后,如何在艺人和音乐人之间取得平衡,如何在公共消费的空间里确立作者属性,不夸张地说,这直接决定了吴亦凡能在音乐领域走多远走多高。
互联网缩短了流行的半径,一个节目、一句流行语的渗透力和商业价值或许就大过筹备多年的一张专辑。诚然互联网式的流行是百米接力——或者一段段30米冲刺,但音乐之路却是永不停息的马拉松,吴亦凡要做的还有很多。
分众化的年代再没全民偶像,但音乐并不只是圈层用户各得所需的游戏,音乐工业终究是有行业标准的,从音乐视野、格局来说,吴亦凡具备了扛旗者的潜质。接下来,就看他是否有勇气够智慧,自己亲手去把明天的悬念写成传奇了。